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复习“酶”才高效

时间:2022-10-03 02:53:08

这样复习“酶”才高效

人教版中“酶”辐射面较广,以此为基点可连带出许多知识,因此应当格外引起注意。大家可尝试着用结网、固点、延展和盘点四项措施提高对复习效率。

1.结网 以核心知识点为中心扩散形成知识网络

例1.下图甲表示酶促反应,而图乙表示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20mmol/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图甲中c和d是同一种物质,则a可能是麦芽糖,但一定不是蔗糖

B.图乙中的曲线④表明,在特定条件下,物质a在2min内完全水解

C.如图乙中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则曲线①温度为该酶的最适温度

D.如图乙中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则曲线①酶浓度最高

解析:图甲中反映酶促反应中酶分子、底物及反应物的变化情况,其中a表示底物,b表示酶分子,c、d代表的是生成物。麦芽糖可分解为两分子葡萄糖,而蔗糖可分解为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由于c、d代表的是相同的生成物分子,所以a只能是麦芽糖而不是蔗糖,A正确;图乙中曲线④可看出底物a浓度在2min内变为0,说明其已经完全被水解,B正确;图乙中曲线①②③只有①温度条件下最先达到反应平衡点,只说明三组温度中①温度是酶促反应较适宜温度,不能说明①温度为最适温度,要证明①温度为最适温度还要设计多组实验,C错;若乙中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条件下的酶促反应,由于酶浓度与反应速率成正比,曲线①先达到反应平衡点,意味着曲线①酶浓度最高,D正确;故选C。

要点归结:此题涉及底物、酶分子、影响酶的因素、酶作用的对象、酶作用特点等。可将相关知识构建如图知识网络。

相关“节点”解读:①酶作用条件是温和条件即适宜温度、适宜PH值等(低温使酶活性受到抑制但酶分子并没有失活,高温、强酸、强碱会使酶分子产生不可逆性的破坏)。②酶的催化原理是酶分子具备特定的结构能与底物分子进行特异性结合,结合后能够降低反应活化能从而提高反应速度,但不改变反应平衡点。③酶的作用对象是底物分子。④酶的化学本质: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来鉴定),少数酶分子是RNA(可用派洛宁来鉴定)⑤酶的产生场所主要在核糖体上,作用场所可以在细胞内也可在体外(如过氧化氢酶)。⑥酶的功能是具有催化作用,并且每一种酶可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

2.固点 结网后及时围绕“点”进行巩固和深化

例2.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等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可表示酶量减少后的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关系

B.限制曲线b的AB段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为反应物浓度

C.形成曲线c的原因可能是乙点时酶量增加或适当升温所致

D.若适当升高温度条件下重复该实验,图中A点位置将下移

解析:在底物充足情况下,酶浓度高低与其所催化的酶促反应速率成正比,a曲线与b曲线相比反应速率明显下降的可能原因是酶量减少,A正确;图中看出曲线b中AB段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会不断增加,此段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浓度,B正确;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曲线b拐点处B点限制酶促反应的因素是酶含量(酶的浓度)而不是温度,若此点温度升高会偏离最适温度导致反应速率下降而不会上升变成曲线c,C错;同样适当温度条件下再升高温度会导致反应速率下降,A点会下移,D正确;故选C。

要点归结: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多种用坐标图像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种:

3.延展以“酶”为基点扩充知识

例3.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中,激素种类不同,而酶的种类相同

B.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缩短反应时间,但不改变反应平衡点

C.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

D.解旋酶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细胞中,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解析:同一个体不同细胞行使的功能是不同的,其生化反应就不同,酶的种类也就不同,A错;酶的催化反应原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B正确;激素是内分泌细胞产生的,而酶是所有活细胞产生的,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产生激素,但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产生酶,C错;解旋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错。故选B。

要点归结:①激素同酶的区别应从定义上和功能上进行区分

酶 激素

定义 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有机物。 内分泌细胞或植物一定部位产生的一种调节性物质。

本质 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有的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有的是氨基酸

功能 催化作用 调节作用

产生 生物体中活细胞产生 一定部位(植物)或内分泌细胞(动物)

作用对象 底物(化合物) 靶细胞(靶细胞上受体蛋白识别)

作用场所 体内或体外 体内

作用特点 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 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有微量高效性。

②激素和酶都与蛋白质有交集;如图1代表激素 、2代表蛋白质、3代表酶。

4.盘点易错点和易混点:

(1)酶的命名大多是“分泌部位+分解底物+酶”如胰蛋白酶分泌部位是胰腺,水解底物是蛋白质而不是胰蛋白质。(2)不同酶最适宜温度不同,如唾液淀粉酶最适宜温度是37℃左右,α淀粉酶最适宜温度是60℃左右;不同酶最适宜PH值也不同,胰蛋白酶最适PH值为8.0左右,胃蛋白酶最适宜PH值为1.9左右。胃蛋白酶到了小肠后就会因PH值的改变而失去活性。(3)用于同一化学键的“酶”也不一样。区分DNA连接酶、DNA聚合酶、DNA水解酶、DNA解旋酶、限制性内切酶。(4)几种重要酶的应用:胰蛋白酶(动物细胞工程)、纤维素酶(植物细胞工程)、限制酶(基因工程)、果胶酶(果汁的提取)。

巩固练习

1.为了验证口腔的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图所示,在37℃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1、2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3、4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实验② B.实验①

C.实验①、实验②都能D.实验①、实验②都不能

2..下图为酶催化反应效率关系图,AB代表酶催化效率坐标:0到100%,AC代表温度坐标:0到70℃,CB代表溶液酸碱度坐标:PH=0.1到PH=14的范围,分析不合理的是()

A.JH和HK可以用来体现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在不同酸碱溶液环境下的反应特点

B.KG线段所代表的酶,在温度为E和F 时催化效率相同

C.GK和HK所代表的某酶的催化效率差异,其关键影响因素是温度

D.某酶由于温度改变使催化效率从JH偏移为JG,那么该改变为升高或者降低温度

上一篇:热化学试题命题趋势 下一篇:生物检索表助你快速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