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爱的巴黎,还安全吗

时间:2022-10-04 11:38:02

我们都爱的巴黎,还安全吗

法国《查理周刊》遭遇恐怖袭击的那天,我的一位同事正和家人在事发地一公里之外的地方办事。几个月前,他曾经安慰赴法出差的我:“巴黎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乱”。

事发地所在的11区,位于塞纳河右岸,那里有洒着法国革命者鲜血的巴士底广场,著名的旅游胜地巴黎圣母院也近在咫尺。中国人最热衷的名店,很多也在附近,打折狂欢季还未过去,震惊世界的血腥悲剧就发生了。

很多人大概都想问:这个地球人都爱的花都,你还好吗?

世人从不吝啬赞美巴黎的美丽。然而“流动的盛宴”之下,到过巴黎的人往往很快就发现这座城市的另一面――“巴黎有伟大的埃菲尔铁塔、圣母院和卢浮宫,也有恼人的脏乱、无序与傲慢”。对巴黎失望与失落的情绪甚至被概括为一个专有词汇,叫做“巴黎症候群”。

著名驻法记者郑若麟先生曾在接受我专访时,讲述过“法兰西的双面”,这个观点或许有助于我们理解真实的巴黎。

法国人有很多让自己骄傲的理由,如今很多人却有恐惧心理。郑先生指出,其实法国人的最大恐惧,就是法国自身的衰落。正是因为太知道昔日的荣耀和伟大,法国人特别担心未来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衰落。这种恐惧心态则进一步导致了法国的“下沉”,在数据上表现为压在法国人头顶的“三座大山”:失业率、公共债务和缺乏经济竞争力。

通过此次恐袭事件,人们还能看到更多问题,比如社会的撕裂。法国的外来移民还在增加,但是在融入上却不甚成功。你会很容易在巴黎的餐馆、旅馆和出租车上,辨识出从事着低端工作的外来移民们,气质与法式的精致、优雅和舒缓相去甚远。作为游客,有时候是一种不甚愉悦的体验。

2014年11月,我应邀访问法国,却不想在回国前一天遇上了此前一直担心的事――钱包和护照在一家购物中心被偷。

法国警察用冷淡的语气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他们帮不了我,“在巴黎,要学会接受这些”。

当我心情沉重地回到酒店,刚迈入大门时,前台的墨西哥姑娘用不甚流利的英语叫住了我。原来有人捡到了我的钱包,而且护照还在!他留下了地址,请我去取。

但同伴认为我深夜一人打车前去郊区找一个陌生人取东西,太过冒险。最后,这位先生居然亲自驾车把东西给我送到了酒店。

“你会因此而讨厌巴黎吗?毕竟你差点回不了国。”离开时,墨西哥姑娘问我。

我想了想说,“不会,这也许就是巴黎本来的样子吧。”

对,这才是巴黎,微光与幽暗同在。

上一篇:腾讯泛娱乐:进化的本能 下一篇:黄玉顺:儒学为了生活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