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唱法的教学组织和教案设计研究

时间:2022-10-04 10:47:30

美声唱法的教学组织和教案设计研究

【摘要】美声唱法是西洋声乐中的一种,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考中对美声唱法的考核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因材施教,设计科学合理的教案,以便更好地组织美声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美声唱法 教学过程组织 教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224-01

引言

美声唱法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自产生以来,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同时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如音乐优美、音与音之间的链接平滑和灵活等,经过歌唱家的不断,美声唱法因其科学的发音方法和风格成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声乐流派。教学设计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的目标,将教学进行合理的安排,确定教学的出发点和终点的过程,美声唱法是真声和假声的混合使用,对于共鸣的运用非常的灵活,学习美声唱法最主要的就是掌握其特点,然后用歌唱的训练来制造自己的嗓音乐器,所以在美声唱法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嗓音特色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发出优美的声音。

1.美声唱法的教学过程组织

学生学习美声唱法最为重要的是掌握美声唱法的基本发声方法,而一个人能够唱出优美的声音,自身的嗓音特点非常的重要,同样也要学习一些科学的发声技巧。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对于唱法技巧的学习,需要合理的教学过程设置。所谓教学过程就是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教师在教授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嗓音特色,借助外在的教学资源,指导学生,从而发展自身的过程。在美声唱法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环节:

首先是唱法气息的调整和控制,对于初学美声唱法的学生来说,需要根据老师的示范讲解进行气息的学习,意大利的美声唱法利用的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这种呼吸法能够提供大量的气息,同时也富有弹性,这种胸腹式呼吸法目前已经得到了各国声乐界的支持。

其次是声区的统一,所谓声区就是指人声歌唱的音域,一般来说,声区有三种,即头声区、混声区、胸声区,这三个声区在训练中需要放在统一的位置,教师在教授时,可以采取半打呵欠的练习法或者是微笑抬口盖的方法进行训练,这样能产生最佳的喉室空间,产生美妙的声音,这个可以用感性教学法或心理机制教学法。

再次是歌唱的共鸣,在美声唱法训练时,学生在掌握了气息调控后,就要训练与声音的共鸣,实质上,在发声时,气息与共鸣是同时进行的,一个人唱歌之所以很动听,原因在于共鸣器官的作用,使歌者发出动听而响亮的声音,即人声音的音色很好,在歌唱时,同时使用头腔、口腔和胸腔实现共鸣,其声音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而在真正演唱时,歌者形成的是一种一气连贯的气势,如同一颗挺拔的树,树枝和树叶向上生长,而树根深埋土壤,这个可以通过直接的锻炼来获得,如机理教学法,同时也可以采用声乐理论来指导发声。

最后,美声唱法的优美旋律除了一些唱法的技巧外,还需要与语言进行结合,使音乐浸润语言,语言依托音乐,所以,在美声唱法的教学中还需要训练学生的发音和吐字,在发音上力求清晰、纯正和自然,做到吐字清晰,达到字正腔圆的演唱效果,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逐渐进步,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于自己的声音特点和潜在条件有了正确的定位后,然后根据自己的声音特长发展适合自己的演唱风格,这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的最终目标。

2.美声唱法的教案设计

教案的设计是为了让教师更清晰的明确教学的过程和教学的目标,而教案设计包含的内容较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是美声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主要从认知、情感和运用三个方面来说,认知是指需要了解的知识内容,如掌握美声唱法的气息调控;情感是指使学生达到的一种意识或是挂念,如加强对发声共鸣器官的安全保护意识;运用是指对所学技巧的灵活使用,如将所学的气息调控运用到歌唱中。

第二是美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设置,设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能让学生了解到知识掌握的关键点,在上课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关注程度,同时教师在准备课件内容时也能有针对性的丰富重点和难点,在讲授时间上也能很好的分配,对于重点和难点能更加仔细的解释,让学生能够很快的吸收,美声唱法的各种技巧是一个重难点。

第三是美声教学设计的说明,能有针对性地安排课时,同时也能深入地了解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和教师需要讲授的内容;学情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嗓音的特色,来很好的安排美声练习的学习计划,采用更加合理的方式、方法来讲授,让学生更容易吸收和掌握一些唱法的技巧。

第四是美声教学方法,对于高中生的美声教学,其教学方法很多样,但是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征来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如采用示范教学来培养学生灵敏的听觉,主要在于训练学生听音质、音准和节拍的准确性。

对于美声唱法的教案设计重点在于学情的分析和重点难点的设置,教师在讲授一定的唱法技巧时,每位学生的发声特点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基本水平和不足后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发声技巧的指导,而重点难点的设置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醒学生注意,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重点和难点上,然后学生根据自身发声的优势和不足来规划自己的学习方法等。

3.美声唱法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美声是一种艺术,而歌唱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师在授课时,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深入学生的内部发现一些根本性的问题,采用适当的方法将美声唱法的精髓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除了技巧的传授外,还需要在遵循唱法的原作者和规律上,将歌唱所要表达的情感传授给学生,要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使学生意识到美声唱法的奥妙不仅在于高超的唱功技巧,更是将语言文字赋予一定的情感进行的表达,让学生学会思考,在已有的唱法和歌曲基础上,将自己丰富的想象融入到美声中去,从而达到一定的标准。在教学方式上,教师需要不断的创新,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美声唱法的兴趣,如开展互动式的教学,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利用多媒体音乐教学实现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教学中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让学生多角度地去理解美声唱法的特点,同时也可以邀请国内外的声乐专家开展知识讲座,让学生体验美声唱法的优美与意义。

参考文献:

[1]钟迪.浅谈美声唱法的教学[J].中国科技信息,2007.2.

[2]任超平.关于美声唱法的气息与打哈欠状态的技术分析.电影文学,2008.8.

[3]王黎平.浅谈美声唱法的教学[J].艺术教育,2008.4.

[4]但夏.试论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联系与区别[J].科技信息,2008.10.

上一篇:工作技能教导方法 下一篇:培养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