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生篮球基本功复合训练法的实验研究

时间:2022-10-04 07:56:11

对中学生篮球基本功复合训练法的实验研究

摘 要:运用“基本功复合训练法”对实验组10名初中男子篮球队的队员进行为期10个月的熟悉球性与运球基本功训练,其控球成功率、稳定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结果显示“基本功复合训练法”能有效地提高两手两脚功夫,迅速掌握和巩固技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复合法;基本功复合训练法;运球

复合法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旧事物复合后融合在一起,从而改变其原有的性质,出现另外一种新的事物。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这种思路进行创新制作的新产品的例子是很多的,比如,将自行车和电瓶融合制成便利的交通工具――电瓶车;把生活用品的鞋子和滚轮复合在一起就制成新产品――溜冰鞋。在训练中运用“复合法”创新技法的事例也很多,如,将篮板球的冲抢起跳与空中点拨球技术融合就发展成空中补篮技术;将乒乓球拉弧圈球与攻球技术复合,就成了威力更大的前冲弧圈球。

能否在中学生篮球基本功的训练中也大胆地运用“复合”创

新技法呢?对此,本人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期对我校篮球队和部分优秀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进行尝试。实践表明,一人两球的复合训练法比传统的一人一球训练法所产生的效果要好得多。

一、研究对象、时间、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我校初中男子篮球队及部分优秀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共计20人。

2.研究时间

实验从2012年10月下旬至2013年7月中旬,为期10个月,每周训练5次。

3.分组方法

上述20人通过随机抽样,分两组,每组10人,经过基础测定,两班差异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对照班成绩略好于实

验班。

4.研究方法

(1)实验设计

实验组每组进行5次一人运两球的基本功复合训练。

对照组每周进行5次一人运一球的熟悉球性练习。

(2)实验测试方法

①熟悉球性与运球测验主要采用技评。

②专项素质测验采用30米快速跑测反应速度;10M×4往返跑测速度及灵活性;1000M测耐力素质;原地纵跳测向上弹跳力。

表一、表二统计数据显示,经抽样分组后的运动员实验前球性与专项素质指标没有显著差异。

统计数据显示10个月的训练,实验组的球性、场上运球突破能力以及临场综合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水平,差异显著。实验组的各项素质也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说明实验组的反应速度、灵活性、耐力、弹跳力均高于对照组水平。

三、讨论与小结

实验组与对照组存在上述显著差异的原因何在?本人认为是由于实验组采用了一人两球的复合训练所产生的结果。复合训练作为传统篮球训练基础上的再创新,有其自身的优势,采用该训练法有如下的好处。

1.有利于打好扎实的基本功

通过一人两球练习,运动员两手不断进行伸、挥、翻、转、屈、拨等动作,大大提高了两手指对球的感应能力、控制球能力以及黏球的技巧,同时在运球过程中增加了腰、胯和脚步的蹬、伸、滑、跳等动作,大大提高了控制和转移身体重心以及全身协调配合能力,有利于打好扎实的控球基本功。

2.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训练法周期稍长,往往容易使运动员感觉单调、枯燥,而复合训练法使运动员富有兴趣、刺激,充满激情,并很具有观赏性,对青少年很有吸引力与挑战性,这能激励他们刻苦训练与全身心投入。

3.有利于培养运动员高度的注意力

复合训练摒弃“一心不能二用”的俗话,积极提倡“一心二用”新思想。因为许多练习均是在原地或进行连续用一手向上抛弃的同时,而另一手要进行腰下或胯下运球;一手进行运球的同时,另一手要进行背后、胯下运球。对于这些富有挑战性的练习,需要运动员注意力不能有丝毫分散,必须思想高度集中。

4.能很好地开阔视野,提高篮球意识

通过一人两球练习,运动员的球性球感均得到显著提高,在

球场上运球或持球突破时,针对场上错综复杂的情形能很好地审时度势,对提高自身的判断力以及场上视野有很好的效果,同时这也为培养学生场上篮球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建议

实施基本功复合训练法的前提是练好单人单手单球的练习,在达到较好的球性时方能进行复合训练。

实施基本功复合训练时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训练的一般规律是:先单手后双手;先单球后双球;先原地后进行中;先慢速后快速。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逐步增加难度。

基本功复合训练法应控制一定的时间。进行复合训练法,运动员由于思想高度集中,如较长时间进行此练习,会造成学生生理、心理等负面影响,势必会产生眼睛、脑子发木发胀现象。因此练习应控制一定的时间,在学生感到疲劳时,注意心理的调节

放松。

复合训练法可与游戏或专项素质训练结合进行。

通过以上训练既愉悦了运动员身心,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运动员的专项素质。

(作者单位 江苏省高邮市武安中学)

上一篇:新课程中初三化学教学与情感教育 下一篇:以人为本 把快乐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