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专业精读教学语用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03 12:03:53

论英语专业精读教学语用能力的培养

摘要: 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两者息息相关。因此,作为外语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精读课应注重目的语文化知识的输入,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文章探讨了在精读课文中导入目的语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利用精读课进行文化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关键词: 英语专业 精读教学 文化导入 语用能力

1.引言

语言的使用与社会、文化密不可分。任何一种语言在长期的发展和使用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语用规则,它涉及到社会制度、民族心理、生活和思维方式、道德标准、价值观念、等许多方面。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把一种语言的语用规则套到另一种语言上,交际就达不到预期效果。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大纲》在“教学原则”这一章中指出:“必须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打好学生基础。”这一新大纲的颁布也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当今社会环境要求英语学习者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知识,更要具有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语用能力。本文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为例,谈谈如何在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中导入跨文化教学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语用能力。

2.精读教学文化导入的内容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精读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被英语教学工作者所公认。它是一门集“听、说、读、写、译”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跨文化语用能力的培养要求学习者必须熟悉目的语的社会文化知识,了解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从而做到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有机结合,减少语用失误。从这个意义讲,文化教学是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语用能力的。但文化教学并不是机械地向学习者灌输文化知识,而是要从根本上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使其在兴趣爱好的驱动下主动了解目的语文化,缩小与目的语文化的心理距离,增强对跨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而消除文化障碍。因此在英语专业精读教学中应注意以下文化内容的导入。

2.1知识文化

知识文化指的是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科技、文教等背景知识,缺乏这些知识会导致阅读困难。例如:

In fact,my generation is the largest group to live with our parents as young adults since the Great Depression.(Close Reading(book one):48)

划线部分是一个简单的客观的词语,但如果不了解美国历史就无法知道其含义。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这场危机由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引起,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2观念文化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政治信念、、社会准则、风俗习惯、道德标准和思维特征。东西方之间观念存在很大差别。在《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The Green Banana”中,作者描写了民族中心主义者,在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明白,如何看待异域文化和文化差异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这也是英语教学者和学习者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难点。

2.3词语文化

词汇在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语言学家莱昂斯(Lyons,1968)对词语文化作过这样的描述:“每一种语言在词语上的差异都会反映这种语言的社会的产物、习俗以及各种活动在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词语中文化内涵比较丰富的有习语、典故、比喻、借代等。

2.3.1习语

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难题。难题之一就是当几个熟悉的单词在一起构成短语时,短语的整体意思与单词本身的意思则大相径庭,这便是习语。每一种语言都有它独特的习语。一般说来,有些习惯用语从字面上看不出它们的确切意思,而学习外语的人经常在理解这些习惯用语时会感到很困难。这是因为学习者不可能从组成某个习语的字面上来懂得它的意思。另外还有些习语在不同场合却表达不同的意思,它们在词典上的解释是相同的,但是却有不同的用法。习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汪榕培,1997:367)。它们与一个民族的习俗文化密切相关。值得一提的是,英语习语活用情况在精读课文中经常可见,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文化标新立异的特性。例如:

Jupiter lent Cupid a favoring ear.

这一句中的意思是,朱庇特充满同情地倾听丘比特的诉说。如果教师不加讲解的话,学生很有可能理解为:朱庇特让丘比特有了具有同情心的倾听能力。甚至基础不太好的学生直接理解为:朱庇特借给了丘比特令人欢喜的耳朵。

2.3.2典故

典故源自传说、神话和文学,文化涵义自然丰富。例如:

在《丘比特和普赛克》一文中,涉及到古罗马的众神。

The fame of her(Psyche’s)beauty was so great that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came to pay her homage which was due only to Venus(Aphrodite).

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的美神,以美貌自负,所以对于普赛克因美貌受到人们的尊敬而心生嫉妒。

2.3.3比喻

不同文化背景会引起不同的联想,因此比喻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英语精读中这类例子俯拾皆是。如:

Every place represents the center of the world.(Close Reading:p37)

划线部分有双重意义,一个是字面上的,一个是比喻性的。从地理知识来讲,地球是圆的,因此每一个地方都是地球的中心;从文化角度来讲,每一个民族,每一个社会对当地人都具有特殊的意义,每个地方都代表着自己的文化价值中心。

2.3.4借代

借代是用某一事物名称代替相关事物的名称。由于其避免重复、节约篇幅、增强语言形象性的功能,英语中比较常用。如Capitol Hill/Hill表示“国会”,Foggy Bottom表示美国国务院,Hollywood表示美国电影业,Beverly Hill表示明星阶层,Madison Avenue表示美国广告业,例如:

“Miss Boro 1991”:“Boro” is a colloquial form for“borough”,meaning one of the fiv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in the city of New York:Manhattan,Brooklyn,the Bronx,Queens,and Staten Island.“Miss Boro 1991”is a humorous title that Marisa gave to herself,implying that she was as pretty as Miss Boro 1991,a beauty-queen of a New York borough selected in 1991.

当玛莉莎首次加入美国东海岸的一个电子社区“回声”时,她为自己取的名字是“1991年纽约小姐”,这个名字暗示她如选美皇后般迷人。

3.精读教学语用能力培养的原则和方法

精读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是为精读语言教学服务的,不可为文化而文化,不应有任何随意性。一般而言,外刊教学文化导入应注意以下四个原则:

(1)关联性:课堂所讲的文化点必须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脱离课文讲文化,其结果是既讲不好文化又教不好口语。

(2)适度性:文化导入要把握好尺度,分清主次。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是以语言为主,文化为辅。因而,不可喧宾夺主,大讲特讲文化。

(3)实用性:课文中所出现的对于跨文化交际实用价值大的文化点应着重考虑,授课时要力求讲得更清楚、更深刻。

(4)科学性:文化导入要避免主观随意,以偏概全,应尽可能做到准确、全面、客观。文化导入要与语言教学结合自然,不要机械呆板。文化导入方法应从效果出发。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搞清他们的文化难点;备课时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设计课堂教学,揣摩具体教法。外刊教学文化导入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启发诱导法

教师在文化导入时根据学生已知文化知识,稍加点拨启示,引导学生发现未知文化知识。这样既有利于活跃气氛,又可以激发思维。例如:

Some baby boomers bosses have labeled my generation self-oriented, cynical and non-committal.

“self-oriented, cynical and non-committal”用来婴儿潮一代人(Baby Boomer)讥讽X世代(my generation)以自我为中心、玩世不恭以及不愿承担义务。20世纪80年代婴儿潮中有不少人事业成功成为雅皮士,追求事业上的名利,追求高档消费,而X世代人相对比较懒散,追求安逸的生活,因此在婴儿潮一代人眼中对社会没有责任感。教师可根据学生已知的有关雅皮士和X世代的知识,启发他们把这些关联起来思考,这样这个难点便会迎刃而解。

(2)直接阐释法

有的文化点所涉及的文化全然超出学生的知识领域,对于这些“启而不发”的文化点,教师只能直接阐释。但对于这些难点的解释,授课时要注意语言简单明了,力求用较少的时间把艰涩深奥之处讲得通俗易懂。

(3)案例分析法

精读教学中实例较多。对一些典型文化实例,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剖析,以增强学生对外国文化的敏感性。

(4)鉴别批评法

伴随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加,不同文化的接触和碰撞也自然增多,学习者在接触外国文化时要注意克服“本文化至上”观念――认为只有本文化才发现了唯一正确的一套行为规范标准,也就是说,在跨文化交际时要注意克服“种族中心论”(ethnocentrism)。但是另外一方面,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具有正确的鉴别能力。文化碰撞不要抛弃健康的内容,文化融合也不能融掉正确的方面。文化导入时不要忘记大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英语教学大纲》,2000:1)。对于英语文章中的内容,外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批判性的学习,教师不仅要是“语言通”,还要是“文化通”。只有语言精通,文化娴熟,才能在英语精读教学中游刃自如,得心应手,以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4.结语

针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只重视语言学习忽视语言使用和文化而导致文化语用能力低下这一现象,笔者建议学习者尽量将为参加考试而学英语的工具性动机转化为融合性动机。当然,这种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除了学习者自身的努力,也需要英语教师的积极配合与帮助。在进行文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地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习者对文化的敏感度,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力;鼓励他们克服文化障碍,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与目的语社团的人交流;努力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说外语、用外语的氛围。在授课时要注意导入文化,在提高学生语言理解水平的同时也培养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Lyons,John.Semantics[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8.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精读英语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加强对《大学英语》课堂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的... 下一篇:高职英语分层教学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