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扫描 第10期

时间:2022-10-03 10:15:35

《董事会》

上市央企经济附加值排行:五矿名列倒数第二

经过多年的实践,央企在单纯追求规模与增长的过程中暴露出经营风险扩大(盲目多元化)、资产质量下降(不受资本成本约束)、核心竞争力削弱(研究投入的低比例),以及资本运作受制于融资平台搭建缺乏规模和效率等问题。为此,国务院国资委在第二任期下,鼓励央企引用经济增加值(EVA)考核。2007年、2008年、2009年分别有87、93、100家央企参与了经济附加值考核试点,从2010年开始,央企全面实行EVA考核。

EVA正式大考的第一年情况究竟怎样?按照国资委颁布的新考核方法和EVA的调整算法(资本成本率取值5.5%),并基于2010年三季报数据,我们对97家央企实际控制的218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EVA的初步测算。虽然行业和企业性质千差万别,但测算仍有必要。

EVA是价值度量的可靠标准,是利润的代替,与公司规模正相关。统计显示,2010年前三季度A股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总的EVA约为1875亿元。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中,中国石油(公司今年正式实施EVA,故该数据仅做测算用)、中国石化、中国神华依旧位居前三甲,尤其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神华、招商银行(招行尚未实施EVA,数据仅做测算用)4家的EVA总和占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VA总价值的83%。

相比之下,2010年前三季度EVA表现较差的公司主要有中国铁建、华电国际、中国铝业、中国联通、中国中冶、保利地产、五矿发展,这7家公司引发的价值损失竟高达148亿元。

《东方早报》

基金今年一级市场浮盈19.8亿

在新股高价发行的情况下,基金公司正在改变参与一级市场交易的方式――减少首发申购,增加对定向增发的申购。

Wind资讯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共有20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参与了一级市场的增发和网下申购。以基金公司为单位计算,上述基金共参与定向增发和首发申购共36次,其中参与定向增发29次。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使得基金公司收益颇丰。根据Wind资讯数据,上述20家基金公司今年以来参与一级市场浮盈高达19.8亿元。

实际上,参与一级市场的网下申购或定向增发,已成为基金公司旗下基金获取收益的重要来源。可查资料显示,由于新股上市往往能获取丰厚的收益,新股申购往往成为基金的最爱。不过,近来基金公司参与一级市场更多体现在参与已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上。

“主要是高价发行。”上海一位基金经理告诉早报记者。他举例说,2010年他曾参与一家新发行上市公司的询价报价,在对该公司考察评估后最终给出了一个价格。“结果投行给我打来电话,说我的报价拉低了其他的报价,影响了发行价格。”

“实际上,投行经常会叫我不要报价了,不要申购了。但新股发行价格远高于我认可的价格,你说我怎么去申购?”上述基金经理说,上市一年后股价最终如何将无法预料。

Wind资讯统计的数据有所佐证。今年以来共有20家基金公司参与了一级市场的首发或增发。若以基金公司为单位,上述基金公司共计参与了36次一级市场的申购。其中,上述基金公司参与定向增发有29次,远远超过参与首发配售的次数(7次)。

值得一提的是,在基金今年仅有的7次首发配售中,有5次首发配售参与的均为可转债。也就是说,基金仅有两次参与的是新股的网下申购。分别为,摩根士丹利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参与通达股份(002560)的网下申购、博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公司参与徐家汇(002561)的网下申购。

《21世纪经济报道》

工信部接棒铁矿石谈判 力促中国钢铁市场金融化

在“中钢协”宣布暂停集体性铁矿石谈判后,各省纷纷宣布加快省内钢铁企业整合。中钢协一位负责人在日前举行的“中国钢铁产业重组与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继山东开始省内钢铁企业整合后,山西省也宣布将省内钢铁企业整合为两大钢铁企业。各省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纷纷开始新一轮钢铁企业整合,除了来自外在生存压力外,也有争取高层和外部支持的意愿。

“金融界只研究金融的问题,产业界只研究产业界的问题,裹足不前,那么中国钢铁工业的原材料市场我们就永远没有话语权。”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在上述论坛上直言,当前迫切需要做好企业与金融的结合研究,工信部正在对此进行课题研究。

各省加快省内钢铁企业整合,一方面缘于国内钢铁产业政策、节能减排政策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艰难,钢铁企业如果不整合产能规模,将来在获取资源价格等方面将处于绝对劣势。

工信部在2月16日的《2010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及2011年展望》中预测,在国内钢材消费强度下降、钢材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大宗原燃料呈上涨趋势。

《上海证券报》

上周A股新开户数达39.8万户 再创3个多月来新高

中登公司周报显示,上周两市股票开户数达39.8万户,再创3个多月来的阶段新高。与此同时,A股持仓账户数迭创新高,显示出A股投资者持股信心较为稳定。

数据显示,上周两市股票账户数为39.82万户,相比前一周上升4.58万户,升幅13%。值得一提的是,近40万户的股票周开户数不仅是今年以来的最高,同时也创出了去年11月底以来16周的新高。数据还显示,上周两市新增基金账户数为9.49万户,相比前一周略有下降,不过也是今年以来仅次于上周的第二高数据。

开户热情的持续上升,与近期市场的活跃有很强的关联度。上周沪指在3000点攻坚战中无功而返,却也未能影响股民的开户热情。事实上,不仅是新股民入市踊跃,老股民的交易意愿与持股信心也同样高涨。

数据显示,上周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数为1891.32万户,相比前一周增加超过100万户,环比增幅达6.1%。交易账户数与占比均升至近16周的最高。

此外,上周期末持仓A股账户数为5641.73万户,连续第5周环比增长,表明市场整体持股信心依然牢固。

截至上周末,两市股票账户总数为15684.96万户,其中有效账户数为13156.26万户;两市基金账户总数为3465.61万户。

《北京商报》

券商研究报告背后的利益链

近段时间以来,“石墨烯”事件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众多券商研究报告的簇拥下,以中国宝安为首的石墨烯概念股疯狂上涨,而正当炒作进入白热化之时,几家相关公司又纷纷澄清称“没有石墨矿”,此后石墨烯概念股纷纷回落。这不仅让众多跟风炒作的投资者损失惨重,更让人不得不反思,披着实力和专业外衣的券商研究报告,究竟隐藏着多少猫腻。

问题出现了,从各大券商多份研究报告来看,中国宝安拥有1亿吨石墨矿似乎是事实,但为何中国宝安要出面澄清?为何要等中国宝安股价暴涨,机构于高位撤退之后,上市公司才出来澄清?市场人士质疑:所谓的石墨烯概念其实是券商和某些主力资金合谋炒作的结果,而记者在多番调查之后发现,这些看似专业的机构研究报告中的猫腻似乎真的不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券商研究报告作为投资股票的依据之一,但现在这种来自专业人士的分析判断正困扰着他们。

《每日经济新闻》

中小开发商生存调查:高成本融资难解渴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最近一个论坛活动上提出,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受保障房冲击,至少有一半会在未来被淘汰。时隔仅两天,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就发出报告称,开发商资金来源增幅快速回落至16.3%,比近十年来的均值低8个百分点。

资金情况差,又面临保障房的冲击,中国的房地产业真的面临行业大洗牌吗?《每日经济新闻》房产周刊本期推出中小地产商行业生存报告,用新鲜的财务数据、融资成本数据、项目合并数据以及各家公司目前的战略抉择方向,来描述这个行业的生存现状。

调控从紧之下,房企融资渠道收缩,资金链日趋紧张,对于中小房企来说更是如此。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3月16日,沪深两市共有30家房地产公司披露了去年年报,30家房企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合计净利润为252.23亿元。净利润总额虽然同比增长43.67%,但在严厉调控之下,市场开始分化,中小房企处境日趋艰难,甚至出现亏损。

上一篇:投资广角 第11期 下一篇:“资源”,未来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