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10-03 07:11:32

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

【摘 要】本文选用1978年至2011年北京市统计年鉴年度数据,运用回归模型、单根检验、协整性检验等方法探究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低于GDP增长速度的原因。立足于“十二五”规划“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的要求,分析影响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不协调的原因,为促进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收入分配;经济增长;GDP;城镇居民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地区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城镇居民收入也大幅度增加。北京市“十二五”规划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北京市GDP年均增长8%,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也为8%,并将“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但在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结构上的问题,如国民收入分配不平衡,居民收入占GDP比重持续下降等,特别是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不同步,制约了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不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此本文通过计量模型分析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不协调原因,从根源入手,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古典经济学在劳动创造价值以及要素收入分配方面的研究曾有许多论述,例如基尼系数(1913)和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1955)。新古典经济学继成了古典经济学从生产角度分析分配的规律,发展成了生产要素分配理论,重点研究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990年后,经济学家开始从政治经济制度、市场机制以及教育福利水平等方面研究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

Banerjee和Duflo(2000)认为以前的实证研究都用了线性估计方程,但是得到不同的结果,而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是线性的。所以他们利用了非参数估计的方法得到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关系的倒 U 曲线,即经济增长率是不平等变化的倒 U 型函数,不平等水平的任何方向的变化都会降低下一期的经济增长率。

Sytwester(2000)构造了一个计量方程,研究收入分配不平等是如何通过教育机制影响经济增长的他利用构造一组结构方程组研究不平等与教育的函数关系及不平等和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函数关系,实证结论归纳为收入更为不平等的国家随后的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会增加,这种教育支出的增加会暂时降低经济增长率,但长期内会提高经济增长率。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对经济增长速度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分析可以分为理论和实证两方面。

理论方面的研究有:陈志武(2008)分析认为,导致居民收入增长远低于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资产性财富在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分配不均衡,政府的财政收入社会保障,就业福利上投入较少,而大多数的财政收入都投向了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就导致了GDP增速一涨再涨而居民收入却远难达到这样的增速。欧阳煌(2011)以湖南为例,认为湖南省居民收入增长滞后于国民经济增长的原因是由于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以及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收入增速的滞后,并提出了构建湖南省居民收入与国民经济动态协调增长机制的总体思路。

实证研究的有:毛婧宁(2012)选用1990~2010年度的数据,运用趋势的秩检验方法、Wilcoxon秩检验方法以及Spear

man秩相关系数,探究居民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的原因,他认为固定资产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分配比例和我国财政支出的分配比例是造成居民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的主要原因。黄思宁,纪宏(2012),通过对比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并根据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研究,将“同步增长”的概念明确定义为“适度性协调增长”,并提出三条评判标准。同时,采用统计模型以北京市城镇居民情况为例,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实证分析了城镇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

综上所述,在对经济增长速度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关系的研究上,国内虽然研究面较广,但是理论研究居多,实证分析还是比较少,尤其是缺乏对北京市经济增长速度与居民增长速度之间协调增长的实证分析。所以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发展现状,专门针对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协调发展关系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内在原因。

二、分析北京市经济增长与城镇收入现状

(一)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长速度

北京市GDP自1992年开始快速发展,截至2011年底GDP年均增长均值为11.3%,北京的人均GDP规模自1995年突破1500美元/人之后出现了快速提升,2011年突破1.2万美元/人。与此同时,虽然北京市居民收入均值为9.5%,但是居民收入增长变化幅度较大,从1992年5.4%增长到2011年的7.2%。1990年~2011年期间,除个别年份外,GDP与居民收入的增幅差异平均为2个百分点,因此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明显不同步(如图1)。

(二)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来源结构分析

居民收入可以分为四类,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来源结构有如下特点:第一,工资性收入占居民总收入比重最高,并保持在六成以上。由此可见,城镇居民的主要生活收入为工资;从就业人口数量上来看,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中。第二,财产性收入与经营性收入总量增长较慢。近十年,如实业投资,金融产品投资等的财产性收入约为2%左右;经营性收入也仅为3%左右。因此,如何使居民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与经营性收入成为了改变收入分配结构的重要方面。第三,工资性收入增速明显高于财产性收入与经营性收入增速。

三、北京市GDP增速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的宏观协调实证分析

(一)分析方法

为说明北京市GDP增速与居民收入增速的宏观协调关系,本文选取1979年到2011年的年度数据,并通过计算得出北京市GDP增长速度(X),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Y)的回归方程。首先,通过单根检验验证X,Y时间序列是否平稳;其次,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判断两者是否互为因果;最后,根据上两步的结果做出逐步回归分析。

(二)分析过程

具体分析结果如下:表1ADF检验发现X,Y在95%的置信区间下,ADF统计量均小于临界值,均能拒绝单位根假设,于是可以说明时间序列是平稳的,可排除伪回归的可能性。表2为格兰杰因果检验,在滞后三阶的条件下,北京市GDP增长速度(X)是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Y)的格兰杰原因,而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Y)不是北京市GDP增长速度(X)的格由模型结果分析,修正后的方程的为0.72,拟合优度较好,且DW值为1.94接近2说明不存在1阶序列相关,方程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当期GDP和滞后2阶的GDP的t统计量大于临界值,说明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受到当期GDP增长率影响显著,且当期GDP增长率变化一个单位时,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变化1.021个单位。从回归方程来看,当期经济增长速率提高对当期居民收入有着明显的影响;同时滞后期数的经济增长速率对居民收入也有影响。因此,当期GDP增长有利于缩小GDP与收入增速之间的差距。

(一)政府税收逐年增长导致对居民收入的挤占

根据1978年至2011年北京市财政收入与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趋势分析,除个别年份外,劳动者报酬占比逐年递减,由1978年的40.17%变化为2011年的21.77%。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经历了先递减再增加的过程,由于1994年的大规模税制改革在1995年形成谷底,总体呈现U型。截止到2011年,北京市财政收入占比有最低的7.6%增长到26.8%。由此可见,政府在收入分配过程中地位逐渐提高,并不断挤占劳动者的收入。政府与居民在收入分配的博弈中,政府占据主导地位,其深层的原因是其拥有的权利远大于劳动者。政府可以运用行政力量如税收、资源垄断等方式把财富从居民手中转移出去,尽管政府为调节收入分配问题会对居民进行转移支付,但是这种政府主导的社会制度并未改变。

(二)政府偏向技术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而忽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

为拉动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往往更愿意为大型项目、高新科技产业投资而忽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这主要是由于两点原因:第一,越是投资多、规模大、产业链条长和工艺先进的产业所能带动的经济增长速率越高,经济增长速率的高低又反映了地方政府的绩效高低,第二,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快速发展增加了资本与技术的需求,从而使资本与技术的价格相对上升,换而言之,使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价格相对下降。李稻葵(2009)研究认为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分配份额在初次分配中呈现倒U型。这是因为劳动力在不同部门间转换时有摩擦的,并且阻力大于资本转移的阻力;同时劳动收入获得的回报低于边际产出,而资本恰恰相反。所以,劳动收入份额在经济发展初期一定是下降的,随着劳动力的转移逐步回升。因此,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促进劳动力就业是提高居民收入的方法之一。

(三)资源与权力的政府垄断

在世界500强企业中不乏中国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大部分为国有企业。作为政府职能的延伸,中国的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资源、烟草、金融、铁路运输、汽车等行业,并在这些行业实行事实上的垄断经营。由于免征资源税,许多企业获得大量利润;同时由于国有垄断企业基本不分红,这些企业占有了本应分给居民的财富。

五、促进北京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第一,加大财政支出在社会保障和居民福利上的分配比例,促进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完善财政支出结构,均等化地区间和人群间的公共服务,为城乡居民提供平等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权利。将更多的公共财力用于基础教育扩幅,延伸至学前和高中教育,强化职业技能培训。通过提高教育水平来提高人民收入,真正做到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第二,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收入分配的透明度,体现收入分配的公正性。改革那些阻碍收入合理分配的制度,构建使国家和人民都能受益的财富体制,真正惠及到每一个人。要明晰产权所有制,完善居民财产保护制度,降低居民财产性增收的市场准入门槛,拓展增收渠道,创造条件让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

第三,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发展北京特色产业,扶持北京的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同时,政府还要帮助低收入人群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和自我创业能力,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为发展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拓宽就业空间。北京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增加就业岗位,为扩大居民就业、增加收入奠定基础,也将为北京解决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提供重要保证。

第四,调整垄断行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利润分配趋向合理化。要调整垄断行业的利润分配格局,建立国家和社会民众共同分享经营收益的导向,为逐步理顺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关系创造基础条件。具体包括对资源垄断型企业合理征收资源税;在成本、利润公开透明的基础上,严格审定垄断行业各类产品和服务价格,合理压缩垄断行业的利润空间;强化国有企业的利润上缴,使垄断性行业、资源性行业的收益主要用于公共服务、社会福利等。

参 考 文 献

[1]欧阳煌.居民收入与国民经济协调增长实现机制构建——以湖南省为例财政研究[J].2012(12)

[2]唐志军,谌莹.为什么中国经济会失衡——权力配置失衡下的经济失衡[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4)

[3]王旭明.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不同步探源——以宁夏为例[J].调研世界.2012(9)

[4]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J].经济研究.2009(1)

[5]毛婧宁.居民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的原因探究——基于非参数统计的实证分析[J].调研世界.2012(5)

[6]黄思宁,纪宏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的适度性协调增长测算——以北京市城镇居民为例[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2)

[7]陈志武.为什么百姓收入赶不上GDP增长[J].国际融资.2008(9)

[8]Esther Duflo.Inequality and Growth:What Can the Data Say?[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3(8):267~299

[9]Blanchard.O,F.Giavazzi.Macroeconomic Effects of Regulation and in Goods and Labor Market s0[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3,118(3):879~907

上一篇:重庆网络会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中小企业经营战略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