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规划设计中节能设计要点

时间:2022-10-03 11:01:56

浅谈建筑规划设计中节能设计要点

摘要:节能建筑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它的实现又离不开规划的指导。以切实可行的规划指导当今的节能建设,是实现节能建筑的基础。本文介绍了建筑规划与节能的关系,并探讨了建筑规划设计中节能设计要点。

关键词:建筑;规划;设计;节能

一、建筑规划与节能

(一)建筑节能是一个系统工程

建筑节能不是一个简单的建筑设计问题,应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研究。它涉及到建筑科学各学科--城市规划、建筑学、建筑物理(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给排水、建筑采暖通风、建筑电气、风景园林、市政工程等专业,还涉及到自然地理、气象、环境等相关学科以及居民使用方式等多种因素。作为建筑设计人员,要改变高能耗的建筑设计现状,需要在设计过程中与各种专业互相支持、配合和共同努力,才能创作出既符合建筑学原理,又符合节能原则的优秀建筑。

(二)建筑规划与住宅建筑节能

建筑规划中,建筑的选址、建筑的朝向、间距、高低、体型以及小区路网结构、环境绿化等都会影响建筑的日照、通风和小气候环境,从而影响住宅建筑的能耗。因此,建筑规划也应注重对节能问题的研究,适应当地自然环境、气候和地理条件,从项目选址、交通组织、环境绿化、空气质量、噪声、采光与日照、小气候等方面提出要求,合理选择住宅建设用地,避免有害环境对居住环境的影响。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要与建筑节能设计互相配合,统筹考虑建筑朝向、日照间距、通风、景观绿化,合理应用雨水回收系统,透水地面砖等节能、环保技术以及配套设备(能源供应、小高层给水、公共照明、电梯等)采取的节能措施,大力推广部分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的利用等先进技术,以形成系统的住宅建筑节能体系,营造能耗低、环境舒适的居住环境。

二、建筑规划设计中节能设计要点

(一)建筑群布局设计

1、建筑群体布局格式采取合理的建筑群体布局,选择良好的建筑朝向,防止日晒,设计良好的自然通风,合理确定建筑间距与布局的形式,通常可以从建筑平面与建筑空间两个方面来考虑建筑群体布局格式。

2、平面布局方式平面布局一般采用行列式、错列式、斜列式与周边式等。对于夏热冬冷地区,从自然通风的角度来看,采用错列式、斜列式与自由式的方式,比行列式、周边式要好。当受到地形限制时,可采用斜列式的方式,错列式的建筑可长可短。也可采用自由式方式,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和朝向等条件灵活布置。对于寒冷地区采用周边式的建筑群体布局最为合适。

3、建筑群的总平面布置原则建筑群的总平面布置应遵照以下基本原则:(1)建筑群体的布局宜采用有利于建筑群体夏季自然通风的方式。如兼用错列式、斜列式,结合地形特点的自由式和“高低错落”的处理方式。冬季为使建筑能够避风,应争取不使大面积外表面朝向冬季主导风向。(2)对于建筑群体,适宜的建筑间距,应达到每户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在大寒日能获得满窗日照2h的要求,还应满足居住者对环境视野基本卫生标准的要求。(3)居住建筑应采用本地区建筑最佳朝向或适宜的朝向。尽量避免东西向日晒。(4)应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水等自然资源,减少住宅小区的水泥地面,增加植被绿化。植被的草本和乔木应结合布置。绿化面积宜分布均匀,使每户或每个居民都能享受到绿化生态环境。宜适当设置小区域水域,非流动水域应利用树叶与浮生植物遮阳,形成具有生态环境的小气候环境。

(二)南北方布局规划要点

建筑节能设计所涉及自然地理环境、规划中建筑群体的朝向、体形、间距、高低及道路网的布局,广场绿地的分布等都会影响规划区的微气候,影响建筑的日照和通风,由此影响到建筑的耗能。建筑布局优化设计要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因素、气候特征、建筑功能、居民行为活动特点等因素,从布局、朝向、间距、冬季主导风向、太阳辐射及建筑外部环境构成等方面进行考虑。

到了冬季,北方的太阳日照高度角比较低,每天的有效日照时间比较短,由于日照要求,建筑的间距比较大,只要户型设计合理,通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日照问题主要反映在建筑间距与朝向上,所以北方的建筑间距比较大,朝向以南向和东南向为主,布局一般比较单一,只能通过楼高来调整间距和采用点式住宅来点缀小区的手法。由于间距比较大,所以宅间环境一般比较好,绿地比例较高,容积率也较南方要小。

南方建筑考虑更多的是通风问题,由于夏天炎热,如果通风不畅是难以忍受的,虽然空调可以缓解酷暑,可是它也会带来所谓的空调病等副作用。南方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更接近赤道,太阳高度角比较大,象深圳这样的城市,太阳几乎可以达到建筑的任一个朝向上。日照间距很小,朝向基本可以不考虑,这与北方的设计理念正好相反,建筑的空间布局围合感更好,便于形成相对独立的组团,且空间布局灵活,可以布置任意朝向的住宅。但是由于宅间绿地比较小,要想做出比较大的绿地就必须牺牲一部分用地来特意设计,这需要开发商具有长远的眼光及雄厚的经济基础,并有好的买方市场相配合。这是一般开发商不想看到的,所以就出现了底层架空的手法,增加了绿地的相互联系,既解决了通风又减小了空间的压抑感。北方有些小区也采用这种手法,这似乎有些不必要,并且还带来管理与节能上的问题,除非遇到特殊的问题需要解决。

(三)功能分区、交通组织与节能

住宅及公共建筑等不同功能区在基地内的分布应均衡合理。如公共建筑可集中在小区入口处以便与区外公建形成集聚效应,也可化整为零地结合住宅组团布置以更加方便居民使用。功能相近的建筑或采暖要求相同的建筑应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集中设置,便于空调设备统一使用而减少运行能耗。道路交通组织及步行系统应根据小区规模合理选择对内对外交通联系方式。通过适宜的功能分区、控制机动车道长度、减少道路占地面积、设置足够的自行车停车位等措施,可以合理规划能源负荷。有效鼓励自行车交通及步行交通,减少住区内机动车交通量,来达到宏观节能的效果。

(四)资源循环

水资源的充分利用符合绿色建筑“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绿色建筑规划的重要组成。在保证小区的水系统水质和水量的前提下,建筑中可设中水处理及回用系统,不仅利于保护环境,也可减轻污水处理厂的负担。生态景观水景规划应遵循整体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水资源循环再生的原则,以节水及防止环境污染为基本目标,对雨水资源收集并加以利用,经过雨水收集系统后处理,全部用来补充湖泊景观水。也可将生活中的水质较好的排放水经中水处理系统处理排入河湖,补充景观水,并通过景观水综合处理系统给予进一步的净化。同时,小区内部供水设施宜采用节能节水型,要强调淘汰耗水型器具,推行节水型器具。

结束语

以上是在设计过程中,一些基本的降低能耗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手段。可持续发展观是当今时代的主体,可持续性的生态发展观已经深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在今后建筑规划与设计中必然会将节能理念融入其中,尽快建设节能建筑项目,从建筑群布局设计、功能分区、交通组织与节能、资源循环等方面对系统进行整体设计,从而提高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谷丽霞,张耀中.基于绿色理念的建筑规划节能设计[J].北京农业,2013(12)

[2]李晓楠,王爱华.浅谈建筑规划中的节能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04).

[3]鞠宁.关于建筑节能与建筑规划、设计的探讨[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3(15).

上一篇:室内装饰设计与平面构成元素及其应用探究 下一篇:浅析造价跟踪管理体系在工程现场签证管理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