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和谐的音符在英语课堂上飘荡

时间:2022-10-04 09:05:35

让和谐的音符在英语课堂上飘荡

摘要:出现频率颇高的“和谐”一词,不仅适用于社会,也适用于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等要素相互配合,形成相互和谐的关系,就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让英语上课堂飘荡“和谐”的音符,应该使师生关系和谐,即教师和学生心与心沟通;教师潜心钻研教材,创建课堂情境的和谐;深化分层次教学,创建学习方式的和谐。

关键词:和谐教学 英语课堂 教师 学生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229-01

当今,“和谐”一词出现的频率颇高。笔者以为,它不仅适用于社会,也适用于教学,即和谐教学。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就认为和谐教学并不仅仅是指师生关系的和谐,而且指教学过程中诸因素的和谐统一。就是教师、学生、教材等要素的相互配合,形成相互和谐的关系,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英语课堂教学为例,笔者认为:首先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英语的美;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课堂上互动交流充分,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培养,能动性得到激发,使课堂成为学生唤醒自我、张扬自我、成就自我的阵地,使课堂成为洋溢着生命活力的学习乐园。只有这样,英语上课堂才会飘荡“和谐”的音符。

1 心与心的沟通,创造师生关系的和谐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不仅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而且能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使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这需要教师在主观上作积极的努力。我们要拥有年轻人的心态,融入到学生中去,做学生的贴心人,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身心健康,体谅他们学习英语的难处,尊重学生的思想;我们要有责任心,关心每一位同学,用鼓励的眼神,用平易近人的微笑,用心灵与学生交流。要做到与学生心有灵犀一点通。我们要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成绩较弱者,不能嫌弃后进生,不能伤害任何一个学生的心灵。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教师的关爱、尊重和期待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去探究。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中,和谐的教育下,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他们的思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2 潜心钻研教材,创建课堂情境的和谐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和谐的课堂情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名人曰:“和谐之美不仅仅是赏心悦目的,它的引人之处还在于其对人有着强烈的感召力。”和谐的课堂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感情、点燃他们的激情。同时,它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课堂情境的和谐,关键在于教师要潜心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正确把握教材的结构、语言、思想、情感等,然后借助语言、图片、音乐、视频资料等手段设计出适合本课,且又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感受中接受知识,从而达到对课文的深层理解与感悟,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教与学这对矛盾的主体,只有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效率才能大幅度提高。在英语教学中,应提供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学习情绪。例如,在教职高二Unit15 Planning your future 时,笔者组织学生讨论: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fter your graduation? If you want to study in college, what do you want to study? If you want to go abroad, which country would you choose? If you want to work, what is your ideal job? Do you have a goal in life? What is it? Do you have any plans to reach the goal?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畅所欲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老师也因势利导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很好的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善导”、“激趣”、“引思”、“精讲”这四项教学要素,并且在教学中主动、适宜地创设一些灵活有趣,得体有效的教学情境,这样英语课堂就会活起来,就能诱发学生情感共鸣,调动学生的学习内动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达到让学生“自求得之”的目的,以此提高学习效率。

3 深化分层次教学,促使学习方式的和谐

早在19世纪,杜威就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的和谐统一。简单、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只会使学生觉得索然寡味,甚至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共同性,不能只停留在对教材的传统地、表象地分析上进行“一刀式”的教学,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拓展每个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其阅读量,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以达到课堂教学的丰富多彩,形成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在教授cultural heritages的Speaking过程中,笔者预先把全班的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然后依据就近原则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布置层次C的学生利用网络查找和收集与课文有关的信息(如Location、Population等)和图片,层次B的学生收集所有学过的useful expressions,最后让层次A的学生整合起来完成老师布置的“Speaking”任务。每个合作学习小组的各个成员分工明确,目标一致,从而保证了整个教学过程一直在严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笔者也毫不吝惜地给时间让学生进行动态分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去思考,充分让学生开口表述,真正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满足,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认,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学效果才会达到最佳。

和谐的英语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发展的课堂;是主动、互动、生动的课堂。作为教师应致力于创建和谐的课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建立快乐、和谐的课堂,让学生的个性在这种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尽情释放、洒脱驰骋,让和谐的音符在英语课堂上飘荡。

上一篇: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策略 下一篇:浅谈如何运用身边的语文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