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班主任的“去任化”

时间:2022-10-04 12:47:38

刍议班主任的“去任化”

[摘要]从职业态度的角度来讲,我们要强调班主任的担当意识。然而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讲,我们还需要以退为进,适当强调班主任角色的“去任化”。具体可从“任在不任中”“大在不大中”“成在不成中”三方面去做。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去任化;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2-0030-02[ZW(N]

[作者简介]盛文琴(1980―),女,本科,重庆市梁平县力帆光彩小学教师,小学一级。

班主任之所以被称为“班主任”,是强调其在班集体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但是,如果我们过分强调班主任的担当意识,就可能培养不出学生的担当意识。所以,强调班主任的担当意识,主要是从态度的角度说的。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讲,我们还需要以退为进,适当强调班主任角色的“去任化”。

一、任在不任中

魏书生老师所教的学科成绩非常优秀,他所带的班集体表现非常突出。然而很多人没想到,魏老师的班主任工作干得非常轻松,他一年有很多时间都在外出讲学,或者搞学术研究,或者干行政管理工作。他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就是因为他明白了“任在不任中”的道理。很多老师担任班主任虽然非常尽职尽责,但是这样做极易陷入疲于奔命而实际上却收效甚微的尴尬境地,因为他们不明白“任在不任中”的道理,学生会养成什么事情都寄希望于班主任的惰性。

这里的“去任”就是要求我们不去包办,相信学生有自主学习与自主管理的能力,敢于、善于“放手”,大胆而适度地对学生独立学习与自主管理能力培养规律进行探索。陶行知说:“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所需要的公民,即今天所应当养成的学生。”这里民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将来所需要的公民,所以其内涵有一项不可或缺的要义,就是“不任”的教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与自主管理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任”呢?

(一)效果最优化:自己设计规则

不要一手操办班规的制定工作,因为这是把班主任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讨论制定班规,这样的班规能够体现多数人的意志,实现效果最优化,学生会自觉遵守。

(二)威信最高化:自己选举干部

不要指派班干部,因为这种班干部很容易被学生认为是班主任的“暗探”,要让学生自己选举班干部,只有选举出来的班干部才能成为学生的贴心人,才能在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架起情感的桥梁。

(三)动力最强化:自己决策事情

对于班级里的事情,班主任不要发出指令,不要轻易表达自己的倾向,而应该把决定权交给学生。也许少数学生的想法是错误的,但一般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还是正确的。事情会在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的原则下得到公平、公正的处理。这样做还能锻炼学生的认知与判断能力。

(四)激情最大化:自己筹划活动

班队活动、文娱表演、运动会不要由班主任单独拟定计划,学生按照计划机械执行。而应该由学生参与甚至主持筹划。这样学生就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出自己的风格,从而让激情最大化。

这种“不任”的本质是“放手”。但“放手”不是“背手”,它需要教师有足够的学识、勇气与智慧,它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任”,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

二、大在不大中

一个班往往有几十个学生,涉及好几门学科,所以班主任的工作千头万绪。只有在这千头万绪中理出主线来,才能让班主任工作繁而不乱。这个主线就是班里的一件件大事。所以,我们要践行“大在不大中”的宏观调控管理策略。

这种策略的本质就是只“任”大事,“不任”小事,抓大放小,以小促大。所谓“抓大放小”就是班主任要抓主要问题,而对那些次要问题要适当放手,交给班干部或者学生处理。尽管我们的目的是抓大放小,但是我们的视角还要从小处着眼,以小促大。

(一)大胆培养小助手

班主任要给班干部锻炼的机会。他们做事可能最初成效不理想,但失败乃成功之母,只要我们一如既往地信任他们,帮他们总结失败的教训,寻找改进的办法,最终就能让他们拥有独当一面的能力。班主任还要善于采纳班干部的合理化建议,让他们有主人翁的感觉,这样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会更高。

班主任在给班干部分配工作时,要根据其能力的大小进行分工。分工后,班主任就可以把具体工作交给班干部去完成。有些班主任在班集体管理中执行“四到场”:两操到场、演出到场、卫生到场、课堂到场。其实,从培养班干部的角度来看,这样做是不足取的。“两操”可交给体育委员负责,清洁工作应由清洁委员负责监督,课堂可交给纪律委员和课代表,文艺演出应交给文体委员。班干部各就其职,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分工合作,班集体就能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超脱琐碎,重视细节

班主任要抓关键问题,但是并不意味可以忽视细节。班主任把工作分配给班干部后就不能当甩手掌柜,应该随时关注他们的每个工作环节,让他们做好工作记录,对他们的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每周班会时,班主任可让班干部总结各自管辖范围内存在的问题,然后向他们提出建议和要求。

当然,“大在不大中”不是把所有的工作完全交给班干部去做,而应把握好度。给班干部分配的工作要符合其能力,否则,极有可能会造成失败,还会打击学生的工作信心,给班主任工作带来想象不到的困难。

三、成在不成中

我们强调班主任的“去任化”,就是要培养班干部和全体学生独立做事的积极性与能力,让他们享受到独当一面的成功感。但这只是终极目标,我们要践行“成在不成中”的策略,“任”失败,不“任”成功,要让他们适度地体验失败,用一定的挫折激发他们的潜能。那么,怎么才能做到“成在不成中”呢?

(一)教会学生在“不成”中转向

认识自己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我们把一些事情交给学生去做,一方面是培养他们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促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如果他们一再把这些工作搞砸,那就极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身体、个性能力、知识条件不适合承担这项任务。这时,我们要引导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及时转向,朝自己擅长或者感兴趣的方面发展,从而少走一些弯路。

(二)教会学生在“不成”中成长

有些学生受到年龄、经历、学识等的影响,往往会产生一些不应当有的错误,如粗心大意、骄傲自满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有必要人为地设置一些挫折让其内心受到触动。我们要鼓励学生从失败中获取经验,提高抗打击能力,而后再接再厉去克服困难、争取成功。比如可以在考试中出一些比较难的题目让学生去做,学生可能费了很大的劲都无法得出正确的答案,就会遭受挫折,这样的挫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但这样的挫折要适度,否则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其产生逆反心理,或者削弱其做事的信心,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挫折教育只是手段,帮助学生寻找解决办法才是关键;否认学生只是暂时的过程,肯定学生、给学生成功感才是我们想长期追求的目标。

这里的挫折教育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慎用奖励。在学生取得一点点进步时,不要给其过多的物质奖励和赞美之词,让学生认为成功来得很容易。这样会扭曲学生的成功体验,学生会为了物质奖励而努力,这就和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最后要强调,班主任的“去任化”一定要以“任”为前提,“不任”是过程,“任”是目的。我们只有对班主任职责有足够的担当,并在工作中辩证地践行“不任”的管理哲学,最后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带出一个极具凝聚力与战斗力的团队。

参考文献:

[1]吴学忠.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0).

[2]张秋红.探析小学班主任工作艺术[J].教育观察,2013(13).

上一篇:播撒爱与责任师生共谱乐章 下一篇:让乡土资源助力初中历史精彩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