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复习课的教学与感悟

时间:2022-07-15 03:47:34

一堂复习课的教学与感悟

一、课题确定

整个中考复习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通过第一轮复习,学生对整个初中数学的知识框架已经很清楚了,第二轮的专题复习也接近尾声,在每一次的考试中,我们都会发现有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对于压轴题的解答得分率不高。中考考查大量的基础知识,要脱颖而出,就必须要拿下压轴题,压轴题衡量着学生的知识融会贯通、综合应用的能力,拿不下压轴题,对于中等难度的题目也会很为难,搞定压轴题对学生的自信心,以及积极备考是一个非常大的鼓舞。如果学生对中考压轴题都不怕了,那么中考所有的题目对他来说就不在话下了,信心一旦增强,面对考试的心态会更好、更稳,于是就确定了这堂复习课的主题为:从一道压轴题说起......

二、例题呈现

26.(13分)如图,矩形ABCD中,AB=3,BC=2,点M在BC上,连接AM,作∠AMN=∠AMB,点N在直线AD上,MN交CD于点E。

(1)求证:AMN是等腰三角形;

(2)求BM・AN的最大值;

(3)若M为BC的中点,求AE的长。

变式1:如图,矩形ABCD中,AB=3,BC=2,点M在射线BC上(不含点B),连接AM,作∠AMN=∠AMB,点N在直线AD上。

当AN=5时,求BM的值。

变式2:如图,矩形ABCD中,AB=3,BC=2,点M在射线BC上(不含点B),连接AM,作∠AMN=∠AMB,点N在直线AD上。

当AN的最小值。

变式3:如图,矩形ABCD中,AB=3,BC=2,点M在射线BC上(不含点B),连接AM,作∠AMN=∠AMB,点N在直线AD上,MN交CD于点E。

(1)求证:AMN是等腰三角形;

(2)求BM・AN的最大值;

(3)若BM=x,求AE的长(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三、例题分析

本节课所选题目是2016年福州市第二次市模拟考的压轴题,是一道以初中最常见的基本几何图形矩形为载体,以几何图形基本变化为切入点,以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思想、建模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为统领,融形象直观与理性思维于一体的动态几何题,试题以问题串的形式设置了三个小问题,由易到难,由静到动,由定到变,由变再到定,层层发展,逐渐深入,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状态下,对初中数学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探究、考查,以能力立意,解法多样,考查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探究能力,直觉思维能力,以及有条理的理性思考能力。试题解法设置突出通解通法,解答过程没有特殊技巧,都是最基本的求解方法,无论是相似求解,函数方法求解,直角三角形中列方程求解,学生平时就是应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但在新问题情境中能否结合具体问题想到这些基本方法,且合理使用这些基本方法,就是学生能力的体现了,也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体现。

在例题讲解后,设置了三个变式题,对这个例题进行了拓展延伸,产生出新的形式和变式,希望利用变式,促进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探究思考的能力,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网络的形成。

在变式题探究后,再次提出问题,如果把背景图形矩形换成其它图形,情况又怎样?然后让学生自己去编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参与意识,从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

师:面对模拟考试题,同学们最怕哪一题?

生:压轴题

师:其实压轴题并不象我们想像的那么可怕,压轴题叙事明确,条理清晰,人物鲜活,情节迷人,矛盾突出,结构完美,像一篇微型小说,更像一个侦探故事,曲折迷离,但又引人入胜......

以讲故事的形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了压轴题的基本结构:1、故事发生的背景(问题情景)2、人物介绍(动点或动线)3、具体情节(解答问题)。然后针对例题中的问题,让学生展开组内探讨,将自己的解题思路,解题过程和解题困惑全都公布于众,同时摸清同组其他同学的解题状况。接下来,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师生互动交流,逐一解答本题的三个问题,边解答,边将本题考查的核心知识,数学思想,破解方法以板书的形式全盘展示在学生面前。最后进行反思交流,让学生梳理解答本题中的收获,化解自主解答时的困惑,树立起今后解答压轴题的信心。对照板书内容指出,只要我们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相信我们能够轻松应对压轴题。整个教学过程顺应学情,学生积极参与,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 教后感悟

中考压轴题知识点多,覆盖面广,条件隐蔽,关系复杂,思路y觅,解法灵活,很难找到统一的破解策略,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压轴题考核的仍然是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活动经验的综合考核,“四基”是不变量,“热点”只是与题目的形式有关,掌握了“四基”,就把握了中考的主动权,所以我们还是以不变应万变,在平时的教学中,立足“四基”,注重通解通法的讲解,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解题策略的指导,多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不要靠反复操练取胜,把功夫花在夯实基础,总结归纳,打通思路,总结规律上,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天台实验中学,浙江 天台317200)

上一篇:新型婴儿床的设计研究 下一篇:复习课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