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房屋建筑地下室裂缝的原因及防治

时间:2022-10-08 12:34:58

浅述房屋建筑地下室裂缝的原因及防治

摘要:近年来地下室裂缝问题有增多趋势。裂缝虽然房屋建筑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但裂缝会严重影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防止和控制裂缝产生是建筑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施工实践,总结了房屋建筑地下室常见的裂缝类型,并分别探讨了其产生原因;并从技术措施和管理角度两个层面提出了防治措施。希望对相关部门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字:房屋建筑;地下室;裂缝;防治

中图分类号: TV5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文:

一、房屋建筑地下室裂缝的成因

地下室墙板施工由于混凝土用量大,在目前基础工程施工中出现困难很多,在工程施工期间易出现早期裂缝,裂缝宽度和数量也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可见如何控制地下室墙板裂缝是确保工程质量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地下室裂缝对建筑物耐久性和安全性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必须对其要有足够认识。常见裂缝成因有以下几种。

1.技术方面导致的裂缝

在房屋建筑初步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环境影响,导致结构设计不合理、变形缝设置位置和伸缩不当,从而忽略了温度和刚度的影响,在混凝土凝结过程中过早的承受了拉压应力,最终产生了垂直、水平和斜裂缝等。

2.塑性变化导致的裂缝。

在地下室墙板浇筑初期由于两侧模板还没有拆除,混凝土在空气中的面积很小,不会发生大面积失水现象,因此,此时发生的塑性裂缝主要表现为塑性沉降裂缝。混凝土浇筑后,在重力和振动成型作用下,其中的粗骨料等密度大的颗粒缓慢沉降密实,水泥浆、水、气泡等轻质成分则上浮到混凝土面层,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因沉降而使体积缩小 ,由于混凝土沉降时受到结构钢筋、对拉螺栓、预埋件以及大的粗骨料等构件物质的局部阻碍或约束,在截面、钢筋密集等的结构变化处,由于混凝土本身各部位相对沉降量相差过大,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而此时混凝土抗拉强度又很小,因而很容易产生裂缝。

3.工艺方面导致的裂缝

混凝土振捣过快,混凝土流动性降低,在硬化前因混凝土沉实不充分,硬化后沉实过大,浇筑数小时后容易发生裂缝。混凝土分层或分段浇筑时,如接头部位处理不当,易在新旧混凝土和施工缝之间出现裂缝。

4.材料方面导致的裂缝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质量低劣、混凝土配比不良等原因都会影响混凝土质量而引起裂缝产生。例如,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骨料、拌和水及外加剂组成。配置混凝土所采用的材料质量如果不合格,可导致结构出现裂缝;砂石粒径太小、级配不良,空隙率大,含泥量过大,将导致水泥和拌和水用量加大,影响混凝土收缩加大;如果使用超出规定的特细砂,后果更加严重;砂石中云母含量较高,将削弱水泥与骨料的粘结力,降低混凝土强度。

5.收缩方面导致的裂缝。

干燥收缩主要是由于水分在硬化后较长的时间段产生的水分蒸发引起的。由于集料的收缩很小,因此混凝土的干燥收缩主要是水泥石干燥收缩造成的。水泥石干燥收缩理论有表面吸附学说、毛细管张力学说和夹层水学说等,但不管是哪种学说,混凝土的干燥收缩都是由于混凝土失水而造成的。混凝土的水分蒸发、干燥过程是由外向内,由表及里逐渐发展的。由于混凝土的水分蒸发干燥非常缓慢,产生干燥收缩裂缝多数在一个月以上,时间长的甚至到达一年半载,开始裂缝发生在表面很浅的位置,裂缝细微,有时呈平行线或网状,常常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由于碳化和钢筋锈蚀的作用,干缩裂缝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特别对墙板等薄壁结构的抗渗性和耐久性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6.温度方面导致的裂缝。

水泥水化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量,主要集中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前7天内,一般每克水泥可以放出50J的热量,由于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同,因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比混凝土表面的高,形成较大温度差,造成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内外约束应力(包括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二、房屋建筑地下室施工中裂缝的防控措施

1.要保证施工用原材料的质量。

2.要保证砂浆的标号符合设计要求并要有良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拌制砂浆要严格计量,避免砂浆强度波动较大,并保证水平砖缝的砂浆饱满度。

3.砌体的组砌方法要正确。

4.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混凝土配比中应适当掺用减水剂、粉煤灰,以及改善施工条件等手段,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

5.选用适宜的钢筋直径和配筋率,提高墙板抵抗来自底板约束影响的能力。

6.将石子的含泥严格控制 ,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造成混凝土抗拉强度降低。

7.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内部气泡和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

8.混凝土浇筑后应尽量延迟墙板的拆模时间,尽量用木模,保持模板湿润。

9.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现行的规范程序施工,同时加强建筑工程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

三、房屋建筑地下室裂缝的处理方法

目前常用的地下室混凝土墙裂缝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类。有的工程采用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1.表面涂刷加玻璃丝布法

目前常用的有聚氨酯涂膜或环氧树脂胶料加玻璃丝布。以前者为例,其施工要点如下。将聚氨酯按甲乙组分和二甲苯按1:1.5:2的重量配合比搅拌均匀后,涂布在基层表面上,要求涂层厚薄均匀,涂完第一遍后一般需要固化5h以上,基本不粘手时,再涂以后几层。一般涂4~5层,总厚度不小于1.5mm.若加玻璃丝布,一般加在第2至第3层间。例如,江苏省某高校地下室墙裂缝,经设计院确认不影响结构安全,采用表面粘贴环氧玻璃丝布法处理,效果较好。处理时应注意玻璃丝布宜用非石蜡型,否则应做脱蜡处理。环氧树脂胶结料应经试配合格后方可使用。被处理表面应坚实、清洁、干燥均匀涂刷环氧打底料,凹陷不平处用腻子料修补填平,自然固化后粘贴玻璃丝布1~3层。

2.表面贴补法。该法是用胶粘剂把橡皮或其它止水材料贴在混凝土的裂缝部位,达到密封裂缝,防渗堵漏的目的。止水材料常用的氯丁胶皮、橡皮、高分子防水材料等。

3.灌浆法

化学灌浆法是将化学浆材压入混凝土裂缝内,以达到密封裂缝、防止渗漏的目的,是目前应用最广泛和最有效的一种修补方法,它常和凿槽嵌缝等表面处理措施结合运用。化学灌浆材料常用的有水溶性聚氨酯、甲凝(甲基丙烯酸酯)、环氧树脂、氰凝(氨基甲酸酯)、丙凝(丙烯酰胺)等。现阶段选用较多的是水溶性聚氨脂,它具有良好的亲水性,且可灌性强、强度也较高。灌浆方法常用以下两类:

①一类是用低压灌入器具向裂缝中注入环氧树脂浆液,便裂缝封闭,修补后无明显的痕迹;

②压力灌浆,压力常用0.2~0.4MPa. 在处理地下室混凝土墙裂缝时,两种方法同时使用效果更好,这类工程实例较多。

4.表面涂抹法

常用材料有环氧树脂类、氰凝、聚氨酯类等。混凝土表面应坚实、清洁,有的表面根据材料要求还要求干燥。以涂抹环氧树脂类为例,其处理要点是先清洁需处理的表面,然后用丙酮或二甲苯或酒精擦洗,待干燥后用毛刷反复涂刷环氧浆液,每隔3~5min涂一次,至涂层厚度达到lmm左右为止。国外曾报道用这种处理方法的环氧浆液渗入深度可达16~84mm,能有效防止渗漏。

5.充填法

用风镐、钢钎或高速旋转的切割圆盘将裂缝扩大,形成V形或梯形槽,清洗干净后分层压抹环氧砂浆或水泥砂浆、沥青油膏、高分子密封材料或各种成品堵漏剂等材料封闭裂缝。当修补的裂缝有结构强度要求时,宜用环氧砂浆填充。

结语:混凝土裂缝预防和控制是保证地下室施工质量的关键,只有通过采取优化建筑和结构设计、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施工控制措施才能使地下室混凝土工程质量得到有效地控制和保证。

参考文献:

[1] GB 50203-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 盛雷.地下室墙板混凝土裂缝原因修补与防控.2010.

[3] 姚激.混凝土结构温度裂缝分析与计算机仿真模拟[D].昆明理工大学,2002.

[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上一篇:结构设计中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确定 下一篇:浅议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