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时间:2022-10-04 03:21:49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20032010年度收集上报的312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2例ADR报告中,0~12年所占比例较高(31.49%),静脉滴注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82.13%)。抗微生物药物引发的ADR所占比例最高,有224例,占72.02%;其中,以喹诺酮类(42.48%)和头孢菌素类(29.54%)为主。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系统损害为主(40.13%),其次是全身性损害和消化系统损害。新的严重的ADR有19例。结论 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加强ADR的监测和上报工作。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分析;合理用药

作者单位:518116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杨梅岗手外科医院

随着临床上各类药物的广泛使用,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和滥用的问题日益加重,其ADR 的发生率也日渐增高。ADR监测工作在我国逐渐展开,并引起普遍关注。在临床上对药物引起ADR及其临床表现,做到及时报告,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以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将有利于提高医疗水平和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节约医疗费用。本文拟就我院2003~2010年度上报的312例ADR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ADR报312例,将患者性别、年龄、用药种类、给药途径、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ADR结果等信息导入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312例不良反应中,男172例,女160例,男女之比1.07∶1;年龄2~88岁,中位年龄49.4岁。

2.2 不同给药途径与ADR的关系 静脉注射给药引发的有312例(82.13%),口服给药76例(11.04%),其他给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腹腔给药、皮肤给药、外用等)5l例(11.62%)。

2.3 药品种类与ADR的发生根据有关文献1]对312例ADR中涉及的药品进行分类,共涉及15类109个品种,抗微生物药物引发的ADR所占比例最高,有224例,占72.02%;其中,以喹诺酮类(42.48%)和头孢菌素类(29.54%)为主。其次是抗肿瘤药。

2.4 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报告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25例(40.13%),临床表现多为皮疹和瘙痒,其次为全身性损害73例(23.39%)和消化系统ADR 38 例(12.20%)。

3 讨论

药物引起ADR涉及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以老年患者为多,这是由于老年患者生理特点所致。老年人的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功能均降低,肝、肾功能减退,故易造成积蓄中毒。因此,老年患者用药时,必须注意用药量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用药时必须考虑其生理特点而适当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时间,以减少ADR的发生。此外,老年人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疾病和其他多脏器疾病,使用药品较多,而其体质和免疫功能相对较差,更易发生ADR。因此,应加强对老年人的用药监护。

引发ADR例次最多的是抗微生物药,抗微生物药用于细菌、病毒感染的治疗与预防,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涉及每一个科室,使用率非常高2],其ADR数量也高。其中喹诺酮类最多,头孢菌素类次之。新一代氟喹诺酮类药物由于抗菌作用强、使用方便、头孢菌素类药物特别是第3代头孢菌素,因抗菌谱扩大、耐酶性能强,在临床上应用也很广泛,ADR报道也很多 临床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避免或减少无指征用药、无指征预防用药、盲目联合用药、用药剂量过大3]。

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亦随之增多,原因可能是中药制剂成分复杂,不易提炼精制,同时,在炮制、运输、储存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变化均可能引发ADR 4]。

另外,人们从主观上对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认识不足,中药普遍被认为药性平和,应用安全,往往忽视了其不良反应5],有的患儿家长甚至主动提出要为他的孩子使用中药制剂。建议临床医师谨慎使用中药注射剂,严格掌握中药注射剂的用药指征、用药途径、用药配伍,以减少ADR的发生。药品可因给药途径、剂型不同而发生不同的ADR。静脉滴注给药比其他方式给药更易引发ADR,主要是该方式直接将药物输人血液,药物的pH、渗透压、微粒、内毒素等均可能成为引发ADR的因素。因此,生产厂家一定要严把药品质量关,而医务人员必须正确操作、合理使用,避免因药品配伍不当、浓度过高、配制液体放置时间过长、滴注速度过快或过慢等引发ADR。

医务人员应增强对ADR的认识,对患者应详细交代各药在用药期问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并注意观察患者用药过程,做到早预防、早处理,把毒副作用对身体的伤害程度降到最低。

参 考 文 献

[1]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 谢金洲.药品不良反应与监测.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45.

[3] 魏淑波,陈伟民,张全英.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质量评价及分析.抗感染药学,2008,5(3):187189.

[4] 韩联合,冯国清,王奎棚,等.40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8):1046.

[5] 金桂兰,唐文,赵美菊.52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13(5):248.

上一篇:安宫牛黄丸对外伤性脑出血患者血清中ADMA水平... 下一篇:沙利度胺联合环孢菌素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