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PACS建设可为数字化医院打好基础

时间:2022-10-04 12:08:00

成功的PACS建设可为数字化医院打好基础

中国人民第二炮兵总医院前身是第262医院(以下简称“二炮总医院”),始建于1954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日均门诊量4000余人次,床位1000余张。

建设全院级PACS系统

2012年初,为推进信息化深入实施,提高临床科室诊疗技术及效率,二炮总医院拟建设全院级PACS系统,建立包括医学影像科、超声科、病理科、导管室、内窥镜、心电及临床科室等在内的全院PACS系统。该项目PACS软件系统要求建成支持国际通用标准及规范(如DICOM3.0、IHE、HL7、CPACS等)的,以涵盖全院所有影像科室及需要阅读影像资料的科室,实现全院级FULL-PACS和数字化医院建设要求的所有内容。同时需建成基于IHE标准的医学影像资源中心系统,建立医院的医学影像资料库,全院PACS系统还将与二炮总医院正在上线的新版医护一体工作站无缝整合,完成工作流程的数字化,并向各临床科室拓展临床医生工作站,完成全院级的影像信息化建设,有效缓解院内“信息孤岛”现象。

二炮总院对医院全院PACS项目建设有三点最基本的技术要求:调阅在线静态影像的时间(第一幅图像)不超过2秒钟;调阅二级在线(归档)静态影像的时间(第一幅图像)不超过5秒钟;PACS体系稳定性承诺99.99%,一年宕机次数不超过1次 ,单次系统恢复时间不超过20分钟。

HiNet PACS完成项目验收

华海全新一代HiNet PACS系统遵循DICOM 3.0、HL7和IHE等国际标准,符合卫生部《医院信息系统功能规范》,采用了成熟的、先进的及符合国际标准的系统结构、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 存储技术和网络技术,因此赢得了承建二炮总院全院PACS建设项目的机会。

该项目于2012年8月16日正式进场,实施包括放射科、特诊科、核医学科、内镜中心、病理科、心内科以及全部院内临床科室在内的整体实施工作,项目于2012年12月31日前完成,并于2013年7月正式完成项目验收。项目的整体实施方案结合了二炮总医院对数字化医院的整体规划,以建设全院级PACS系统为总目标,通过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最终建成了既遵从国际及行业标准,又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数字化影像系统,为最终实现数字化医院打下了坚实基础。

系统的特色设计方便医生使用

在医院的实际应用过程中,HiNet PACS系统的功能模块化设计、统一的后台业务服务和两级存储管理等6大特色为医院的影像系统建设锦上添花。

功能的模块化设计,将放射、超声、内窥、核医学、乳腺、心电和三维等功能集成在同一个产品中,可根据不同的科室或用户角色,在客户端提供不同的功能模块和操作界面。

系统的界面,采用了业内领先的WPF用户界面。其风格统一、美观、清晰且易于理解和使用。而且,用户可以在同一界面下实现全系统的监控和管理。

系统的两级存储管理,可以实现科室级的PACS系统建设,而且数据相应迅速。这种设计也方便其将来扩展至区域级PACS系统,

HiNet PACS系统在业内率先应用云计算技术平台,其部署灵活、具有极高的可扩展性以及较低的部署、运维成本,充分满足了二炮总医院这样的大型医院或区域医疗中心等医疗影像业务的不断增长和数据的急速膨胀。

该系统所采用的统一的、基于Oracle的系统平台,有利于降低开发和维护成本,提高系统的性能。数据库同时还支持SQL-Server、DB2,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应用需求。

系统实现工作流程优化以及诊疗效率的提升

医院在装备HiNet PACS系统后,成功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网络化信息传递。整个影像诊断过程得到了标准化和网络化。系统结合医院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提高了影像诊断效率,优化了工作质量。

1. 影像诊疗过程的标准化、网络化。HiNet PACS系统将各影像设备的影像数据通过DICOM/DICOM GATE、HL7标准及IHE规范转变为集中存储、数据共享,同时它又将传统的工作流程转变为网络化、自动化集中统一的PACS/RIS模式。以患者为中心的网络化信息传递使得所有数据能够快速传输。系统通过数据挖掘手段替代了医院科室数据的人工统计和报表之后,实现了实时查询和快速分析。

2. 提高影像诊疗效率,优化工作质量。HiNet PACS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医学影像处理技术,以PACS/RIS集成建设为主,帮助医院进一步完善了信息化建设和流程改造,从而提高了诊疗效率以及更大范围的医疗信息共享。此外,系统对现有系统中硬件的合理规划利用促成了影像科PACS/RIS的紧密集成和高度统一,影像科检查预约登记、报告书写的计算机化也在系统上线后得以实施,系统内置诊断模板实现了影像设备(DICOM与非DICOM)的影像信息(静态与动态图像)采集与数字化转换和图文报告。

3. 实现患者数据长期可靠存储与科学有效管理。HiNet PACS系统能够支持图像及文字信息保存及访问的长期、大容量存储体系,建立包括全院临床科室和门诊科室在内的影像信息共享系统,实现高速在线存储和可规划容灾系统、安全备份系统的多级安全存储。

系统为患者诊断结果和数据调阅分组,并为用户管理权限分级,实现了影像科室调阅患者在线静态影像数据时间(第一幅任何图像)不超过2秒,临床终端工作站调阅浏览近期图像数据(3年内)不超过3秒,调阅浏览远期图像数据(3年以上)不超过5秒。

4. 通过HiNet PACS系统建立的医技科室检查预约中心,配置了排队叫号系统,实现了临床医生影像检查报告一键调阅,瞬时查看。

PACS与现有医院信息系统(HIS)的集成实现了申请、报告等患者医疗文字信息的相互传递,患者费用信息的生成汇总,临床科室与检查科室之间的影像信息共享以及检查科室对患者其他医疗信息的共享。HiNet PACS系统建立起的PACS服务器集群和大容量集中存储系统可平滑扩容,提供多级数据安全体系保障。

系统支持数据的备份及容错功能,提供数据转移和恢复措施,并可连接医院放射科现有主要影像设备,实现非DICOM接口设备的影像标准化及全院影像资料标准化存储与管理。

HiNet PACS优化了放射科室内部的工作流程,充分利用网络传输功能,减少了检查诊断过程中的人工环节,系统流程可根据需要进行设定或修改。通过与HIS的集成,实现了患者检查申请、检查确认、预约管理、诊断结果反馈等关联业务流程的自动进行。

HiNet PACS系统不仅在内部建立起了统一全面的用户权限管理,还实现了诊断报告模版化、规范化以及报告的集中管理与打印。

通过系统提供的多种影像调阅模式,可以实现放射科、门诊、住院及部分相关科室的影像快速调阅,同时各种影像后处理功能也提高了诊断质量。除此之外,系统还实现了影像检查质量的控制管理和诊断报告质量控制管理,科室内各种信息可实现全面、实时、客观的统计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分析统计功能可作为量化管理与绩效考核的考评依据。

系统实现了医院内部影像资料及相关信息的统一存储、管理和数据共享。

致力于实现数字化医院

目前软件在医院应用情况良好,系统运行稳定。未来二炮总医院将建设集中数据中心,将HIS、PACS、EMR、移动医护等系统整合在同一数据库内,便于数据的集中存储与管理,实现医院的信息化、数字化。

(华海医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供稿)

上一篇:半身瘫痪16年 妻子背他上讲台 下一篇:网络工作站助力临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