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患者行胆囊切除术的围术期管理

时间:2022-10-03 07:57:49

心血管疾病患者行胆囊切除术的围术期管理

胆囊结石在我国南方的患病率很高,平均患病率4.3%,而60岁以上13.9%1。随着生活条件改善、人口老龄化等因素,此类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也在增加。而此类患者行手术时,相应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可能成为围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的重要原因。在ACC/AHA 2007年的非心脏手术围术期评估指南中2,对于有中危风险的患者,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此类患者是正常择期或者推迟手术。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此类患者行单纯胆囊切除术术前评估及术中管理的分析,找出与围术期心血管事件相关的危险因素,引起麻醉医师的重视,便于其在术前评估及术中管理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降低围术期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4月收治行单纯胆囊切除术(不分开腹或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93例,男38例,女55例;年龄40~82岁,平均62±8.6岁;ASA分级Ⅱ~Ⅲ级,所有患者均行全身麻醉,手术时间30~240分钟,平均92.7±4.6分钟。临床心脏疾病中危因素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史;既往有心衰史或代偿期心衰;脑血管以外病史;糖尿病(胰岛素依赖);肾功能不全(肌酐>177umol/L)。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肌缺血、严重心律失常、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采用自制的资料记录表格,详细记录入选患者的相关资料,从患者入手术室开始到术后连续48小时行Holter监测记录。术中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手术时间、补液量以及特殊用药情况等。术后记录患者48小时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随访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如有必要加做12导联心电图、肌钙蛋白(CTnI)、心肌酶学(CK-MB)测定等。Holter信息由专业心电图医师以人机对话方式处理并作出诊断。

统计学处理:使用SPP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

结果

患者一般情况,除高血压病史外,性别、年龄、余病史、ASA分级、ACC分级、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在发生与不发生心血管事件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3。

讨论

并存心血管中危因素的患者增加了行单纯胆囊切除术的风险,胆囊切除术也可诱发心血管疾病,正确评估并处理围术期各并发症对实施胆囊切除术非常重要。

本研究得出单纯行胆囊切除术的此

上一篇:心理干预疗法对初次人工流产受术者负性情绪影... 下一篇:持续终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