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辅助降低血黏度治疗细菌感染的疗效比较

时间:2022-10-04 11:58:59

抗感染辅助降低血黏度治疗细菌感染的疗效比较

【摘要】 目的:比较抗感染辅助降低黏度治疗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方法:挑选80例细菌感染患者,采用随机盲法对照试验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抗感染治疗,治疗组抗感染同时辅助降低血黏度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细菌学疗效和临床疗效。结果:第3天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2.5%,细菌清除率为85.0%和72.5%,第5天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5.0%和87.5%,细菌清除率为97.5%和9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细菌感染; 抗感染; 降低血黏度; 临床疗效; 细菌学疗效

传统临床治疗细菌感染一般只应用抗生素,不考虑其他辅助治疗[1]。本研究抗感染同时辅助降黏,加入改善血液流变的药,配合抗感染和改善微循环治疗,并根据统计结果对细菌感染患者抗感染辅助降低血黏度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9月-2012年10月80例细菌感染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炎症反应综合征,具有下列临床表现中2项以上者,①体温>38 ℃或

90次/min;③呼吸频率>20次/min或过度通气,PaCO2

32 mm Hg;④WBC>12×109 或10%。(2)血、脑脊液、尿、粪、痰、脓液、骨髓、胸腹水、泌尿生殖系统标本、创伤感染等标本致病菌培养至少要有一类是阳性。(3)排除循环系统、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类、真性RBC增高症、肺心病、充血性心衰、先心病、高山病、烧伤、脱水、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贫血、白血病、尿毒症、肝硬化腹水等引起血液流变(血黏度)改变的疾病[2]。采集培养标本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尽可能寒战或发热前,并同时根据临床表现、症状综合判断确诊。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23~79岁,平均年龄46.6岁;包括菌血症23例,颅脑感染7例,泌尿生殖系感染11例,急性肠炎6例,肺部感染19例,骨髓感染2例,胸腹感染积液9例,创伤感染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抗感染治疗,只用相应敏感抗生素。治疗组抗感染治疗同时辅助降低血黏度,加用银杏达莫3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或口服复方丹参片3片,3次/d。

1.3 细菌培养方法 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细菌培养。血细菌培养采静脉血5 ml无菌注入需氧和厌氧血培养瓶(有商品化供应)并摇匀,放入BACTEC9050培养仪,其他种类标本接种相应培养基,放入细菌培养箱培养,阳性用Siemens walkAway96微生物分析仪鉴定检测。

1.4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临床症状表现、体征和实验室检查。

1.5 疗效标准 根据卫生部药政司颁发的“抗生素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临床疗效按痊愈、显效、进步、无效4级评定[3-4]。痊愈:症状体征、生化检查、病原学检查全部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但4项中有1项未完全恢复正常;进步:治疗后病情有好转,但未达显效标准;无效:治疗72 h后病情无进步或加重。痊愈与显效记为有效,并据此计算有效率。细菌学疗效按清除、部分清除、未清除、菌替4级评定,并计算细菌清除率。清除:治疗结束后病原菌完全消失;部分清除:原有2种以上病原菌有1种消失;未清除:治疗结束后病原菌仍存在;菌替:治疗结束后第1天标本中分离到新的病原菌并出现相应感染症状和体征[5-6]。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致病菌培养和鉴定有14种,第3天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2.5%,细菌清除率为85.0%和72.5%,第5天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5.0%和87.5%,细菌清除率为97.5%和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细菌感染患者已有报导证实血循环呈高黏滞状态,在血循环中引起微血管中血流速度减慢,红细胞聚集,血液黏度增加,可致微循环障碍,使组织缺氧加剧。血液多为黏浓凝聚状态,究其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细菌感染炎症使免疫球蛋白大量增加,红细胞表面电荷可被免疫球蛋白遮蔽,红细胞之间紧密性增强,从而导致全血黏度、血浆比细胞黏度和血细胞压积增高[7-8]。细菌感染出现低氧血症及氧自由基增多,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血黏度增加,细菌毒素作用凝血因子XII被激活,凝血因子a通过激活因子XI促进凝血酶生成,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原,释放出纤维蛋白肽后形成蛋白单体,后者再聚合成原纤维蛋白原,机体纤维蛋白原大量增加。红细胞聚集受氧自由基,活性中性粒细胞和相关炎症等外部因素影响,变形能力则受内部因素影响。治疗组抗感染并辅助降粘而增强抗感染治疗效果,银杏达莫注射液可调节血管舒缩功能[9],清除自由基,抑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特意性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和携氧能力,从而降低全血黏度,有效改善微循环,抑制血栓形成。丹参是活血化瘀中药,改善微循环障碍,降低血黏度,有利于抗感染。传统临床治疗细菌感染炎症抗感染治疗一般应用抗生素,不考虑其他辅助治疗,而目前的研究表明细菌感染患者血液流变呈高黏滞状态特点,因此本研究抗感染同时辅助降黏加入改善血液流变的药,配合抗感染和改善微循环治疗。消炎的治疗中,同时考虑应用改善血液流变性的药物,使患者的血液高黏滞状态得到有效的缓解,减少炎症反应,巩固疗效。降低血黏度和增强血液流动性,有利于为加强和恢复器官生理功能,有利于抗菌药物作用发挥[10]。有望加深对细菌感染炎症的发病原因的认识和提出新的治疗和预防措施[11]。通过对此80例细菌感染患者致病菌培养和鉴定,细菌学疗效判断及临床疗效观察比较,细菌感染炎症抗感染辅助降低血黏度治疗有较好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远杰.银杏达莫治疗动脉硬化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 9(27):67-68.

[2] 向金玉.C- 反应蛋白和结核抗体联检在诊断结核病中的临床意义[J]. 中国医学创新,2011,8(8):111-112.

[3] 段群欢.胆道手术患者细菌感染及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J].海南医学,2012,16(15):124-126.

[4] 刘洪武,陆萍. 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14):35-37.

[5] 关新,黄秀红,杨秀娟. 我地区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15(6):1127-1128.

[6]陈克地. 454例医院感染因素及细菌学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4):101-102.

[7] 贺毅,陆坚. 治疗产ESBLs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2,25(5):145-146.

[8]纪文军, 杨慧 ,代峻峰.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09,6(10): 201-203.

[9] 杨晋孝.中药联合川参通抗生素配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的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24):4-5.

[10] 苏伟明.左氧沙星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 2011,8(36):40-41.

[11] 倪语星.临床微生物学检验[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36-137.

(收稿日期:2013-04-01)(本文编辑:陈丹云)

上一篇:110例肺结核患者的联合用药治疗研究 下一篇:牙刷刷洗联合负压吸引用于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