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检测中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2-10-04 03:34:16

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检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 医院感染 检测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239-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技术手段的不断提升,医学事业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为人类的健康长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医学是一把双刃剑,医疗过程中各种侵入性操作治疗手段的使用,以及肿瘤化疗、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在有效治疗感染的同时,也诱发或导致治疗更加困难的多重耐药和医院的二重感染。医院感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医院管理课题[1]。在美国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在5%~10%,每年造成的额外的医疗消费约为175~350亿美元[2]。医院感染除了经济上损失以外,更严重的是给患者带来巨大危害,微生物检验在对医院感染检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

医院感染的发生有三个主要环节,包括传染源的存在、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每个环节都与微生物学检查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医院感染包括两种类型,即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医院感染正确的诊断,必须依赖于微生物学检查,因此微生物学检验在医院感染的诊断、监测、流行病学调查、消毒灭菌效果评价、抗菌药合理使用情况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 微生物检验可对各种临床标本作出正确的病原学诊断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遭受的感染,可涉及到临床各科室,由于介入性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肿瘤病人的放疗、化疗,抗菌药物的滥用等,使医院感染的危险极大增加,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是医院管理的重要任务,而及时准确的病原学检测与诊断是重要手段。目前临床细菌培养技术不断丰富,仪器设备日趋先进与完善,给病原学检测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同时基本操作技术及经验在病原学检测中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医院感染流行暴发时对病原菌除做到种的检测外,必须做到型的检测,即分型技术。目前临床细菌分型方法很多,如血清学分型、生物化学分型、细菌菌素分型、抗菌药物及重金属分型、PCR技术、染色体酶切物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等,目前则以细菌染色体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PFGE最为可靠[3]。

2 细菌的耐药性监测

伴随新的抗菌药物的不断研发、生产、应用、甚至滥用,随之产生的人类耐药性也日益严重和复杂。其中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近年来日渐增多,在某些国家高达70%以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发展也很迅速,美国从1975年的2.4%增长到1991年的29%,我国则更为严重,约在50%[4]。首例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1996年5月出现在日本,之后在美国新泽西州及密西根相继出现;耐多种药物的结核分枝杆菌也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由于注射器未能彻底灭菌而造成注射部位感染分枝杆菌60例,非典型分枝杆菌多数表现为生长速度快(一般3~5天),营养要求不高,因此,一定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随着真菌感染的增多,真菌菌血症患者的死亡率也达30%以上。所以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已成为临床微生物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刻不容缓。

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根本措施。目前,我国存在着严重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甚至滥用的现象,研究发现住院病人中约有80%患者给予抗菌药物,但根据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而给予抗菌药物治疗的病人仅占14%(4%~34%),也就是说约有86%的患者是根据医生经验给予抗菌药物治疗的。因此,要大力改进微生物检测实验条件,加强与临床的联系,及时采集标本,尽早进行微生物学检测及药物敏感试验,以减少临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3 向临床科室定期报告病原学检测及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临床医师要对该院引起感染的常见菌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全面的了解,要把数据作为在得到病原学确切诊断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之前参考用药的重要依据。我们知道在病原学诊断方面尽管采取了许多措施来缩短出报告时间,仍距临床要求差距很大。因此,医院微生物检验工作者要定期提供当地医院病原学检查结果,作为临床医师初步用药的科学依据,再根据病例分离细菌、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或更改治疗方案。卫生部有关文件中关于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职责中明确提出,每半年要报告1次引起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以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

4 重点检测医院重点科室的环境、医护人员的手的病原学

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不仅存在于病人、医护人员,也存在于医院的环境中,因此,重点检测医院重点科室的环境、医护人员的手的病原学很有必要,如对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的科室或病房进行物体表面和空气的微生物学调查,对一些特殊部门如手术室、产房、婴儿室、ICU等进行环境微生物学监测,并要求必须达到卫生部颁发的标准,绝不姑息。医护人员手的消毒在预防医院感染中重要作用不容忽视,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医护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学监测并要求达到卫生部颁发的标准。一旦出现医院感染流行,除对各种临床标本严格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外,也应对传播途径、医院环境以及隔离措施等方面进行微生物学检测。

5 严格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的微生物指标监测

所有医院中使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很多,同时对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方法也很多,但最为可靠的方法仍然是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即用某些特异的菌种作为指示菌,视其是否被杀死作为消毒灭菌的检测指标,如用嗜热脂肪芽胞杆菌作为压力蒸汽灭菌的生物指示剂,应用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作为紫外线杀菌的指示菌等,严格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的微生物指标监测,是预防医院感染有效途径之一。

医院感染管理是一门科学性、技术性很强的涉及多学科的组织管理科学[1]。微生物检验工作者发挥着他人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既要积极预防医院感染,又要及时科学地治疗医院感染,通过临床微生物学的检验,不仅明确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及体外药敏试验,而且正确指导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敏感、高效、低毒的抗菌药物,才能较好的治疗医院感染,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张培珺.《现代护理管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第二版,218-219

[2] Richard P,Wezel.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osoomial infections.3th ed.Baltimore:Williams & wilkins,1997.21-26

[3] 贺学英.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药性观察.《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7,20:268-271

[4] 周惠平.临床细菌学检验面临的挑战.《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9,22:12-14

上一篇:中专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下一篇:谈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