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语文教育科研意识 提升职业教育科研品位

时间:2022-10-03 06:17:12

强化语文教育科研意识 提升职业教育科研品位

摘 要:“科研兴教”可谓职业教育与现代教育接轨的独有亮点,“科研治学”构成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别样风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依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方法,通过思考、分析、归纳,将感性的教育教学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找出可以借鉴的规律性东西。语文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更应增强语文教科研意识,把语文教科研工作当作教学工作的需要,当作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立志做语文教育家,而不是甘为“教书匠”,用自己的科研成果丰富职教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结构,大大提升职业教育的科研品位,让“科研兴教”、“科研治学”再度绽放异彩。

关键词:语文教育 科研意识 职业教育 科研品位

近年来,“科研兴教”可谓职业教育与现代教育接轨的独有亮点,“科研治学”构成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别样风景。作为基础课教学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理应与从事专业课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并肩作战,向科研要规模、要成果、要品位。而恰恰相反,相当部分语文教师只是国家语文教育政策的被动实施者;所承担的任务只是研究具体的教材教法,科研机会很少,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不足;有的教师还存有把科研视为晋级阶梯的狭隘观念和视科研为畏途的消极情绪,严重影响了语文教育对象的科研素质。

鉴于上述情况,笔者管见: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这是科研的基础;写作是科研的伴侣,语文教师又有写作知识技能方面的优势。因此,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条件担起语文教育科研工作的重任,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成为职业教育基础课教科研的带头人,成为职业教育的语文教育专家。那么,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将语文教科研工作落到实处,获得科研成果,下面是笔者经过几年粗浅的尝试得到的点滴体会,还望同仁们指正。

语文教育科研及其成果表达有两大形式:一是实验研究和研究报告,一是文献资料研究、教学实践探索和学术论文。这两种科研形式有共性也有个性。时下我们普遍应用的是后一种形式。在此以后一种形式为主,着重介绍语文教科研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一、精心选题

选题的总原则是:切合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实际需要,有科学研究的价值,有实现研究的可能性。研究课题主要有填补空白、纠正通说、补充前说、参加争鸣等几类。选题时要注意自己的兴趣爱好、语文和教育、心理科学理论积累、语文教育实践经验方面的专长。初搞科研选题宜小不宜大,选题时需利用图书资料索引,查阅有关文献,了解前人对此课题已研究到何种程度,看看自己的研究是否有新意――或观点新、或材料新、或论证角度和层次新,或几者兼而有之。选题时还要注意该项研究成果推广对象的特征。唯有如此,职业教育的语文教科研工作才会有实质性、突破性的成果。

二、掌握材料

首先要制定出收集材料的计划,准备查阅哪些报刊书籍资料,做哪些实验或实践探索,怎样查,如何做都要心中有数,然后是积累材料。材料来源主要是前人的文献和自身的实验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在积累材料的过程中要用卡片、笔记本或电脑记录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论据及详细出处,记录实验研究和实践摸索的进行程序以及实验与实践中出现的主要现象,显示出的重要数据。

三、思考研究

对所掌握的材料认真进行分类编排归纳,判断它们的相同点、相关点、不同点和矛盾之处,选择有价值的材料,按自己的思路和材料的客观逻辑找出材料的内在联系,使自己的观点逐渐清晰鲜明,新颖深刻,并且逐步形成中心论点、分论点及论证材料的组合体系。最后将自己的观点、材料体系行之于文,写出详细纲要,这既是思考研究的成果,又是撰写论文的提纲。

四、撰写论文

论文的写作方法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所熟知,无需赘述,这里仅简略介绍论文的标准化格式。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包括下列组成部分:

前置部分:题名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主体部分:引言 正文 结论 参考文献

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的逻辑组合;作者署名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记录劳动成果,便于与读者联系和文献检索;摘要为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一文可取三到八个);引言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意义等项内容;正文是充分反映研究成果的主体部分;结论为全篇论文的总观点、总见解;列出所引的重要参考文献是为了反映科学依据、研究态度与尊重他人成果,也便于检索。

当然,在具体的科研工作中,往往会在后一个研究工作环节上,发现前面环节的工作尚存在问题:或选题不当,或材料不足,或思考研究不深入、不全面;甚至有可能发现观点材料的偏颇、漏洞以至谬误。在这种情况下,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就要回到哪个环节上继续操作。必要时反复多次,直至解决问题。如果证实了自己的观点材料确有问题,也不必灰心,其实这也是一种研究成果,也可据此写成论文。

综上,教科研工作绝非易事,它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研究工程。即便如此,任何一个从事教育的工作者,都可以在一定理论指导下,依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和方法,通过思考、分析、归纳,将感性的教育教学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找出可以借鉴的规律性东西。当今时代,职业教育改革本着“实用为先、技能为准、够用为度”的“三为”教学原则,突出“教育本位转向学生本位、由传授为本转向学生为本、由学会知识转向学会学习”从而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语文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更应增强语文教科研意识,把语文教科研工作当作教学工作的需要,当作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立志做语文教育家,而不是甘为“教书匠”,用自己的科研成果丰富职教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结构,大大提升职业教育的科研品位,让“科研兴教”、“科研治学”再度绽放异彩。■

上一篇:童心飞翔 第12期 下一篇:冥想与儿童独处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