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时间:2022-10-04 06:33:46

试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必须抓住文本不放松,让学生细细品读文本,达到以文悟道的目的。教师要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教学手段,以文激情,以文明理,达到感染,启迪学生的目的。促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德育;教学;渗透;感染;启迪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主题”中提出了“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要求。初级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课程。“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的根本性质,处于统帅地位,是本课程的灵魂,它决定着课程的方向,规定着课程的基本特征。我们在教学时注重从教材内外攫取各方面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促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一、以文激情,感染学生

思想品德课充满着情感,充满着爱,这种情感,对于进入中学的少年学“做人”来讲是一个多么美好而崇高的境界。但这种感情不单单是靠讲解来传递给学生的,它更多地存在某种自然地感觉中,并让学生在认知过程自觉地联系实际,从而学会逐步完善自我。于是,我们在教学中把一些感情丰富的课文首先指导学生细细品读,以文悟道。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利用磁带、图片的音像效果,把课文上的人物形象与典型事例进行条理性、系统性处理,加工成精美画面,组织学生观看,收听,把学生自然地引入课文描绘的美好的情感世界,从而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达到“育人”的目的。

指导学生体会文本美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课文的美。以“美”激“爱”,以“爱”生“情”,以“情”示“真”,以“真”启“善”。从而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去掉假、丑、恶,从中感悟做人的道理。中学思想品德课文中的一个个镜头——“迈上成长的新台阶”,“展现自我风采”等等画面,我通过图片制作,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有如身临其境的视野里,感受到自己已进入了中学,与儿童时代相比是两个不同的阶段,中学生时代是青春焕发而又多么美好的时代,这样学生便不由自主地去展现一个中学生的形象。

引导学生体验文本的真情

我们充分认识到,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成长路上的美,就要激发学生爱自己,爱父母,爱老师,爱学校之情,这是要从认识并营造自己美好的成长环境开始的,这些爱是“爱心”教育的基础。我在教学《亲子之间》一课时,先让学生在自己大脑中放电影——回忆自己小时候父爱、母爱的一些美好的镜头,再组织学生观看一段母亲给一个婴儿喂奶的一个片段,一个父亲用苗家布袋背着孩子犁田的场景,从而极大地震撼着学生内心世界,让学生知道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而最美好的感情。教育学生在享受这份美好亲情的同时,自觉地以主人翁的态度去护理这份美好的情感。

3.训练学生抒发感情

在生活实践中,学生随着各方面的感受不断加深,情感日益丰富,他们就会把自己的感情直接抒发出来。而苗族学生由于受贫困闭塞和母语干扰,说好汉语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及时而正确地训练他们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本领,是落实现代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的根本需要。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我常常利用课文朗读录音,精心地设计有关语言训练,让学生每一堂课都有较好地抒情表意的机会。比如,在教学七年级教材《与友同行》一课时,先用幻灯图像功能形象地组织学生讨论得出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友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道理后,我再播放动画片配录音《生活需要友谊》片段。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析,激起学生的真情感受,寻找友谊。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真诚的友谊可以帮助排解生活中的烦恼和忧愁,分享幸福和快乐,懂得“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二、以文明理,启迪学生

1.明示观点 简易说理

中学思想品德教材语言生动、形象、图文并茂,富有情感,包含着深刻的做人道理,是“以文载道”的最好体现。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告诉学生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凡事都要“换位”思考,这对于构建和谐的集体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这些育人的道理明确地揭示出来,让学生认识理解铭记心灵深处,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明示正确的观点并不是简单地提出中心思想,也不是生搬硬套地说教,而是以课文的观点主导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情感的驱动下,感知课文的生动、形象,明确做人的道理。为此,我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和知识水平,运用多媒体技术联合使用的方法,化抽象为具体,通过看、听、辩、说等教学手段来诱知、激趣、生情,使学生最有效地从不自觉中领悟道理。例如教学《团结就是力量》一课,我利用录像片段,引导学生进行集体辨析,对比,促使学生在自我言谈中清楚地认识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团结同学。团结是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知道团结可以增强集体荣誉感,提高集体凝集力,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促进集体目标的实现,进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2.利用榜样的导向作用

光辉的榜样对学生有积极地示范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大部分学生都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理,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对圣贤哲人,英雄人物及现实生活中的模范产生仰慕敬佩之情,进而仿效和完善自我。我充分利用教材内外和学校内外的一个个闪光而伟大的人物形象,构成一组组壮丽的楷模“画廊”,这些典型人物故事集中反映了社会美好之大成。我们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把这些人物编成一个个示范榜样群,并配有感动的解说词,组织学生观摩评析,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做人”的示范和行动指南,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

思想品德教学不单单是传授知识要点和应付考试,其主要价值是解决人的政治方向和提高人的思想认识能力,统一意识形态和道德规范,即“育人”。在思想品德课堂上,以育人为根本目标,其前景是十分美好的。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无论哪一位教师,无论教哪一门学科,无论在任何时候,采用什么教学手段,我们教师都应把德育放在核心的位置,并落实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使学生明白怎样做人。

上一篇:浅述市政工程深基坑综合降水技术 下一篇:如何在新会计准则下搞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