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性教育现状的矛盾分析及对策思考

时间:2022-10-03 11:17:45

中职生性教育现状的矛盾分析及对策思考

【摘 要】 关于中职生的负面新闻频见报端,我们在震惊的同时,更多地应该思考事件背后隐含的问题――我们应对中职生进行怎样的性教育。本文在辩证分析中职生性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中职生; 性教育; 性道德

Sex education fo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CHEN Liming1, WANG Fengying2

1 Peking University Institute for meical Humanities, Peking 100191, China2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Abstract】 The media frequently reported on the distressing news of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sexual behaviors. While the public were shocked, we should also consider the problems underlying these distressing events, namely, the proper sex education for the students. The paper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and approach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sex education fo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Key words】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Sex education; Sex morality

1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思想解放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性革命”思潮。一时间,大量良莠不齐的性信息充斥网络和媒体,而缺乏辨别力的青少年学生,尤其是中职学生,成为最容易受到性诱惑的一个群体。中职生作为青少年学生当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知识文化基础普遍较差,有些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被视为“差生”或“问题学生”。长期以来的失败经历,使部分中职生自甘堕落,喝酒、吸烟、谈恋爱在这些学生中司空见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小小年龄已有了性体验,更有女生怀孕、堕胎。有的中职生认为没有男(女)朋友是见不得人的事,敢于偷尝禁果才是“英雄”。但是由于心理不成熟,也没有必要的性知识和性伦理道德观念,使得他们在对性进行盲目探索和尝试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痛苦和困惑。而与此相反,家长和学校的性教育显然是滞后甚至是空白的。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一套完整的适合中职生性教育的教材,职业学校学生青春期性教育基本还处在起步阶段,专业性较强的性教育师资严重缺乏。

由此我们认为,全面辩证分析中职生性教育现状并提出应对之举是当务之急,它关系到中等职业教育对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公民素质培养目标的落实,更关系到中职生个人的全面发展、终生的幸福快乐。对于培育中职生适应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不断进步的社会文化,从而在岗位上发挥好作用,在社会中承担好责任,在家庭里幸福生活,成为健康的“社会人”意义重大。

2 中职生性教育现状的矛盾分析

2.1 中职生性开放的现实与和谐的性教育环境缺失相矛盾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尤其是中职学生性开放的程度令人震惊。据上海教科院和团市委青少年服务平台2010年曾对本市8所中等职校调查,有32.4%学生有过。东莞厚街职校女生视频事件的见诸报端,更向我们揭开了部分中职生隐秘生活的冰山一角。此类事件虽属个别极端案例,但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

与此相对应,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性教育起色并不大,几乎是在原地踏步,学校和家长在学生性教育中并未起到主导作用。大多数家长不重视孩子的性教育,认为性是可以“无师自通”的;有的家长因工作关系无暇顾及孩子青春期的感受;还有一部分家长对如何跟孩子说,怎么说,说到什么程度感到很困惑。很多职业学校因各种原因而没有开设性教育课程,中职生对青春期必须要了解的性知识需求得不到满足,转而通过黄色网站、黄色书刊等非正规渠道获取不健康的性知识,人为加大了性越轨、性疾病和性犯罪等社会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2.2 中职生性教育客观需求与专业师资不足相矛盾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如何在培养合格“职业人”的同时,全面提高中职生的文化素养,使其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社会人”。性教育对中职生“社会人”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专业性教育师资通过适时、适度的性教育帮助中职生解决成长中的性困惑,对于教育目标的落实以及中职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培养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但让人遗憾的是,实际情况却与此存在较大的偏差。

中职生青春期对性生理、性心理知识的需求有其合理性,比如,中职生对性开始关注的年龄与其开始进入青春期的年龄相吻合,说明性意识是随着青少年性生理变化而引起的,是自然发育的结果;中职生这个阶段对自身生理变化比较好奇,对相关性知识比较关注但缺乏了解,渴望开设相关课程;中职生开放的性态度和与其缺乏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教育相关。中职生性生理发育提前与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教育相对滞后的矛盾、获取性知识的需求与提供性知识渠道不畅之间的矛盾,必然会影响其性价值观的形成,并将对中职生的健康人格形成乃至终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中职生的性教育需求对教师的专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名胜任性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专门的性教育素养,包括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心理素养等。而目前学校里几乎没有具备相应资质要求的性教育教师,这一点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即可得知,大部分教师对健康教育中的性知识没有讲解,还有一部分教师自己本身就对性教育持隐晦的态度,教师态度的不明晰不仅达不到教育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

2.3 性知识传授的片面性与性道德教育为先的理念相矛盾

我们的性教育是要“教育”还是要“性纯洁教育”?不同的性教育理念必然导致不同的教育效果,而对于一个人而言,就有可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西方性自由的现状就是错误的性观念和性教育造成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杜布森在《正当青春期》中提出:在讲授青春期生理知识的同时,一定要讲授性道德。让青春期的孩子们了解人体发育的奇妙,为将来的婚姻和育儿做好准备,同时也要让他们懂得:克制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教育者的期望值越低,教育的效果就越差。我国性教育的开展晚于西方国家,理应借鉴西方失败经验教训,但实际情况却不尽然。有的学校还没有开展性教育,有的虽有涉及但不系统,甚至不科学。语言粗俗露骨者有,内容粗浅局限者也有。有的性教育读本里只是一种知识性的介绍、技巧层面的传授,性道德教育内容更是鲜有涉及,其它学科也没有相关渗透。有的职业学校仅仅靠几堂课、几节讲座、几个活动来完成性教育,教育效果可想而知。中职生大尺度的性开放态度及行为,原因即在于缺乏正确的性道德观念的引导。

2.4 中职生接受正规性教育时间短加剧了与性教育长期性要求的矛盾

正如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玫玫认为,性教育是一种做人的教育,是一个人一生都需要面临的问题。这就对性教育提出了长期性、系统性的要求。

而中职生这一群体,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接受正规性教育的时间非常有限。一是中职生在校学习时间较短。中职生在校时间一般1至2年,其间也有实习实训任务,第三年要到企业实习或就业。而在1至2年的学习时间里,职业技能类的专业课还要占一大部分时间,所以包括性教育课程在内的文化基础课时间必然有所压缩;二是多数中职生毕业后都立即谋职就业,进一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可能性较小。普高生毕业后大多数会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还有机会补上青春期性教育方面的一些内容。而中职生毕业后一般都走向社会直接参加工作,进一步接受全日制正规高等教育的机会较少,而其它形式的学习,一般来说不可能再有青春期教育方面的内容。另外,中职生接受性教育的内容除了同龄人青春期的共性教育之外,由于其过早接触职业、接触成人社会,所面对的环境及人际交往更复杂,与性有关的困扰可能更多,这也要求加大对中职生性教育的力度,从而使教育时间的矛盾更为突出。

3 中职生性教育的对策思考

3.1 树立以性道德为核心的性教育观

综前文所述,中职生性道德危机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性教育尤其是性道德教育对学校来说已经到了迫在眉睫、必抓不可的地步。

中职生正处在青春期末期的过渡阶段,身心两方面都不够成熟,对于性的理解非常肤浅,但很多学生却糊里糊涂很随意的有了性体验,给主体双方和家长造成很大的困惑和痛苦。因此,中职生性教育急需性道德、性伦理的正确引导。我们的教育必须告诉学生过早的、非婚姻的性关系会造成严重后果,不但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也会造成他们本人的不负责任、性冷漠和心理上的负罪感,从而失去未来夫妻幸福的生理或心理条件,会给未来家庭的解体埋下危机的种子。更为严重的是,混乱的性关系成为性病、艾滋病传播的渠道,会对自己对社会造成严重后果。

当然,使他们的身体、心理、精神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也需要性知识和性道德互补,均衡匹配。当前国内很多学校的性教育很显然已变成单纯的性生理和性知识的教育,效果肯定不会太好。理想的性教育一定是在教生理知识的同时给他们以性道德教育,只有以性道德为核心、以性知识为载体的性教育,才能培养学生健康文明的性价值观。国外性教育失败教训一直在警示我们的主管部门和教育者――没有性道德的性教育是片面的、畸形的,不把性伦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不正确引导婚前禁欲等性观念,而仅把使用等性防范措施放在重要位置上的性教育是扭曲的、错位的。

以性道德为核心的性教育应当包括哪些方面呢?首先是性与生命的教育。通过性道德教育让学生了解对生命的创造,树立其对生命的神圣感与敬畏感;理解两性结合对于自身生命的意义,使学生在选择和实施前能更加慎重。其次是性与人格发展的教育。通过性道德教育让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指导其理解对人格形成的意义,引导学生主动避免有悖于人格完满的。最后是性与社会文化的教育。通过性道德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符合社会文化设定的才能够获得生存本身的充实感,才是幸福的。

3.2 采取合适的性教育方式和有效的性教育内容

中职生性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目前关注的焦点应更多地放在如何对中职生进行性教育?什么样的性教育是符合中国国情,同时对中职生更为有效的性教育方式?美国著名的性治疗专家皮尔萨博士对青少年进行有效的爱和性教育过程中列出四条规则,其中第一条规则是永远不要正式谈性。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是耻于谈性的,“性”一直是个敏感甚至禁忌的话题。哪怕是在今天信息多元开放的社会,在公开场合人们还是谈“性”色变。而我国中职生的性教育如何进行,我想还是不能离开中国国情、中国的文化土壤以及中职生的特点。首先,在爱与责任的教育中渗透性教育。鉴于中职生在校时间短,职业技能专业课课业重等情况,这样的教育可以在开设专门的性教育课的同时,在语文、政治等学科以及校园文化中渗透,并且通过开展各类性教育文化活动传播性知识及正确的性道德观,目的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懂得爱与责任关系,避免非婚性关系。其次,要进行性病与艾滋病防治以及性法制教育。中职生谈恋爱以及有过性体验的比例相对同龄的其他孩子要高,而这些孩子心智不成熟,对于性知识又知之甚少、性道德意识淡薄,必要的性病与艾滋病防治知识以及性法制教育对于中职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3.3 加大性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以及相应教材的建设

性教育是一门对教师素质要求很高的学科,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生理学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从目前情况看,能够从多个层面进行性教育的教师严重缺乏,具体到中职学校,这样的教师就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加大性教育师资力量的培训已经势在必行。首先是国家重视。政府应加大对性教育的经费投入,组织聘请国内外知名性学以及性教育的专家团队,加大师资力量的专业化培训力度。其次是学校重视。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结合我国的中职教育的特点做到学科交叉、专兼结合。同时组织力量编写既适合中职生实际又符合青春期特点的校本教材。再次是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在我国的高校设置专门培养性教育师资的专业,培养一大批有专业素养的性教育工作者。

3.4 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性教育网络

对学生进行性教育首先是学校不容回避的职责,学校应将科学的性知识和正确的性道德理念传授给学生,但性教育往往是从家庭开始的,家长对孩子性方面的影响也比较持久稳固,同时社会对“性教育”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网络和媒体始终是学生获得性知识最方便最快捷的途径。所以理想的性教育模式,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几方的合力。

鉴于此,我们认为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的方式,让家长知道性教育课的内容,争取家长主动与学生就性问题进行谈心。同时学校为学生开设的性教育课要力求消除同伴、网络以及电视等可能带给学生的不利影响;作为家长要不断学习和孩子共同成长,成为孩子性教育的终生老师;社会媒体和舆论应正确引导,加强正面宣传与教育,坚决杜绝网络不良性信息以及其他传媒中黄色内容的散播,开展大众传媒的纯洁运动。

参考文献

1 彭华.当代大学生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2 崔俊杰,任健雄.论东西方青少年性道德危机的根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3 王进鑫.青少年不同性教育途径实效性比较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0,3.

4 雷云,等.反思西方主流教育模式在我国的实践[J].中国性科学,2011,5.

[收稿日期:2012-01-20]

上一篇:烟害致命 第2期 下一篇:4种常用驱梅药物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