浅谈非营利组织的社会经济效应研究

时间:2022-10-04 04:04:48

浅谈非营利组织的社会经济效应研究

[论文关键词]:非营利组织 社会 经济 效应 研究

[论文摘要]:20世纪后期以来,非营利组织在全球兴起,构成解决发展问题、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加剧了对非营利组织的功能需求,从而使之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和经济力量,其积极效应在于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带动绿色gdp、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组织类型,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支重要的社会和经济力量。近几年来,随着全球性 金融 危机 的复苏和社会问题的不断涌现,曾经 指导 全球经济政策20多年的“新自由主义共识”开始受到严重抨击。在此社会背景下,20世纪后期以来,全球非营利组织的数量与规模迅速增长。

一、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以民间慈善组织和志愿组织为代表的非营利组织有着悠久的 历史 传统,近些年来发展快速。以美国为例,近30年来,非营利组织在 教育 系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医疗 保健 、 文化 艺术 、大众 传播 、社会服务和 公共 事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仅慈善机构就从大约30万个发展至60万个。目前大约一半的大学和医院、近2/3的社会服务机构、大多市民协会、几乎所有的交响乐团都属于非营利组织,这些组织安置了大量人员就业。有资料显示,美国的非营利组织在过去的25年中就业人数翻了一番,到2001年已达到1250万人,占美国总就业人数的9.5%。在发展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行 市场 经济 体制以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一系列 社会 问题,如贫富差距拉大、贫困、区域发展不平衡、 环境 恶化等,这些问题不可能单纯依靠政府或市场机制来解决,社会对非营利组织的功能需求逐渐显现出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客观上需要一些非营利组织来从事社会经济活动,进入市场和政府都力所不及或不适合进入的领域。

三、非营利组织对社会经济领域的积极效应

从 经济学 理论 来说,“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为非营利组织提供了发展空间,并为缓解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萨拉 蒙通过研究指出,非营利组织首先是区域中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因为它在就业和国家支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例。

(一)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

从全球发展来看,非营利组织作为一个重要的就业渠道和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lester m.salam-on,helmut k.anherier(1999)、moore,gas-siej(2004)研究认为,非营利组织是一条重要的就业渠道,在增加就业方面凌驾于一般经济体系之上,是劳动力的“蓄水池”。lester m.sal-amon(1999)在其为约翰·霍普金斯非营利部门比较项目研究中发现,不同类型的22个国家的非营利组织共雇用了近1900万个全职工作人员,占所有非 农业 就业 人口 的近5%,占所有服务行业总就业人口的10%,占所有 公共 部门总就业人口的27%,相当于各个国家最大私营企业就业总和的六倍多。就业人数超过了这些国家的公用事业、纺织制造业、造纸和印刷、化学制造业。如果将志愿者就业计算在内,那么这些国家非营利组织就业比重平均占所有非农业就业人口的7%,甚至占到所有公共部门总就业人口的41%。同时,非营利组织又是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即使排除了宗教组织,22个国家的非营利组织就足一个1.1万亿美元的产业,相当于这些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4.6%。非营利组织的力量不可小视。

上一篇:有关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关于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