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交流在急诊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3 01:57:13

护患交流在急诊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275-01

【摘要】目的:探讨护患交流在急诊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技巧。方法:采用护患交流,了解其在急诊患者心理护理中所起作用。 结果:护患交流,能促进护患关系,建立相互理解、信任、支持的护患关系。结论:护患交流,它能获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能够稳定患者情绪,改善不良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急诊患者的抢救与治疗。

【关键词】护患交流;急诊;患者;心理护理

护理心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临床护理全过程[1]。急诊病人发病急、病情重、病种复杂,多具有紧张、痛苦、恐惧等心理问题,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而形成心理生理的恶性循环,再加上其家属的焦虑、烦躁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情绪稳定。这些应激心理若得不到及时调整、疏导和控制,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影响治疗效果[2]。护患交流,能促进病人生理和情感的平衡,促进了疾病转归与健康的恢复。掌握、提高交流技巧,做好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与病房的整体护理变通融汇,有待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

1 护患交流的重要性

在现代护理模式中要求护士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有关知识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其中护患交流的作用就越发显得重要。在急诊患者心理护理中,护患间的交流是实现护士为患者服务或减轻患者身心痛苦,创造最佳身心状态的需要,亦是促进护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治疗、护理效果的需要。护患交流包括语言交流和非语言沟通。

2 语言交流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包括意见、情感、观点、思考等的交换过程,依此取得彼此间的了解、信任及良好的人际关系。

2.1 掌握语言交流时的倾听技巧:耐心倾听,与患者交流要有充分的耐心,集中精力,并且不随意打断。

2.2 掌握语言交流时的方法技巧[3]:①适当反应,用语言交流表示对谈话内容的兴趣和鼓励;②保持感情、态度中立。在患者动情时增加自己的感情反应,会加重对方的 刺激,使用或过早使用道义上的评判会导致交流的终止,故应保持情感与态度的中立,是谈话延续。③仪表仪态端正,语气态度温和,视线角度合适,回答问题恰当,掌握交流技巧,取得病人信任。④语言交流要讲“情感”性;⑤语言交流要讲“原则”性,护士与患者交流,要把握尺寸,即原则性。既严肃又灵活,既高贵又亲切,既坦诚又慎言;⑥语言交流要讲“针对”性,护士在与患者交流前必须明确谈话目的,了解护理对象的医护状况、文化水平、包括经验、病情、情景等。针对不同现象、不同问题,确定谈话内容和方式。做到语言因人而异、因时因地而异、因情而异等。

3 非语言沟通

3.1 非语言沟通的特点:非语言是指人的仪表、体态、行为与语言[4]。非语言沟通是通过眼神、动作、表情、姿势等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对方,是无声的、持续的。它有着辅助仪表、强化感情的作用。如果一个护士举止端庄大方,各种操作技术娴熟,必定给患者留下美好的印象,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产生亲切和依赖感,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从而达到心理护理与心理治疗的目的。

3.2 非语言沟通技巧:①保持目光接触,以示沟通的诚意及对患者的尊重;②适当反应,用非语言交流表示对谈话内容的兴趣和鼓励;③关注的目光、微笑的表情,能够稳定患者的情绪,从而减轻患者人院时所产生的恐惧和焦虑心理;④娴熟的技术,沉着、稳重的举止,可消除患者的心理焦虑,给患者以安全、信任感;⑤抚摸可短护患之间距离,增进护患之间感情交流;⑥沉默的作用,一些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绝望心理,患者情绪急躁、不稳定,常无缘无故发脾气,责骂医生、护士,甚至拒接治疗。这时应明确角色,不应对患者产生厌烦情绪,应在保持沉默的同时继续进行救治,仍然以亲切、和蔼、耐心的态度对待患者,给予鼓励和安慰,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综上所述,护患交流包括语言交流和非语言沟通,在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急诊护士首先接触病人,而且接触的都是急重病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病人产生很大影响。语言交流,应该充分利用语言,把一片爱心传递给患者,对病人的心理问题逐一认真、正确的解释指导,从而获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解除或减轻病人焦虑情绪,充分体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宗旨,符合病人的需要,也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非语言沟通它能够稳定患者情绪,改善不良的心理状态,刺激护患交流,有利于急诊患者的抢救与治疗。所以作为一名急诊护士不仅要有娴熟精湛的专业技术,而且还要有较强的心理护理意识,掌握要有交流和非语言沟通的技巧。要善于在各种治疗护理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注意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的沟通,注重从仪表、举止、神态等方面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帮助患者度过应急期。

参考文献

[1] 陈素坤.临床护理心理指导[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126

[2] 刘寻,朱京慈.护理学理论与实践[M].重庆:中国人口出版社,1992.31

[3] 刘香杰.浅谈语言交流的技巧与应用[J].护理杂志,2002.20(1):49

[4] 黄世蓉. 非语言交流的作用与技巧[J]. 当代护士,1999.4:13

作者单位:435000 湖北省黄石市团城山骨科医院

上一篇:前列腺电切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下一篇:77例产钳术的分析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