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防控在西瓜保护地栽培上的应用

时间:2022-10-04 02:50:33

综合防控在西瓜保护地栽培上的应用

保护地种植蔬菜及瓜果类作物时由于复种次数高,种植茬次密集,瓜果蔬菜类作物又是病虫害高发的作物,土壤中各类有害病菌极易富集;另外由于设施覆盖空气流动性差,小环境中温度和湿度变化剧烈,持续连作造成土壤连作障碍等,均会导致保护地西瓜较露地西瓜更易发生病害。设施环境的规范化使用,对减轻及防治西瓜病害的发生、创造良好生产效益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尤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果菜的安全性需求越来越高,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有利于降低农药使用量,生产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西瓜。

一、土壤的长效利用

西瓜保护地栽培中,枯萎病的发病率在10%~20%间,严重时几乎全军覆没。葫芦或南瓜嫁接换根栽培,是解决西瓜枯萎病的唯一有效途径,嫁接苗的应用对降低枯萎病的发生有较好的效果,但伴随发生的炭疽病、蔓枯病、病毒病、白粉病却有持续上升的趋势。多类病害发生的主因及诱因均与土壤根际环境恶化有直接的关系,而生产中对土壤的使用却缺乏有效的维护。

保护地建设初期增加化肥的使用量,有明显的增收效果,因此过量使用化肥,忽视对有机肥料的增施及合理使用,持续种植后土壤表现地表板结、通透性差,潮湿时行间会出现绿色或砖红色的藻类物质。田间作物表现生长迟缓,易萎蔫或死亡,抗病性差,经济效益降低等。通过持续的对土壤培肥,夏季去棚暴雨冲刷淋溶土表盐分,隔年夏季高温焖棚等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土壤肥力,降低土壤盐碱化和消灭土传病害等,是保护土壤合理适用的有效途径。

1.土壤培肥

每年春季和秋季,种植作物前,每667平方米撒施5立方米腐熟好的粪肥。粪肥可用鲜鸡粪配合蘑菇渣一起腐熟,腐熟时可加入腐熟剂促进肥料熟化,中间翻垛2~3次。

2.雨水淋溶

早春作物收获清园后,在雨季来临前去除棚膜,通过自然降雨,将盐分冲刷流走,或淋溶至土壤深层,减轻耕作层土壤盐碱危害。

3.高温闷棚

在夏季休闲期,密闭棚膜,田间撒施石灰氮(氰胺化钙),浅耙浇水,利用太阳光使棚内温度升至60℃,保持耕层温度在55℃,起到杀菌、灭虫、除草的功效。持续密闭15~20天,可以减轻蔬菜病害,克服连作障碍。

二、有效利用保护设施

1.重视棚膜管理

西瓜保护地生产有春提前和夏秋西瓜保护地栽培,设施以大棚和小拱棚为主。栽培中遇低温冷凉天气,棚膜易冷凝水滴及棚内起雾,水珠滴落叶片后植株易感病,因此棚膜要选择防雾滴耐老化功能膜。大中棚宜选用0.06~0.08毫米厚,小拱棚0.03~0.05毫米厚耐候功能膜。棚膜中的助剂遇硫会起反应降低功效,为了保持农膜长寿和多功能的存在,生产中应控制和减少含硫农药的施用量和施药次数。

三、规范管理

1.苗期管理

种子在播种前,于晴天中午进行连续两天晒种,能提高种子出土芽势。用55℃的温水搅拌15分钟,用水量是种子量的三倍。然后自然冷却浸种4~6公顷,可以预防多种西瓜病害。播种后,用800倍百菌清水溶液均匀喷淋基质,防治基质带菌。

出苗后一叶一心期,如遇连阴天,需开白炽灯,每天补光2小时,连阴雨天全天开灯,防治高脚苗和猝倒苗。种子出苗后,揭除地膜,苗齐后喷15%恶霉灵300倍液一次。子叶平展时,叶面喷施72%代森锰锌500倍液,加0.2%磷酸二氢钾加,0.1%蔗糖水,培育壮苗。一叶一心期适当降低夜温到16℃~18℃以刺激雌花分化。苗龄以35~40天为佳,后期注意控温炼苗。

2.定植

早春保护地种植西瓜,需提前15~20天扣棚整地,提高低温,重茬地块要特别注意土壤虫害和病害的防治工作。有根结线虫的地块可选用:10%噻唑膦颗粒剂可防治90%以上,对西瓜根结线虫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且对西瓜生长安全无药害,对西瓜产品无污染;10%毒死本颗粒剂,可防治根结线虫70%以上,同时可兼防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药物使用可进行穴施或田间表层普遍撒施。

定植带整理好后,可于土壤表层按每亩15~20千克的细生石灰拌土后,均匀撒施平整后的耕作面,能够灭杀土壤中残留的多种病菌。

采用白色地膜覆盖的地块,可于覆膜前用乙草胺或二甲戊灵进行除草剂封闭,用药量按最低浓度。有效的防除杂草,可以减少后期的工作量和病菌、害虫的滋生。

田间定植穴挖好后,每穴放置一片西瓜专用防治蚜虫缓释片剂,防治蚜虫,防治效果可达到95%。

定植时选择晴天上午定植,定植高度选择在定植后浇水能渗透植株根部,同时不漫过西瓜基部和土壤表层接触处为佳。栽苗深度以西瓜苗期营养土团平面和定植畦面相平为宜。定植后浇座窝水,封土后,田间浇一次透水,密闭棚膜5~6天,棚内温度不超过35℃不放风,以促进缓苗。定植6天后可浇一次缓苗水。

3.肥水管理

西瓜生长期短,产量高,对肥水需要以基肥为主。轻施催蔓肥,浇催蔓水,膨瓜前进行“蹲瓜”不浇水;幼瓜褪毛后浇催瓜水,追催瓜肥,约2次,瓜个定个后不浇水追肥,后期看天气干湿情况可适当选择浇一次小水,采收前10天停止浇水,促进糖分转换。

进行二茬瓜采收的地块,要注意对叶片的保护,追施叶面肥。

4.温度管控

西瓜喜温、喜强光,保护地种植根据天气变化适时揭盖棚膜。到后期气温稳定在25℃时,可以将群膜撤去,加大通风量,促进糖分转化,防止部分品种成熟后,因高温造成的“洇瓤”情况发生,保留顶棚避雨,防西瓜开裂。

四、化学防控

保护地栽培西瓜,病害的控制主要以防为主,从苗期到果实成熟全程防护,常规用药有百菌清、代森锰锌、扑利克、可杀得,交替用药,每间隔8天喷施一次;土壤肥沃植株长势健壮的地块不易发病,重茬地块易感各种病害,防治上可采用瓜枯宁600倍液,每株250毫升液灌根1~2次防治枯萎病。疫病及炭疽病,选择甲霜锰锌或苯醚甲环唑进行防治。细菌性病害选择72%农用链霉素进行防治,白粉病地块可选用农历托、氟菌唑进行防治。

西瓜栽培通过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提前到位的管理防控措施,及时有效的化学药物控制,可达到有效的综合防控目的,生产符合市场需求,农残低的优质西瓜供应市场。

上一篇:新课改下语文教师的视界 下一篇:分析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