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政治理论课考核办法改革的探索

时间:2022-10-04 03:44:38

高等职业院校政治理论课考核办法改革的探索

[摘要]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变化,加之a原有考试方式的不足,本文提出改进高职院校政治理论课考试方法: 提高平时成绩占学科总成绩的比例,增加平时的考核内容,全方位改革期末考试。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政治理论课;考核改革

一、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特点

目前,我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有1 000多所,占全国高校的68%,高职在校生将近800万,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一半多,俗称“半壁江山”。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空前,支持力度空前,各级政府也将提出一系列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力举措,为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政策机遇。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既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一般从事于技术岗位、一定的管理岗位和智能性操作岗位工作, 为生产、服务第一线服务。专业设置以市场为导向,满足社会需求。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内容、课程比重的不均衡,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内容基本都是成熟的技术和比较定型的管理规范,专业技术、技能的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比例较大,约占整个教学时间的40%左右,课堂基础理论教学的时间则相对减少。2004年起为加快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满足劳动力市场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决定高职教育逐步过渡到以二年制为主的教育,中职教育三年制为主。增加实训时间,高职专业实训时间要达到半年,中职实训半年至 1年。以上这些特点都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学术型人才。

政治理论课是传授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知识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是理论课、德育课,不是专业课、业务课。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政治理论课课堂基础理论教学的时间要相对减少,教学要求以必需和够用为度。

二、传统考试模式的不足

高职院校完全实行学分制有一定的难度,还处在逐步的探索阶段。大部分职业学院采取的是把政治理论课的成绩评定两部分结合,即平时成绩考核和期末考试成绩结合。平时成绩考核占学科总成绩的20,由笔记、作业(含提问)、课堂纪律、测验四部分组成。课堂笔记占学科成绩的5。教师每学期检查2―3次,根据要求划分等次;作业占学成绩的5%,定期检查给出成绩评定;课堂纪律占学科成绩的5,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出勤情况给分;平时测验占学科成绩的5。课程结束期末要进行闭卷考试,成绩占80。我们看到虽然平时成绩考核从笔记、作业、平时测验、和课堂纪律入手全面考核学生的平时表现,且每一个方面都比较灵活比较具体。但本人认为这种两部分结合的考核方法仍然有不足之处:一是平时成绩的考核所占的比例太小了。比例小必然导致对学生的制约作用小。比如:某生四项平时成绩全部为0分,课程结束的期末考试如果他临时抱拂脚,死记硬背一段时间,只要卷面分数达到75分,仍然可以通过考试(期末卷面成绩占80)。二是平时成绩考核内容还应该增加。平时成绩的评定主要应该是养成评定,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社会基本适应能力等综合能力没有充分培养和考察出来,四项内容还远远不够。三是期末的闭卷考试没有改变“千人一卷”的传统考试模式。长期以来,一支笔、一张卷,以鉴定和筛选为目的考试模式下,学生机械记忆能力强,但一遇到具体的实际问题就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了。思想政治课的考试功能,被简化和强化为检验和测评学生是否合格的唯一工具;而考试的功能的简化和强化,又使学生将考试由教育的手段变成了教育的目的;死记硬背,唯书是上,使学生沦为考试的机器和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不仅严重扭曲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和本质,而且还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及创造性思维与能力的发展。那种以“一张书面考卷定终身”的形式,显然已不能适应教育改革、人才市场需求以及文化多元、政治理论课发展创新的新形势,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术意识、创新思想、科学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都有不良影响.应打破传统的考试观念,确立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考试观,寻求符合时代要求、适应学生特点的考试方式。

三、改革高职类院校政治理论课考试考核模式的一点构想

1.提高平时成绩占学科总成绩的比例,增加平时的考核内容。平时成绩要占学科总成绩的50。除笔记、作业、平时测验、和课堂纪律四项外增加内容。受高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启发,本人认为应增加两项内容:学生专题研讨和听说考试。学生专题研讨是通过教师出研讨题目,学生分组选题,小组合作撰写论文或报告,教师或其他同学提问,根据论文或报告的质量和答辩情况综合给分。听说考试是指学生提前准备,利用课前5分钟时间学生轮流上讲台演讲或朗诵,根据内容和表现给分。这种考试方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理论思维能力。学生在撰写报告或论文时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文献,有的还要走出校门进行社会调查。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创造,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对政治理论课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2.全方位改革政治理论课期末考试。关于考试内容,应由只考读写变为听说读写的全面考查;由注重基础知识变为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由注重考查思维的结果变为注重考查思维的过程。

关于考试形式,应该变单纯的闭卷考试为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

关于考试安排,可以采取集中与分散结合的办法。听说考试分散在平时进行,记入阶段性考试总分。高校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势在必行,希望能尽快探索出一条可行的模式,为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论不作为犯罪中先行行为之作为义务 下一篇:小学音乐教学中美育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