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保定市新能源产业建设

时间:2022-10-04 01:48:43

浅析保定市新能源产业建设

摘 要: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的背景下,新能源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得到了广泛共识。低碳化的经济发展道路成为趋势。

保定经过多年的探索,抓住当下世界范围内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和我国转变增长方式的时机,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新能源产业。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以新能源产业为主打造新的工业化体系和增长方式。保定新能源基地的建设产业集群优势已经显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环境下,推动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关于城市整体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联动问题。保定把发展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尝试新能源产业及其园区建设,探索出一条符合保定实际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保定模式的探索在于经济的发展必须与时代一致;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和变革必须是反映实际的。保定经过多年的探索,自身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今后城市和地区提供了发展思路。

关键字:新能源产业 经济发展 保定模式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能源日渐短缺,发展新能源经济、走低碳化道路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共识。而产业建设作为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织形式,势必受到新能源经济的重要影响。

一、保定新能源建设的现状

2006年,保定提出了建设“中国电谷”的发展目标,打造以光伏、风力发电、节能设备等为重点的新能源与能源设备制造业集群。2008年,被国家发改委授予“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在社会发展方面,保定全面推进“太阳能之城”建设。2007年,市政府出台了《保定市关于建设“太阳能之城”的实施意见》。通过在交通信息、道路照明、居住社区改造等7个方面应用太阳能产品,每年可节电1900万度,有效地减少了碳排放。2008和2009年,保定市被国家科技部分别命名为“国家太阳能综合应用科技示范城市”和“十城万盏”试点城市。而现阶段,保定又制定低碳城市和产业的发展道路,这是在现有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对新能源产业的再一次深入和发掘。

二、保定市新能源产业建设的可行性评估

1、保定市新能源产业建设的优势评估

第一,经济发展政策和相关资金的保驾护航

政策和资金主要来自国际上对于清洁生产的倡导而形成的相关法案和保定市政府对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植和大量资金投入。保定市以“中国电谷”为首的新能源产业建设符合和这两点。从2008年被国家发改委授予“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开始,随着省、市的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实施,资金投入的持续增加,这些都将成为保定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巨大优势。

第二,相关经济基础雄厚和技术创新潜力充足。

保定高新区产业集群优势已经显现,这为保定市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创造了巨大优势。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电谷拥有5家国家级、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科研院所140 个,取得新能源及相关国家行业标准80 项、科研成果300 多项、专利450 项。目前太阳能、风能及输变电、储能设备制造骨干企业170多家,其中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约有36家左右,比例约占全部企业的1/6,这是一个产业能够进行良性发展的黄金比例。

第三,社会和民众的支持

保定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在社会范围内运行低碳经济已经得到了社会和民众的支持。保定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发展清洁生产和建设低碳城市已经成为保定民众的共识和共同愿望,这是具备普遍社会基础的前提。

2、保定建设新能源基地的难点解析

第一,区位劣势。

保定市地处京、津、冀三角地带,目前还仅是一个中小城市,其空中和海上交通的便利性很大程度上借助于京、津其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也不如二城市高,市内的公共基础设施也不及二者完备。在这样的环境下,投资者在京津冀等地区的投资会当首选京津两地,并且更多的人才、技术和资金都被吸收到以上两个地区,制约了我市自身的发展。

第二,技术壁垒。

保定市新能源产业建设,虽然企业创新能力有所提高,但在新能源技术革命和低碳技术领域内的垄断导致新能源产业发展和低碳产业成本上升、市场发育受阻,已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

第三,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较大。

在人才资源上,保定市虽拥有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在内的十几所高等院校,但从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类型的侧重点而言,大都专业都是文史性质、农业生物和其他理工类学科,这种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远不足以为新能源产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专业技术人才保障。

三、从保定实际出发确立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保定模式”

保定要想发展自己的经济,就要建立保定独特的发展模式即“保定模式”。“保定模式”就是保定依靠自身的新能源产业为动力推动其他工业做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寻找和发展自己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确保社会良性运行,达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保定模式”的发展之路即走新能源之路,符合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作为新能源产业,依托模式的良好的外部性从而达到带动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革命的目的,是与当下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一致的。

2、建设新能源产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的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用以转变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经济结构的大幅提升。而保定作为中小城市,必须首先与世界经济形势保持一致,与中国经济发展共脉。

3、对保定市发展新能源产业建设的展望。

第一,加强政策调节,利用各种政策手段支持产业新能源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出台一些扶持性财税政策和要素保障政策,支持新型能源项目和产品;同时,也要出台一些限制性政策来制约“高碳”行为,健全奖罚政策,强化激励和约束共同作用。

第二,重视新能源产业建设技术的研发。主要包括新能源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例如:开发使用后易于回收再生的产品、清洁生产、末端治理等技术。

第三,发挥产业集群优势,促进新能源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在企业之间产生协同效应,激发创新潜能,促使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创新。也可通过产业链进行传递和推广,在其交流互动中激发技术知识的累积和交互扩散,提升集群整个新能源技术创新能力。

保定经过多年的探索,走上了新能源产业建设和发展的新路子。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保定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效应已经开始显现:社会贡献率逐年上升,对保定经济的改革形成了强有力的拉动作用。最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是一项长期的战略工程。一个城市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必须有需要遵循的历史法则,那就是对于战略路线的理解必须与时代是一致的;对于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和变革必须是反映实际的。

上一篇:用无私的师爱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 下一篇:浅谈如何确保石油企业岗前培训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