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活滋养语文课堂

时间:2022-10-03 10:12:12

以生活滋养语文课堂

摘 要: 陶行知在给“生活教育”下定义时,始终将“用生活来教育”作为最重要的内涵之一,承认生活的教育作用,相信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语文教师应当从孩子们的生活中汲取”养分”,让生活进入语文课堂,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缩短生本距离,落实语文实践,打造更加生动、高效的课堂,激励孩子们用语文,爱语文。

关键词: 生活教育 语文课堂 生动高效

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通过生活进行。语文老师应把语文课堂同孩子们的生活结合起来,不仅让语文课堂生动、高效,更让语文指导孩子们更好地生活,处处有语文,处处用语文,促使孩子们真正爱上语文。

一、善用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1.化抽象为具体。

学生需要调动知识储备去迁移、发散,可他们的生活见识是有限的,对于一些抽象的,平时并不常见的事物,学生很难调动已有的体验进行思考。这个时候,语文老师就要给予孩子直接的指导,让孩子体会到文字语言的精妙。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直接的语言描述,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在辨析一些词语的时候,“宽敞”、“宽阔”、“宽广”,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中的事物,类似教室这样的空间,是“宽敞的教室”、“宽敞的卧室”。强调面积大,又有些轻微区别,“宽广”应用的面积是大于“宽阔”的,因此是“宽阔的街道”、“宽广的原野”。其次,教师可以使用直观的图片、视频,甚至走出教室,把“抽象”变为“具体”,加深印象。《大禹治水》一课,可以播放洪水来袭的视频,用画面、声音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洪水的危害,以体会大禹治水的决心之坚定。

2.化特殊为一般。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含义”。语文课堂上,如果能给学生呈现贴近生活的“一般”,就会加深学生对“特殊”的理解。比如,教学《东方之珠》一课,“沐浴着轻柔的海风”,“沐浴”是洗澡,你洗澡时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那风吹在身上如何会像洗澡呢?作者这样说是为了表达什么呢?接下来让学生也想一想类似的感觉,旅游时,操场玩耍时,散步时等,引导学生说出“沐浴着春风”、“沐浴着阳光”等。

二、调动生活体验,缩短生本距离

用生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既促进学生的读、说和写,又让语文回归学生的生活中。

1.寻找共鸣,加深理解。

新课标提出,学生应能够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可是在课堂中,学生的“感触”往往不深。语文教师不妨把角度转到“相似的生活体验”上。课文《每逢佳节倍思亲》,“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与亲人分别的思念之苦,怎样让孩子理解诗人王维此时此刻的心情呢?让学生说一说:“你有没有和爸爸妈妈分离过?分离了几天你就开始想他们了?”教师由此引导学生捕捉这种“相似的生活体验”。

2.回归生活,促进迁移。

语文教师应注重培养孩子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孩子调动语文知识,启发孩子思考如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自己临时有事要出门,为了不让父母担心,让孩子利用留言条解决问题;为了过有意义的寒假,可以利用课上的交流,孩子自己动手,制订合理的计划,对寒假生活起指导作用。这些难道不是语文对提高孩子能力的帮助吗?

三、创设生活情境,立足语文实践

教师应打造生活化的课堂,让孩子在这样的课堂中更灵活,更大胆,更愿意动起来。

1.丰富课堂活动,让学生多动嘴。

语文课可以结合单元主题,开展故事比赛,作为知识的拓展。要让学生学习得体地与售货员沟通,不妨在课上设立“小超市”,让学生演一演,说一说,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更学会生活技能。写景,那就带孩子走出课堂,边看边说校园美丽的景色。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不会觉得这是枯燥的语文,而是有趣的生活。

2.拓展课堂所得,让孩子多动手。

既要将生活引入语文课堂,更要让语文回归学生的生活,落实在学生的行动中。口语交际《帮他出主意》,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请学生一同帮助想想解决方法,并写下来,形成“智慧锦囊”。语文教师要将课堂同学生的课余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朋友、家长一同参与,让“生活化”的课堂内容更加丰富。

四、适合孩子的生活“养分”从哪里来

1.来自校园。

朗诵比赛,演讲比赛,都是孩子提高能力的好机会。课上让学生与同学躲合作,“说一说”,“演一演”,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观察一种植物,就可以带学生走出教室,观察一草一木,让学生学身边的语文。

2.来自社会。

教师可以利用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上自己找路线,自己动手绘制路线图,清晰地表达如何从自己家到学校来。在学习《泉城》、《九寨沟》时,可以让学生提前从网络、旅游杂志上了解它们,结合课文内容动手制作“旅游小攻略”,讲解给同学、老师、父母听。以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来自家庭。

家庭生活与语文关系密切。如果要写好自己的父母,就要鼓励孩子留心观察,鼓励在文中写生活细节,让作文充满活力;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时”》时,我与家长沟通,希望家长与孩子合作制定“家规卡片”,就某方面缺点进行改正。这些实践活动锻炼了孩子的能力,将引导孩子逐步走向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

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在一般的生活里,指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同时,要在特殊的教育里,找出一般的生活联系,展开对一般生活的普遍而深刻的影响。把教育推广到生活所包括的领域,使生活提高到教育所瞄准的水平。”语文教师就应该通过语文教学让孩子更好地生活,在语文实践中让孩子爱上语文。

上一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下一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实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