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高校计算机教学分析

时间:2022-10-03 08:00:12

基于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高校计算机教学分析

摘 要 目前,现代计算机的发展速度飞快,PC将成为我们工作上的工具,生活中的控制中心是必然的事情,计算机也在生活中占领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学生需要学习和了解计算机,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按照传统的方式,大多数时候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然后学生独立操作一遍,但是大多数学生还是不会自己操作,有些就算是自己会操作,过段时间也会忘记,学生的实践能力不高,就会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不高。那么广大教师该如何基于学生的创造力为目的,来进行学习的适当教学呢?

关键词 思维 创新 思考 计算机

1 当代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21世纪的当代,计算机几乎是不可缺少的工作工具和学习工具。在当代大学生中,有部分学生是因为家庭经济以及其他问题等原因,在来至高校前并未了解过电脑,连最基本的电脑知识都可能不具备。而其他部分学生呢?来自城市中,早已对电脑了如指掌,普通的电脑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需求,这些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给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出了一个难题。那么,广大教师在工作中,需要怎样对这些学生进行一一的教学呢?

2 教师如何提高教学水平

在教学中,老师一般会考虑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进行对应的教学,以成绩差的同学为准,教师会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依次传授计算机的操作使用能力。这样其实往往会忽略到水平好的学生,教师对于水平高级的学生应该鼓励其创新且提高他的计算机水平。

3 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创新能力的方案

(1)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西方的苏格拉底善于用问答的方法来激发和引导学生们去寻求正确答案,这种方法被称为“产婆术”。在教学中,一般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很容易起到助产的作用,教师要注意提问、激疑,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之茅塞顿开。并且教师可以进行相关的知识问答,例如:如何对磁盘进行清理?当计算机遇到异常结束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常言道“广发思议,就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带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如果提问切中要害、让学生深思,后者就会脑子开窍,那么学生的思想一下便都活跃起来。在此时,你可以进行新一轮的问答,例如:当计算机遇到异常结束时,我们除了可以按,还可以怎么做?那如果按Ctrl+Alt+Del无效呢?我们又该怎么办?我们除了平常的操作外,有哪位同学知道常用的快捷键有哪些?按组合键Alt+Esc,在所有窗口之间进行切换,还有哪个方法也可以进行此操作的?等等。教师可以问不同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做到创新实践,做到自我认知。

(2)在高校的计算机学习中,很多教师一味的注重讲课,却忘记了学生的水平及能力,很多都是理论上的知识传授,当学生进行实践上的学习时,就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在邮件合成过程中,总是会最后合成的结果中只显示一个数据的,其他数据却不见了,让学生匪夷所思。还有就是在分栏格式中,有些学生的分栏却不成功,而有些学生却成功了,这也让学生百思不得其解,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其寻找原因,也可以进行师生互动合作,一同寻找原因。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思维,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要仔细、细心、认真,只有在这些条件下学生才可能做到创新,创新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的基本知识后,鼓励其创新,又在创新的前提中要求学生仔细、细心。例如:在录制宏方面,首先要选择安全性的选择,并且选择低,之后再开始录制宏,很多学生都会忘记第一步,结果在考试中,这一题的分数就拿不到满分。因此,细节问题很重要,要让学生知道,细节决定成败,创新也一样。在创新的过程中不注意细节,往往出现创新失败的结果。

(4)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首先来源于人们对新事物的强烈好奇心(下转第65页)(上接第56页)和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学,例如:把(10110.1)2转换成八进位制数:(10110.1)2 = (010110.100)2 = (26.4)8

0 1 0 1 1 0 1 0 0

2 6 4

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通过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内在动机。这样,学生就会主动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去主动了解学习。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以至鼓励学生去思考,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去实践,实践是得出真理的唯一方法。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迈向成功。

(5)可以让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互相讨论,集体解决有关计算机的问题,让学生的大脑得到充分的思考,思维得到提高,并且让学生合作中得到快乐,学会团结合作,集体协作解决计算机的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或者一个作业,可以让小组合作一份ppt,请小组代表演讲,然后进行评价考核。小组成员可以说说在此次合作中自己担任什么角色,为这个PPT做出了什么贡献等等,最后教师可以给出此次意见,并让小组写感想,在此次合作中,学到了什么?

对计算机的了解是否更加深入,更加可以进行个人思考,实践能力是否有提高?在哪些计算机问题上还是存在不懂的地方等等的问题,教师都应该引导学生向自己反馈。同时,教师应重视学生反馈上来的信息,深入研究,针对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进行讲解。路漫漫其修远兮,教育的道路仍需要广大教师坚持不懈的继续努力。

上一篇:电话远程控制家用电器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腹直肌—腹膜瓣修复舌体缺损动物模型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