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数学的另一条途径

时间:2022-10-04 01:02:41

学好数学的另一条途径

摘 要:新的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动手能力,在动手“做”中“学”数学能更好发挥学生主体性,最大程度满足各种学生的需求,进而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所提高。

关键词:做数学 活动 探索发现

现在的数学课堂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作为数学任务的重点目标,这对学生的将来甚至是终生都是有益的。课堂教学从以前的以目标教学,转变到数学的过程方面,重视学生参与的过程,强调学生参与的重要性,学习数学就是“做”数学,也叫做“在做中学”。归根结底就是给学生创造一个情景、提供一次机会,通过“提出问题―呈现数学模型―迁移应用拓展”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可操作的情景中把要学习的内容做一次实践探险,亲自体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成就感。通过学生自己参与的过程,通过实践获得在实践中的经验和感悟,在自身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从而了解知识和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也学会了做数学的方式方法,一举两得。

一、在“做”数学活动中加深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己动手参与其中使学生对周围的事和人感到新奇、感到真实有趣,满足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好奇好动,如:通过“生活中的数学”的探讨,在游戏猜测中掌握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如:千变万化的图形世界,超萌的美羊羊,从社会的各个层面看,上培训班,商场促销,问及年龄邻桌变胖了……数学问题的学习使数学基础知识镶嵌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使数学知识注入了生动的生活气息,从而赋予了生动、丰富的意义,实现每个人都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自己需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或者不同的时间都能用到数学”。使学生恍然大悟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就在每个人的身边,让人从中获取方式方法,可以运用数学课上学到的去发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利用工具解决相关问题,理解周围的事,可利用生活的素材巩固新学到的数学概念知识,方法的领悟,知识的理解,在追寻问题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学会分析并去伪存真获取相关信息,亲历了获得知识的全过程,对知识的概括来自个人的深层理解,这样的知识学习的方式对数学学习者本人而言是有兴趣的,是新鲜的,感觉书本上的感性知识在实际中能活学活用,记忆犹新,而且不容易忘记。

二、在“做”数学活动中提高

新教材增加了很多有关数学内在含义的提问,旨在让学生深究其中的联系,进而大胆设想,在接下来的实践过程中“做数学”与“用数学”,提高了从“做”中“学”数学的兴趣。如:用一把刀去切一个正方体,怎样动手可使截面是多边形?可能是七边形吗?教师可以分组教学,让学生通过捏橡皮泥,切截,观察、实验、猜测、交流等活动,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方法,这样学到的知识和一般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体验完全不一样。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课堂上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具有创新精神,如果老师提出“物体从六楼扔下会怎么样”,学生的回答有三种:(1)确定事件,因为地球有吸引力自由下落;(2)不确定事件,如氢气球会上升;(3)不确定事件,当速度太快时,也可以不下落。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下“做”数学活动中学习兴趣越来越浓。

三、在“做”数学活动中发现

有人认为:“人天生就有寻求真理、探索秘密、创造的欲望,自我主动学习潜能,学习过程就是这种潜能自主发挥的过程,在合适的条件下,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欲望是能够释放出来的。”新教材提倡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情景,最大程度满足学生原有的天性,挖掘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处于一种“树上的果子跳一下就可以摘到”的求知状态,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动脑动手,从概念的理解中、从定理的分析中、从数学公式的剖析中、从解题的方法中去寻疑,通过“做”数学,分析数学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获得理性和感性的认识,调动了学生探索事物的内在联系兴趣;从“想一想”、“猜一猜”版块中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大胆设想、敢于质疑并解决问题的精神;由“议一议”让学生之间主动沟通交流、提升合作的空间,全新认识数学,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活动过程中不仅发现事物的许多规律,而且可以运用书本上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去粗取精、归纳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一反三,享受到数学带来的美妙感受和惊喜体验。通过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使学生经历了用心看用心想、大胆设想、分组分享、用数学语言表达并给出最终的结论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从而由此及彼推及身边熟知事物中隐藏的内在规律。

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同,“再创造”的过程也有差异,每个学生采用的是不同的方式方法,经历的也是不同的尝试、困惑、坎坷,获得的是不同的发现,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自主参与,各有所得,都能在参与学习中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方法,学会了寻求“做事”的一般规律,“画出了各自独特的思维轨迹”,而且学会了与别人合作交流、改善了交往和语言能力,在“做中学”培养了科学的态度,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问题来探究,引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学会正确阐明自己的价值观、态度,激发自己的潜能,健全发展人格,使学生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

上一篇:《5.4平移》教学设计 下一篇:教育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