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

时间:2022-10-04 11:01:11

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

摘 要: 留学生安全管理是高校留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内一些实行留学生教育的高校的调查研究,探究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新理念、新策略,为高校对留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校留学生 安全管理 定义 意义 工作策略

一、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定义和研究背景

(一)留学生安全管理的定义。

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是指高校为了保障来华学习的外国留学生的安全而进行的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也是指高校运用现代安全管理原理、方法和手段,分析和研究留学生在华学习期间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从技术上、组织上和管理上采取有力的措施,防范和消除这些不安全因素,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留学生安全管理是高校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留学生安全管理的研究背景。

留学生教育是国家整体外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拓展,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国家十分重视在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教育部“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保证质量、规范管理”的工作方针指导下,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我国高校留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层次逐步提高。

留学生安全管理是高校管理的一个重点建设方面。随着对外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文化被众多国家认可和接受,来华学习的外国留学生迅速增多,这对高校外国留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高校需要大力提倡和开展对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探究和实践,实际调查分析高校留学生的安全隐患,努力从机械防护和人员防护两个方面入手,及时防范、消除不安全因素。通过实践、调查本国高校现行的留学生安全管理模式及其特点,对比分析国外高校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模式,总结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完善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的理论指导,推行新的留学生安全管理模式。

二、留学生安全管理的意义

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方面的理论探索和研究,以及实践,促进高校加强和完善对留学生的安全管理,不断增强安全管理工作效果,对高校自身建设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研究探索有其具体的实际意义和作用。

(一)加强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的经济运行继续向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是衡量一所高校开放程度和国际知名度的标志之一。留学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里的一个数量众多的群体,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发展完善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对发展和促进高校留学教育起到指导作用。一方面,加强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来华留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留学生层次的日益提高,对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做好高校来华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加强留学生安全管理是维护高校正常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的必要内容。

加强留学生安全管理,可以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留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是高校全面开展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华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种族背景、政治背景、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管理的特殊性,面对这样一支复杂的留学生队伍,如何管理就成了留学生教育中的一个大问题。要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还要关注文化差异,做好留学生突发事件的预防和管理。防止留学生突发事件发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预防,并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将留学生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三)加强留学生安全管理是促进高校间国际交流合作的有效途径。

留学生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的重要使者,留学生的多寡和层次高低是交流水平的重要标志。来华留学生工作是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加强我国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扩大我国的政治、经济影响的重要渠道,也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的桥梁。留学生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播,其中保障留学生的安全是基础。因此,健全和完善留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三、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策略

留学生安全管理是高校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高校建设发展的必要环节。高校对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探究和开展,既要基于我国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现行法规的具体特点和具体高校的行政法规和高校特色,又应该考虑到留学生的文化背景,考虑到国际教育和管理的形式,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学习外国高校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模式。

(一)高校对本国学生和留学生趋同管理。

来华留学生由于文化背景、生活习俗、语言环境等的不同,成为高校管理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学生和本国学生不同,留学生群体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留学生的特殊性使得高校对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都具有相应的特殊性,高校不能笼统地遵循同一套管理模式和流程。目前许多高校把留学生集中起来和本国学生实行分开管理,留学生学习、生活区域都划分开来,专门安排留学生教师,建设留学生公寓等。这些措施有利于更好地为留学生提供服务和安全管理,从而维护留学生在校秩序和各方面的安全。

但是,这样集中管理留学生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把留学生和本国学生隔离开来的管理模式不利于留学生融入中国的社会和学校生活,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也不利于本国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同时容易在本国学生和留学生之间造成人为的界限和隔阂。因此,让留学生和本国学生融合成为一个集体,实行趋同管理是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在趋同管理的同时根据实际做到同中求异,既能有效地管理留学生,保障他们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以及人身安全,又能消除本国学生和留学生之间的隔阂,使留学生和本国学生互帮互助,更好地学习中国文化,融入中国社会。

(二)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与国际接轨。

留学生管理的国际化重点是管理规范化。实现规范化首先要建立一套完备、合理的留学生管理规则、章程、制度,“有法可依”才能维护良好的教育环境,保证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1]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发展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必须直接面对国际评价和国际竞争,我们应以管理国际化为基本方向,学习先进国家留学生安全管理的经验和做法,结合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改革和优化留学生的管理体制、管理方法,使之与国际接轨,更好地促进留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我国的留学生教育事业正快速地发展,但就现状而言还存在着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和地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由于整体实力不强、综合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较弱、办学国际化思路不宽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地方高校的留学生教育。因此我国各高校应学习吸收外国高校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使高校教育与国际接轨,走国际化道路,增强高校的竞争力。

(三)实施一体化和协作化一体的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的留学生管理模式大约有两种:一体化管理和协作化管理。一体化管理模式是把招生、教学和后勤服务工作都归口于留学生中心,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指挥。协作化管理是把招生、教学和后勤服务工作按职能分给各个负责部门,各部门协调配合。实践证明,实行一体化管理模式,体现管理与服务的一致性,管理部门能集中掌握学生的动态,及时调整管理方法,加强了管理者、教师、留学生三者之间密切联系,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从发展高层次学历生的角度来看,这种体制又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人为的分离隔阂,不利于学习和交流,不能真正融入学校和社会。

高校应该实施综合安全管理模式。综合安全管理模式即根据高校实际情况综合一体化管理和协作式管理,既具备一体化管理统一管理指挥中能充分利用资源和人力、节约时间等优点,能克服其职责混乱不分的缺点,又具备协作化管理职责清晰、协调合作的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管理模式。各高校应该基于自身的特色,不断探究留学生安全管理的可行模式,努力使学校、学生和社会三方面都参与管理,营造一个安全的管理环境。特别要加强对校外住宿学生的管理与服务,保持与他们的联系畅通,对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并与学校保卫部门和公安部门建立长期有效的沟通联络机制,最大限度地保障校外住宿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防范和减少相关治安案件的发生,将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和任务落实到实处。[2]还比如,有的学校为每一位外国留学生配备了一位中国学生,建立了互帮互助小组,不仅帮助外国留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困难,使其尽快地适应新的环境,而且有利于建立管理人员与外国留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3]

此外,留学生安全管理作为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仅是高校的任务,而且是全社会应该关注和重视的任务。政府和社会应该为高校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持,可以借鉴外国高校的管理模式,完善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政府和社会要为高校提供人员、财政、物质、后勤等方面的支持。

四、结语

为了使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理念更加进步,安全管理工作更上一层,社会和高校都致力于管理层面的研究探索,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结合我国高校和社会的特点,提出更多可实行的新型管理模式,我国高校留学生安全管理理念和制度一定会更加完善,管理工作会更有效,高校教育发展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北京高教学会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会.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103).

[2]于淼等.试论人文关怀视角下的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7):131-133.

[3]刘忠.外国留学生校外住宿问题及其管理的探讨[J].中国轻工教育,2010(5):44-46.

本研究获得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资助,课题项目编号:09JDSZ3043。

上一篇:以中外合作办学为平台引入优质教育资源的实践... 下一篇:李少君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