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时间:2022-10-04 04:58:58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社会对每个人自身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为了使现在的学生在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神圣的历史使命。孔子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材施教之大略!”目前我国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又怎样才能落实因材施教呢?我就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经历略谈几点:

一、对学困生的教学,重在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教育的对象中学困生占的比例比较大,他们大多属于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习惯比较差的学生,特别是留宿子女针对他们我的原则是:,学习书本知识“教二会一”就行,有时间多做思想教育,多给他们讲做人的道理,尽可能寻找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不断地对自己有信心。对于一部分思想有波动的学生,老师要从心理上多给予关爱做好良师益友。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上课可以对他们多提一些基础问题,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如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可以说“你行的,再好好想想!”遇到不愿意回答的学生,不妨满怀期待地说“你先试试,轻轻地说给老师听听”“我就知道你一定行,这不,说得多好、多响亮呀!”……在教师暖暖的爱意中,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而自主的学习和发展。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耐心细致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增强学生提问的勇气和信心。当学生的作业做得很好时,当学生的解题方法新颖时,当学生的成绩有进步时,当学生表现出刻苦钻研精神时,都要给予适度的表扬,以增强学习信心,激励学生的攀比热情,达到表扬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的目的。此外,结合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巧布疑阵,利用错解,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兴趣,这样,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就可得到充分发挥,学习的兴趣浓厚,思维活跃,精力集中,课堂效果必然提高。

二、对适度生的教学,重在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双基的落实

我的教学目标是“教一会一,能进更好”,因为这一层次的学生能力还可以,基础也还不错,在教学中应重视双基的落实、解题思路的分析和学习方法的交流。对他们要严格要求,一点问题也不放过,因为这些学生稍不留心就会成为学困生,严加管理就有可能成为优生,所以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动向,随时检查他们的思想变化和学习情况。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必须在“讲”上下功夫,狠抓“练习”这一环节,注重启发式、探索式,讲授时做到深入浅出,语言规范简洁,练习时做到难易适中,适时启发反馈,力求使同学在认识与实践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技能技巧,以达到吸收消化的目的。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并回答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讲完一个例题后,让学生归纳其解法,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

三、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教学,重在学习潜能的挖掘

我的目标是“教一会三”这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思维能力也比较好,但数量不多,对这些学生要注重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启发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可以成立数学兴趣小组,互相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或当好班上的小老师为其他同学解决问题发挥他们的优势既帮助了别人又锻炼了自己。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由理解到掌握,进而能灵活运用,变为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思维才智,以求得最佳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学机智。数学教学机智主要有启发联想、构思多解、运用反例、及时调节、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等。比如,一个几何证明题展示出来后老师不要急着讲,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让那些思维活跃的学生有一个充分展示机会,学生的问题就让他们自己讲,实在不行了师再给予点拨。不过每一次分析完后老师都应该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整理思路,长期下去学生自然就会“举一反三”了。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形成热烈的学习气氛,凭借数学思维性强、灵活性强、运用性强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教师真正能做的是当好学生的引路人,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校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自己应该学好的知识。教师不要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分层教学,有的放矢,学生乐意,教师舒心。”

上一篇:探索小学生对体积思维能力与技能实践的兴趣养... 下一篇:浅谈数学“学困生”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