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天地,大有作文

时间:2022-10-04 11:47:05

媒体天地,大有作文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已逐步走入课堂。更给作文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和灵感。

关键词:阅读赏析;情境创作;积累借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初中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而做到这一点,就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广阔丰厚、直观鲜活的作文空间。

由于教授对象的特殊性――孤儿学生,其特殊的身世背景导致封闭自我和亲属朋友等外界少有沟通,视野闭塞。加之来校前居所一般都在偏僻的农村山区,或流浪或寄宿亲属家中,没有接受系统的学习知识的良好环境和条件。不仅学生的作文水平低下,而且作文的意识和兴趣普遍都很淡漠。

所以,对于这些学生,要想挖掘他们的作文潜能,就要让他们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就是凭教师的几篇学生范文和善讲抽象理论的作文知识的一张嘴完成。久而久之,学生对这一模式便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彻底对作文丧失兴趣。在作文教学中引进多媒体、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后,不仅可以有效克服以上弊端,更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阅读赏析,蓄积写作素材

作文课上学生最感苦恼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走进生活,远离生活,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机会呼吸社会人生的新鲜空气和时代气息。

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恰恰能弥补学生课堂上的这一“生活空白”。因为多媒体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能使学生简便、快捷地直观现象,感觉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身临

其境。

例如,我在讲授完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三峡》后,要求他们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扩写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为了加深学生对三峡四季风光景色的直观认识,我在讲了相关的作文知识后,又搜集了大量的三峡图片,再加上优美抒情的背景音乐,学生们仿佛徜徉于长江三峡两岸的优美意境,仅一节课的时间,就有近90%的学生完成写作任务,而且脸上都流露出自鸣得意的神情,其中佳作不乏数十篇(班级人数40人)。

再比如,2008年四川5・12大地震发生后,我每一天都要下载大量的相关媒体报道和新闻视频内容,他们也会不自觉地将内心的诸多感受诉诸笔端,最后我们班汇总编辑了5・12新闻评论

专刊。

运用多媒体进行作文教学时,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人、事、物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又为他们提供了作文的素材,开辟了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促进学生的观察力的形成、想象力的增强、审美能力的提高。

二、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激发作用,学生很少能写出声情并茂、文采斐然的文章来。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突破时空限制,能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学生对实境的感受和理解。这样,便给学生提供了身临其境的实践机会,弥补了学生生活实际经验的缺陷。

比如:在教授了《皇帝的新装》以后,我把动画《皇帝的新装》搬上了教室的荧幕,让学生充分领略主人公之风采。又结合当今时代特点,下载了一些当代社会骗局现象中的人物让学生揣摩、比较,从而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充分调动思维积极性,通过视频和图像的刺激,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质疑、思考之中,下一次写作文时便可取得不错的成效。

三、佳作共赏,优化评改途径

对优秀范文的阅读赏析,学生找到了作文的“拐杖”。利用多媒体,学生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欣赏大量的作文素材,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材料,然后通过键盘把作文输入计算机,显示在屏幕上。我也经常让学生当现场的作文点评专家,就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写法和语言等方面来赏析其优缺点。每次作文后,我都从一般的习作中找出精彩的句段,或整篇文章,制作成课件,引导学生点评,博采众长,从而丰厚学养,体验成功的欢乐和成就感,形成良好的写作内驱力。

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引进作文教学课堂,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效果是显著的,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作为一个孤儿教师,面对特殊的教育对象――孤儿学生,如

何利用多媒体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造福孤儿,更是一个艰巨漫长的探索过程,为此我会全力以赴,做出不懈的努力。

(作者单位 吉林省孤儿学校)

上一篇:活化课堂,向四十分钟要效益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