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应用

时间:2022-10-03 09:18:01

基于WEB《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应用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突飞猛进发展,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许多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到东西比起老师课堂教授的东西还要新。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已经落伍了,我们必须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优质的资源,让学生能够在家、在校、在任何想学习的时候都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新的知识,能够与老师交流思想和看法,能够网上提交作业。老师也可以通过网络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基于这个思路,如果开发和使用《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那么,我们就可以陆续开发其他课程的网络课程,更好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帮忙。

关键词: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精品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7-3987-02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广泛开设于各个中职学校、广泛开设于各个专业的计算机基础学科,如果制作它的网络课程能够有成效,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有效率,能够让老师的教学变得更轻松,能够让师生的更好的互动,那么将会是一个很好的开始。那么网络课程教学模式跟传统的教学模式又有什么区别呢?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制作需要什么样的制作流程和技术呢?

1 网络课程更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两者的结合

曾经有一个学习计算机网络优秀的学生跟我说他上课都在睡觉,我问他为什么呢?他说老师上课的内容都太陈旧了,网上都已经有photoshop cs3的教程了,老师还在上photoshop8.0的内容。所以我们在教学上一定要跟得上社会的发展,了解相关产业发展的情况。在网络课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即时聊天工具或论坛随时了解学生的情况,跟学生进行实时交流,从而了解学生的看法和想法,得到更多的信息,并且更好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从由“以学生为中心”转向“主导—主体相结合”,在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突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重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网络课堂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下更好的完成。同时,完善网络课程中的学生评价系统,对于学生网上学习的时长,学习的测试成绩做一个全面的评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区别

3 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的设计理念及应用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需要制作了一个教学网站,该网站既可用于教学也可供学生自学。学生可以网上复习学习过的知识,在学习动画视频中,学生可以通过动画的提示来完成每一步的操作,加深学习的印象。学生还可以通过网上考试来测试自己对各个章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知识自己在哪一方面还有不足。还能够通过QQ、在线论坛等多种通讯工具与老师远程交流,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难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老师的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计算机基础学习互动平台有以下特点:

1)开放性:可以放在学校的网站上,也可以放在学校的内部网里,方便学生在家或在学校随时随地学习,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交互性:学生可以通过动画的提示来完成相关的操作,加深印象。

3)共享性:学生的学习心得体会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QQ或BBS等多种工具和其他同学共享并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得信息。

4)自主性:学生的学习完全是自主的,何时开始学习、学习什么内容、何时完成作业和测验、何时结束学习等完全由学生自己作主。

5)协作性: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在论坛上向其他同学求助,相互帮忙完成相关难点的学习。

6)示范性:在课程中有老师示范操作的动画视频,可以帮助学习正确的操作方式,还可以重复地练习。

7)智能性:网络课程的在线评价系统可以记录学生学习的时间、掌握知识的情况、在线考试的成绩。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评分。

4 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开发流程

4.1 计算机应用网络课程的主要栏目

网络课程的开发包括课程介绍、课程大纲、课时安排、电子教案、电子课件,实践练习、授课视频,模拟演练、作业管理和在线测试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根据不同的学科的特点进行增加或删除,比如可以开设在线答疑栏目,有的学生可能比较害羞、内向,在课堂上不敢提问题,但是通过QQ或者是在线答疑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上课不敢提问的疑难问题。

4.2 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的几个特点

4.2.1 以学为中心——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打破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是主要角色,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而在我们的网格教学平台上,这里就是学生的地盘,学生是绝对的主角,教师则只是一名辅导者。这思想贯穿我们作品的方方面面。如:在学习视频栏目中,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完全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在线测试中,学生自主选择测试项目,而老师只为学生做内容更新补充工作,这些都体现了教师的辅导而非中心作用。

4.2.2 一体化学习——讲、练、议、测一条龙

以往一些类似的网络教学网站,有的只是将学习材料堆扎在网页上。知识内容太零散,缺乏系统性。我们改变了这一情况,我们教学平台实现了让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学习,课后巩固练习,师生交流讨论,最终在线测验的一体化、一条龙的学习模式。

学生通过点击课堂安排、学习指南,教学进度了解课前安排,学生通过“学习视频”栏目进行课堂自主学习,通过“实验指导”进行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如学生在学习过程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在线答疑”来与老师进行交流。最后可通过“在线测试”检测学习成果。

4.2.3 动画学习视频——化难为易,通俗易懂

前面提到学生可以通过视频进行自主学习。我们针对中职生所喜爱的动漫形式,在这儿学习平台中,提供了306个生动形象的FLASH动画学习视频,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在视频中添加了一些互动,一个知识点讲解结束后需要学生点击下一步才能继续播放。充分体现了教学平台的艺术性。

4.2.4 两种交流——师生互动,双向沟通

在我们学习平台中,有一个师生交流模块可以让学生自由地提出问题。点击师生讨论园地就可以看到所有学生的提问与老师做出的回答。考虑到学生心理,如果有的学生害怕答错问题会被同学取笑,自信心受打击的情况,我们訉在线QQ,实现了学生与老师的即时交流,很好的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4.2.5 在线测试——灵活更新,层次兼顾

如果学生认为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已经掌握较好,可以通过“在线测试”进行考试,在线测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如果考试时间一到,系统将会自动交卷。学生考试完成后可以马上得知正确的答案和得分。

灵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测试试题的选择的自主性和随机性,成绩反馈的及时性。学生登录到系统中,点击在线测试的考试项目,系统即自动生成试卷,学生进行考试的试题是由后台题库中随机抽题产生的交卷后,系统对试卷进行自动评分,并将正确答案与考生所选择的答案显示在题目下方,方便学生比较学习,测试得分将会记录到学生的成绩档案中。

二是体现在在线测试的题库和考试项目可以灵活更新方面,以教师身份登录到系统中,进入后台,教师可以利用手中的试题资源丰富更新我们的试题库,还可以创建新的考试项目。

层次兼顾方面体现在,我们的考试试题设有A卷和B卷两种,其中A卷为普及类,B卷为进阶类。兼顾了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

5 《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在学校教学中应用和使用效果

网络课程开发完成后,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在网站中预习,学习,再通过老师的讲解,大部学生计算机基础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好的提高,在我校计算机会考中,学生利用该平台进行网上模拟考试,计算机会考的通过率达到95%以上。

6 结论

教育部正在开展信息化教育的十年规划,中职学校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发各个专业的网络课程或者是精品课程已经越来越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构一种符合不同学生自主探索、协作学习、多重交互和资源共享等新型学习方式的全方位支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的培养落到实处,这正是我们素质教育的重点目标。职业教育网络课程的开发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教育思想的改革,中等职业学校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应用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多样。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J].教育技术通讯,2005(2).

上一篇:基本B/S的高新区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研究 下一篇: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多媒体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