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时间:2022-10-04 02:39:53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摘要:从各城市的形态来看,高层建筑似乎代表了其发展程度,高层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由于结构复杂、形态多样等诸多因素为建筑的安全使用带来了制约,特别是消防安全,关乎着人们的生命。文章从我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出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一些整改措施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整改措施

1.引言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速度逐步加快,城市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高层建筑上升为城市的发展标志。但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建筑功能复杂,建筑面积大、高度高、用火用电量多等特征又加大了高层建筑的危险性,再加上一些建设单位平时的管理工作不到位,疏于消防安全管理,引发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暴露,消防工作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2.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2.1火灾蔓延快,火势猛

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排风道等通道一般较多,在火灾发生时极易产生烟囱效应,为火势的迅速蔓延提供路径。风力对高层建筑的影响较大,切碎建筑物的高度而上升,这也变相的加剧了火灾扩散的速度。另外,建筑内部电气化、自动化等各类电器设备也比较多,这大大增加了因短路漏电而引发火灾的可能[1]。装饰装修材料多数为可燃性材料,在高层建筑中的大量使用也会助长火灾的发生和发展,在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2.2人员多,安全疏散难度大

高层建筑的楼层比较多,在火灾发生时将人员疏散到地面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人员多就成为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且火灾发生时,电梯是不可使用的,只能通过楼梯这一个垂直交通工具来进行疏散,楼梯容纳量有限必定会引发拥堵、踩踏事件,而来不及疏散的人员则有被烟火熏死或烧死的可能性,后果相当严重。

2.3火灾救援困难

现有的高层建筑有些已经超过了消防车辆及设备的防火范畴,以至于达不到及时控制火势的目的,给火灾扑救工作带来困难。消防水供给量及供水高度在达不到要求时会延误灭火的恰当时机。火灾发生时,在高层建筑的空间范围内会聚集大量的烟气和水蒸气,多种排烟设备的自动切断加大了通道内排烟的困难程度,据不完全统计,在火灾中大约有70%~80%的人员死于烟气中毒所导致的窒息死亡。

3.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消防措施落实不到位

高层建筑从设计到施工的多个环节受到这样那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为工程竣工结束前留下的先天性火灾隐患提供了可能,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个别单位为了赶时间、省资金、抢工期,不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施工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也是导致消防设施不达标的直接原因;在防火分区、分隔设施、隐蔽工程和材料的使用上,大量可燃、易燃等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被选择,面积较大的防火分区,因电缆井、管道井、空调系统等在穿过各楼层时未有效封堵;一些高层建筑工程在消防审核后,在设备安装、室内装潢、项目监理等过程中出于经济利益或进货、监理等的制约措施不严,致使偷工减料、使用伪劣产品的现象横生,个别单位更是还未经消防部门审核验收便擅自改建项目并投入使用,最终导致了高层建筑在整体布局、防火分区、消防设施、消防通道等方面的火灾隐患。

3.2消防安全责任不明

现阶段的高层建筑通常为合用建筑,产权单位多,使用单位更多,各单位在消防安全管理上各自为政以及多头管理的现象比较常见,这也为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消防安全制度不能有效落实创造了条件;部分高层建筑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由于思想认知不够,在消防安全意识上有所欠缺,对室内消防通道任意封堵,关于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制度也不落实、没有行之有效的消防应急预案、消防安全责任制不明了,在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上也做不到均衡[2]。

3.3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需依靠安全管理人员和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人员的共同努力,但事实上,他们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所接受的专业培训却很少,另一个重点是,这些人员的消防安全知识水平也存在着普遍偏低的现象,而且据调查发现,目前有超过半数的高层建筑管理人员都很大程度的存在着业务不规范、操作不熟练、责任心不强、值班期间擅离职守等不良现象。

4.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整改

4.1强化政府地位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结合高层建筑的后续发展趋势,将高层建筑消防工作放在重要地位,以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3]。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加强组织领导能力,将各级责任落实到位,切实履行消防监督管理职能,将高层建筑消防工作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中去,建立健全适应于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消防经费保障制度,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的落实提供平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威胁。

4.2规范消防安全责任

界定、规范物业管理公司、社区委员会和房产部门的消防安全职责,将物业管理公司放在高层建筑消防管理的责任主体地位,并对消防安全工作负全责,以落实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的执行,定期开展消防设施的自查与保养工作,对毁损、损坏以及需要维修或更换的消防设施要及时做出处理。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机制,对消防在日常检查中出现的任何异常情况都要做出详细的记录,并及时存入消防档案。对于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使用的同一建筑,各方应明确各自的消防安全责任区域,并确定具体的责任人,以便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等进行系统性的管理。

4.3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有针对性的消防知识的宣传由消防监督机构和建筑管理单位共同负责,自救知识是宣传内容的主力,有组织的进行疏散逃生演练也很有必要,另一方面,训练群众的逃生自救和使用消防设施的能力,加强物业管理队伍建设和高层居住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工作,使居住人员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和简单的火灾扑救方法,使他们从思想上做到对消防安全重要性的认知。

5.结论

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复杂,它们带给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另一方面却由于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而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需要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必须树立全新的防范意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来做出针对性的解决,为实现平安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田映龙.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及防火对策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0):212-214.

[2] 刘亚利,何涛.城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及现状及分析[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26(2):105-107.

[3] 罗海龙,陈炳志.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对策分析[J].山西建筑,2014,40(20):281-283.

作者简介:林海浩(1983-),男,汉族,浙江台州人,硕士研究生,技术员,主要研究方向:消防工程(消防燃烧理论、建筑防火设计原理、消防法规、防火工程、消防监督管理、火灾调查等)。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控制与质量控制探究 下一篇:建筑工程中给排水监理质量控制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