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婴儿床的设计研究

时间:2022-10-04 01:29:30

新型婴儿床的设计研究

摘 要:这项设计是一种新型的可以在婴幼儿小便后自动报警提示看护人员的婴儿床。外观类似市场上已有的婴儿床,主要区别在于在床的内壁安装有多个传感器,可以检测婴儿是否小便。主要针对婴儿小便后,看护人员无法及时发现的问题。这项设计依靠传感器检测床内的湿度,通过单片机控制,依靠喇叭报警提示,可实现看护婴儿的人不用时刻关注婴儿是否小便,使看护人员降低工作量。

关键词:新型智能;报警提示

1.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照顾过婴儿的人都知道,婴儿躺在婴儿床上,看护人员很难及时地发现婴儿小便,如果时间久了,婴儿的皮肤等会出现一些病状,虽然问题不是很大,但是也会影响到婴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给婴儿床的内壁加装上检测湿度的传感器,一旦婴儿小便,传感器就会检测到湿度变大,通过单片机把信息收集处理,然后控制外部喇叭发出声响,提醒看护人员。这样既解决了看护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婴儿小便的问题,又省掉了看护人员很大一部分的时间,提高了效率。

2.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市场上应用相对较为广泛的是没有智能提示的普通婴儿床,这种床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无法使看护人员降低工作强度,效率不高。

3.结构设计

基于本设计基本思路,婴儿床的改进之处及其安全设计如下:

3.1婴儿床的外壳设计

本婴儿床的外壳与普通婴儿床的外壳样式大体相似,两侧通空,利用圆柱型栏杆保护婴儿,外壳可以木质,也可以人工合成材料等绝缘材料制作,防止外壳里面的线路漏电。在外壳的内壁下部和四周安放检测湿度的传感器,具体布置数量要与婴儿床的尺寸要相吻合。具体见效果图一

3.2床板的设计

床板分婴儿的上半身和下半身两块区域,上半身区域与普通的婴儿床的床板设计类似,下半身床板并排开了一些槽,为了使婴儿的小便可以及时排出,在槽的下面可以放一个小痰盂,方便处理。并排的矩形槽不可以太宽,应该数量多一些,宽度小一些,具体数量应与床的尺寸相配合,这样使婴儿躺起来更舒服一些,小便处理的更快些。婴儿睡的床板不可太软,否则会影响婴儿的发育。如若实际使用中床板太硬,可以加一些床垫增加舒适度。效果图见图二

3.3其他

单片机和电线安置在床的外壁内,被外壁包裹,且要安置漏电保护,外壁要使用绝缘材料,喇叭要使用小功率喇叭,也要安置在外壁龋但要在外壁上开孔,使音量尽可能都传递到外面,本线路额定电压和电流都要小于安全电压和安全电流。

4.设计总结

本论文首先提出了整体构的方案设计及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对主要创新点做了详细介绍,结构设计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行简化以及创新 ,对于细节做了足够的处理,主打安全和节省人力。

相比市面上已有的设计,本设计的主要优点为方便智能,节省人力。但是功能单一是本设计的最大不足,因此不适用于有较多需求的人群。

(作者单位:德州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上一篇:不同生态条件下老山芹主要生育期和营养成分的... 下一篇:一堂复习课的教学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