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公路质量监督管理及控制措施

时间:2022-10-03 05:42:08

浅谈农村公路质量监督管理及控制措施

摘要:本文通过结合某公路施工实例以及笔者对该公路施工的监督工作实施,分析公路施工质量控制的难点,对该公路工程提出切实可行的监督管理措施,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监督管理;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概况

某公路项目全线由两个合同段施工。该改建工程的具体管理由交通局委派的业主机构采取现场管理,依据合同对施工单位进行动态管理,协调施工单位与当地政府、高级驻地监理处及现场监理组之间的关系,为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施工环境,审查计量支付、工程变更及相关施工单位对合同的履约情况,对质量、进度、费用及便道、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廉政建设、民工等进行全面的管理。以下将针对该公路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管理环节而展开探讨。

1、工程质量监督

(1)在公路项目开工前,要求各监理、施工单位确定工程质量管理目标,明确质量要求,根据合同要求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措施和各项工作制度。监督管理人员携项目监理、施工单位按要求建立了以驻地高级监理及监理组组长、项目经理为总责任人的各级质量保证体系,确定了各项质量保证措施,并逐级签订了质量责任承诺书,将质量责任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人头,做到了每道工序都有施工质检员现场把关,都有监理工程师现场旁站。(2)要求监理、施工单位加强实验室管理力度,严格试验规程,按规定频率进行各项试验检测工作。重点加强对各项标准试验;钢筋、水泥、沥青等重要外购原材料的质量抽检,驻地处中心试验室专业工程师定期不定期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抽检,严把原材料进场关,把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2、工程质量通病的监督控制

质量监督管理人员重视对本公路项目的质量通病的预防,加强对各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为避免路基不均匀下沉,要求各监理、施工单位制定详细的现场施工管理办法对路基填筑前基底处理进行严格控制,要求施工单位认真做好清表碾压工作。在老路基加宽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各层台阶的压实度。并要求清除坡面上的杂草、草根。针对路基填料超粒径较严重的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对料场原材料进行过筛,从源头进行控制。为避免桥涵跳车,监理工程师对台背回填尺寸严格检查,对回填厚度要求弹线控制。施工中严格按规范进行施工,要求监理组加强现场旁站力度。监理工程师专职负责,逐桩号、逐结构物进行检查,重点对台背回填范围,分层厚度,回填材料进行控制。对出现的未按要求进行回填的现象,坚决要求进行返工处理。

对于农村公路的路面设计,要求有手摆片石和碎石。使用手摆片石补强一般为200mm, 使用碎石进行调平则控制在40~60mm。水泥砼路面的技术要求为,水泥砼面层控制在180~200mm,水稳层为200mm。 为了避免路基软化的现象,在路基处理之前,要做好临时排水和永久排水工作,所以设计好排水设施是非常重要的。发现地面凸凹不平,并有坑洞出现,可以就近选择砂性土回填,并压实处理。对于不符合强度要求的基底原状土,就要选择合适的土质换填,深度要超过30cm,并按照有关规定分层压实处理。对于需要加宽的路堤,最好是选择具有良好的渗水性,并且与旧路路堤相同的土质。加宽的路堤,在宽度上要大于lm,向内倾斜。为了保持路堤的稳定性,在其底部要铺就大约30cm厚的稳定层,所使用的材料要具有良好的水稳性,并且采用砂和碎石等材料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路面的抗压强度和抗冻性能。 农村的公路施工所采用的水泥一般采用硅酸盐水泥。为了使其抗压强度提高,可以在水泥材料进行科学配置,使其具有较强的拉伸强度和耐久性。对于水泥中配料的选择,粗集料以碎卵石为主,石粉含量好低于1%。卵石的直径最大不宜超过20mm,如果在水泥中还需要添加碎卵石和碎石,碎卵石的直径要低于26mm,碎石的直径最好是低于30mm。细集料在水泥中的含量要低于3%,以质地坚硬的砂为主要原材料。水泥养护需要水,水的配比和养护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定执行。对于公路水泥材料的配合比,其弯拉强度要按照公路水泥路面设计规范中来执行,其工作性上要满足路面坍落度和最大单位用水量。公路的耐久性是最为关键的,要根据施工环境来确定路面材料的规格,并确保其具有抗冻性。 在进行水泥摊铺的时候,卸料的量要根据摊铺的宽度以及厚度来确定,如发现有缺料,就要采用灰板的方法,将水泥回拌,用板锹将水泥反扣到缺料部位,进行连续振捣。摊铺和振捣之间不可以简单,如因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停工,要采用湿麻布覆盖,以避免出现假凝的现象。一旦发现有初凝或者是没有振实的混凝土,就应该及时清除。 当水泥路面摊铺完毕,经过了2个小时左右,其表面用手指摁下去不会出现痕迹,此为水泥初凝。这时,就需要洒水养生。使用草帘或者是锯末将路面覆盖,每天都均匀地洒水3~4次,大约经过两、三个星期的养生期之后,水泥就完全地凝固了。在农村水泥路面施工中,切缝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基础处理不好,就很容易造成路面裂缝现象出现。当水泥路面终凝之后,当其强度已经达到了30%左右,就需要进行切缝。切缝要遵循“宜早不宜晚”的原则,一般以水泥的温度小时来衡量,当水泥达到大约250℃・h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切缝技术处理了。切缝的深度要按照设计图纸来确定,一般选择深度大于图纸规定的深度为宜。

对桥涵结构物外观质量较差现象,要求对全线桥涵处模板进行检查,凡是变形、不平整的模板严禁使用。在施工中严把模板安装质量验收关,做到安装平整、密贴、牢固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并严格控制台帽顶标高和平整度。

由于本项目是山区路段公路,地型地貌险恶,多为石方路段,施工困难,公路防护非常重要。除原设计和根据实际地形对上下边坡进行挡墙护坡防护外,还要求施工单位在石方爆破施工中,采取小方量光面爆破的方法,尽量不影响山体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在沿线的上边坡路不稳定路段,经清理后并不能保证其稳定性,经专家组及公路局专家现场多次调查,综合考虑方案对比,采取了对上边坡地质为粉土质砂夹角砾、粉土质砂夹块石及级配不良段落进行喷浆支护防护方案;对上边坡为片麻岩松动山体、风化严重,山体断裂带多、时有落石发生的段落,采取了SNS柔性挂网防护处理措施,此两项上边坡防护措施,对山体的稳定及公路的安全均起到了较好的防护作用。

3、质量监督管理效果

通过对本公路施工的监督管理及平时抽检结果及业主的质量评分来看,经审阅施工、监理单位的技术资料,路基、路面及桥涵构造物施工原材料各项指标基本符合规范要求,路基压实度及桥涵混凝土、砂浆强度和沥青路面混合料等主要指标满足设计。经实测实量,路基土方及路面工程几何尺寸控制较好,沥青面层厚度、弯沉等主要指标满足设计要求。该项目未发现质量缺陷,交通标志、标线齐全,路线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桥涵构造物、路基、路面各项指标符合规范标准,施工技术资料齐全。

二、保证农村公路质量的措施

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管理力度

现代水泥混凝土公路施工工艺与传统的施工工艺有着明显区别。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工程人员需要结合现代水泥混凝土公路施工工艺的特点来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有可能影响到公路施工质量的因素需要高度重视。要根据施工工序来不断完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要明确责任体系,要把质量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头上。要真正调动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的积极性。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来施工,监理人员要明确自身职责严格监理。对于施工过程中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必须要保持高度重视。

在平常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监理人员的培训,要不断提高监理人员自身素质和壮大监理队伍。工程管理人员要加强管理力度,要定期对施工展开检查,发现问题后要及时予以解决。施工过程中放线必须要准确,要高度重视中心线、膨胀线以及边线的放置。要严格控制混合料的配比误差,严格保证混合料的均一性。在摊铺水泥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摊铺厚度以及摊铺速度。在振捣过程中要选择合适型号的振捣器来振捣。对于公路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裂缝要高度重视,要切实做好接缝工作。

2、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如上文所述前期准备工作对农村公路质量具有很大影响。在今后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前期准备工作。在工程施工之前工程管理人员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要加强同当地居民的沟通协商,照顾当地居民的合法利益,保证公路顺利施工。要加强对公路建设施工的调研工作,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必须要提前做好预案。要考虑到公路施工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正确评估工程造价。这是做好工程施工的重要前提。

3、合理控制工程进度

在实际施工中工程管理人员需要按照施工的客观规律来制定施工组织计划。在制定施工计划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进度计划不是一层不变的,在施工中要根据施工情况来进行随时调整。要合理分配施工资源,要保证人力、物力等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真正实现时间和空间的密切衔接。实现对工程进度的合理控制是保证公路质量的重要措施。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要高度重视材料管理,对于原材料的管理,要把责任落实到人。要让工程人员切切实实地意识到原材料对整个工程质量的影响。要不断提升施工队伍的机械化水平。

4、加强农村公路试验检测工作

加强农村公路试验检测工作,用数据客观反映工程质量水平,科学地指导农村公路建设,是农村公路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为此,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由于农村公路建设经费紧张、资源紧张,特别是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数量非常有限,因此要合理整合、科学使用现有资源,推行一县一农村公路中心试验室、每一标段一简易工地试验室,健全农村公路试验检测网络;二是由于农村公路试验检测水平相对较低,要加强对农村公路实验检测人员的培训工作,由市级质监机构负责组织,逐县举办农村公路试验检测培训班,对一些常规试验进行现场示范,及时指导,充分发挥质监机构的指导与服务作用;三是农村公路试验检测要及时,根据施工进度科学安排,在保证试验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试验周期,避免试验与生产脱节,试验数据滞后,不能及时指导生产,甚至给工程造成损失;四是农村公路试验检测数据一定要真实,要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工程的质量情况,严禁假资料、假数据现象,杜绝工程质量隐患,以免降低产品的安全及使用性能。

结束语

结合本公路项目的施工质量监督实践,笔者认为对公路项目的质量监督应能够正确认识,及时整改,汲取经验,不断在公路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中摸索新的监督管理办法,力争使工程项目全面、合格、优化的完工。

参考文献

[1]黄元领.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探讨[J].民营科技,2014,01:147.

[2]周源.浅谈农村公路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4,02:94.

[3]黄海飞.农村公路建设技术及质量控制[J].技术与市场,2014,04:155-156.

[4]李原.农村公路建设施工质量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7:231.

上一篇:浅谈AutoLISP在AutoCAD作图标准化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交通工程的现状与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