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驳斥家常菜“有毒”说

时间:2022-10-04 09:33:05

最近,多家平面媒体登出了《警惕十二种有毒家常菜》一文,在老百姓中引起巨大反响。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表示,从专业角度来看,其中绝大多数说法非常荒唐,这些菜根本谈不上“有毒”。

一、土豆烧牛肉

有毒理由:由于土豆和牛肉消化时所需胃酸浓度不同,势必会延长食物在胃中的滞留时间,从而延长消化吸收时间,导致肠胃功能紊乱。

评点:淀粉在胃里面根本不能消化,它只能在小肠中被消化。而且正因为牛肉中蛋白质的存在,可以延缓淀粉进入小肠的速度,避免血糖上升过快。假如淀粉和蛋白质一起吃有害健康,那米饭、馒头、面条都不能和鱼、肉、蛋一起吃了,人类的饮食习惯岂不是要被彻底颠覆?

二、小葱拌豆腐

有毒理由:豆腐中的钙与葱中的草酸,会结合成白色沉淀物――草酸钙,造成人体对钙的吸收困难。

评点:如果不和豆腐一起吃,小葱中的草酸就会被人体直接吸收,而后在体内和钙结合形成结石。浪费一点豆腐中的钙,总比增大患结石的风险强得多。再说,小葱所含草酸有限,对豆腐中的钙不会构成很大影响。

三、豆浆冲鸡蛋

有毒理由:鸡蛋中的黏液性蛋白会与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从而失去二者应有的营养。

评点:外行话!豆浆中怎么会有“胰蛋白酶”?生豆浆中所含的是“胰蛋白酶抑制剂”,它会妨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然而这种酶比较怕热,在100摄氏度时加热9分钟,就可以被破坏掉85%以上。因此,豆浆只要煮10分钟,再和鸡蛋同吃就没问题了。

四、茶叶蛋

有毒理由:茶叶中除生物碱外,还有酸性物质,这些物质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对胃有刺激作用,且不利于铁吸收。

评点:不懂化学的说法。茶叶中的单宁类物质的确可以和铁等多种矿物质结合,妨碍微量元素吸收,它也会和蛋白质结合,从而降低蛋白质的利用率。但是,煮茶叶蛋并不会带来鸡蛋中铁的浪费。

五、胡白萝卜混吃

有毒理由:白萝卜中维生素C含量极高,但胡萝卜中却含有一种叫抗坏血酸的分解酵素,会破坏白萝卜中的维生素C。

评点:提这种说法的人居然不知道“抗坏血酸”就是维生素C的化学名!酶非常怕热,在炒菜过程中,它们已经失活了,又怎会破坏白萝卜中的维生素C呢?

六、海味与水果同食

有毒理由:海味中的鱼、虾等含有大量蛋白质和钙,如果与含有鞣酸的水果同食,不仅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且易合成一种不易消化的物质,使人出现肚子痛、呕吐等症状。含鞣酸较多的水果有柿子、葡萄、石榴、山楂等,因此这些水果不宜与海鲜同食。

评点:有一定道理,但不够确切。蛋白质、钙和单宁类物质可以发生作用,但这并不是危险的主要理由。因为,如果吃了富含蛋白质的鸡蛋或富含钙的豆腐后,再吃这些水果,并不会像吃海鲜后那样引起强烈反应。不过,如果胃不够“坚强”的话,还是应尽量避免食用海鲜后吃大量水果。

七、牛奶与橘子同食

有毒理由:牛奶中的蛋白质会与橘子中的果酸和维生素C相遇而凝固成块,使人发生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评点:牛奶蛋白质遇酸沉淀是很正常的事情,就算不吃水果,在胃里面遇到胃酸一样会沉淀。胃酸比橘子汁可要酸得多,如果遇酸沉淀就不吸收,牛奶在人体内岂不是没有被吸收的希望了?再说,如今的橘子已经越来越甜,酸味越来越少,过去的老皇历也该改改了。

八、吃肉时喝茶

有毒理由:有人在吃肉后喝茶,以为能帮助消化。殊不知,茶叶中的大量鞣酸与蛋白质结合,会使肠蠕动减慢,增加有毒物质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

评点:游牧民族吃肉后喝茶,是千百年来的习惯,他们并没有因此发生便秘。日本人普遍在就餐时饮用绿茶,而他们的绿茶比中国的绿茶涩得多,却并没有因此发生任何消化系统问题。以此作为“有毒”组合,似乎理由不足。

此外,白酒与汽水同饮有毒的说法没有任何意义,这两种食物本身都没营养,所以无须加以评价。还有酒与胡萝卜同食会损伤肝脏的说法,因为没有确切的科学证据,所以就无从判定了。据《老年时报》

上一篇:人为啥不知不觉就吃多了 下一篇:中年女性:小心皮肤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