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林业中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

时间:2022-10-04 03:40:48

信息技术在林业中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近年来,国家加大力度研发林业高新技术,并且在短期内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在高新技术在我国林业的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本文主要是分析和研究信息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发展路径,为以后林业信息化及其产业化发展提供相应的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林业;应用现状;发展路径

一、信息技术在林业应用中的问题分析

近几年以来,为了研究和开发林业高新技术,国家加大了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并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尽管如此,受我国传统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的影响,高新技术在我国林业中的应用还比较落后,存在很多不足,比如说,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素质低下、科技水平低下等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森林资源调查工作的信息化进程相对缓慢

就目前全国林业信息化的工作进展而言,我国对森林资源的调查工作仍处于相对缓慢的阶段,大部分地区的信息化进程都很缓慢,比如,有些地区仅仅是对数据进行批量的、单一的统计、分析和管理,有些地区仅仅以单台电脑或手工作业作为其工作的主要方法。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清查森林资源,策划植树造林工作,规划林业产业,但是由于没有结合3S技术,清查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2.林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虽然我国的经济和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但是要完全使当前的林业达到信息化、产业化,还存在着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一些偏远地区经济较落后,信息技术不发达,其林业局电脑有限,存在上网难的问题;其次,对林业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发展的总规划制定速度比较慢,并且技术产出低、不成熟,不能够很好地储备高新技术,同时,又没有能够实现产业化的高新技术;最后,没有建立健全的风险投资机制,有些成果得不到资金支持,因而无法实现产业化,最终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的现象。

3.各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存在重复建设的现象,而且信息资源共享性差

根据当前我国在林业方面的发展情况来看,我们主要采取了三种途径来开发新技术:一是直接从国外买进一些比较成熟的应用软件,比如说荒漠化监测中图像处理和地理信息软件等;二是通过工具性软件来增值开发新技术,把工具性的底层技术与自我开发的应用平台相结合;三是相关技术人员自己动手开发底层技术。通过这三种途径,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林业建设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建设起点低;建设资金和技术人员得不到保证;各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比较分散,容易产生重复建设的现象;缺乏权威性、指导性的建设林业信息化的相关文件;没有标准规范的建设信息化系统。正是这样一系列问题使得各地区、各部门之间信息资源共享性差,信息化系统不能相互联系,不能达到统一的标准,资源也就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4.政府对林业信息化的推动和保护作用有待加强

我国的生态系统、物种、遗传都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因此,我国在研发生物技术产品、新材料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资源与产品方面就拥有很大的优势。但是,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比较低,也没有采取相关的保护措施,不利于我国的生态、信息和国家安全。所以,政府要加强推动林业的信息化发展,加强相关部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只有树立起服务意识,才能深入了解林业,才能不断满足林业的各种需求,才能推动林业的信息化,最终实现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的目标。

二、加强信息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之对策

1.加快建立健全的林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全国性的网络覆盖

以国家林业局的信息为中心,把全国各省、各市、各县的林业信息资源和信息渠道融合起来,建立一个能够覆盖全国的现代化信息网络,通过全面的采集、统计、分析和管理林业生产、管理、科研等活动,实现对林业的各种信息特征的全面监测、更新和维护,最终实现为全社会提供相关数据的目的;充分发挥林业信息技术的指导作用,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使林业发展和农村经济两者协调发展,并且不断为各级各部门提供支持,最终促使林业发展。

2.加强林业信息科技创新和投入

一是要建立完善的林业信息科技创新体系。创造良好的林业创新环境,不断激发林业科技技术人员对新技术的学习激情,使技术人员能够充分发挥自我能动性,提高队伍能力,改革并创新新科技,最终建立一个具有高水平的林业科技研发体系。二是要建立完善的林业科技推广体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林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是由该国或者该地区的林业技术及其产业化水平的高低来决定的。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林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发展,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对高新技术熟练度,把科技转化成实际生产力,实现林业的产业化发展,最终实现林业又快又好地发展;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对林业信息科技的投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林业信息科技投入机制。由于研发高新技术是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就要不断投入人力、物力和创新的理论知识来完成研发。国家对林业科技创新项目的支持,不仅可以鼓励企业对林业高新技术发展的投入,而且也有利于培育具有产业化特点的高新技术市场。

3.加强林业信息服务队伍的建设

林业工作人员的素质的高低对林业发展好坏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的教育,提高队伍素质,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工作人员林业专业知识的培训,包括林业科技知识、林业法规政策、产业化经营、市场经济等,不断提高工作人员运用信息技术能力水平。

4.加大对林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

一要制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去采集和处理林业的各种特征信息,不断开拓、发掘林业的信息源和信息渠道,做好相关信息的采集和整理工作;二要对采集来的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加工和开发,通过准备的分析处理,不断为社会提供完整有效的信息资源;三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不断完善林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第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网络环境,不断完善林业的结构,使林业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5.促进林业信息和物流互动发展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物流也逐渐实现了远程化和规模化发展。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在林业建筑一个产业供应链,不仅可以降低流通成本,而且可以工作人员及时有效的了解市场需求,从而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率,从根本上解决林业难题,比如说,封闭的林业信息、缓慢的物流速度、大量积压的林业产品等等。

6.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林业科技的各方面几乎都不能再适应新经济的需求,因此,要想充分发挥林业应有的作用,政府必须给予引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林业科技的管理体制实施大规模的改革,变原先落后的林业运行机制为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机制;第二,引导相关企业和部门适度超前发展,在如今这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只用保持在技术上的先进性,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需求;第三,加大力度建设林业信息数据库,做好林业信息传播工作,建议统一的信息数据库,不仅有利于研究森林发展的规律,而且也可以为以后的生产实践提供相应的帮助;第四,积极鼓励和支持有市场潜力的信息服务,比如说龙头企业、林业信息服务中介等等,通过加大对潜力股的投入,不断培育出具有市场化特征的林业运行机制,促进林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正荣.浅析信息技术在江油林业发展中的应用[J].四川林业科技,2011,05.

[2]马丽.信息技术对林业发展的推动[J].才智,2012,34.

[3]常建国.3S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山西林业科技,2005,02.

上一篇:太赫兹波在光子晶体中的频率变换技术研究 下一篇:发射台站质量保证系统分析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