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资源多元化的创设途径

时间:2022-10-03 10:54:59

论教学资源多元化的创设途径

摘要:实现教学资源多元化,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多元化地进行教与学,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其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本文从四个角度对教学资源多元化的创设展开了讨论,希望能得到各位同仁的认同。

关键词:教学资源;多元化;创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111

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注重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在政治课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世界里去亲身体验、感受政治理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以饷现代教育之需,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

一、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文本资源是教师进行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依据。政治课本每课都由引语、正文、辅文、插图、设问小栏目、资料卡、图表、名人语录、本课小结、阅读与思考、练习活动建议等部分组成,构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每个部分又有其特定的功能。这样,形成的文本知识能够起到促进和强化学生学习行为的作用,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结构与提示,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逐步养成“会学”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文本资源,给学生留有自读书的时间和空间,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典型案例等要让学生有时间自己去阅读、思考、归纳、整理,课本中已写得很明确的内容,教师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教师要当好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而不能包办代替,要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同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自学、预习、分析、思考、解答,引导学生探究、总结学习的规律。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机会,充分应用文本中的“议一议”、“查一查”、“想一想”以及课后的“试一试”等小栏目,鼓励学生多思善问,敢于质疑争论,解放学生的脑、手、眼、嘴,解放学生的时空,让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习,从而使学生会学、乐学,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教师要善于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引导教学过程中的学生的活动,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学习,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善于挖掘生活资源,增强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

中学思想政治课文本资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与学生多姿多彩、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世界相比,教材明显带有滞后性,尤其是高二哲学常识,理论性强,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较为枯躁、抽象甚至晦涩,难懂,尽管教材中设置相应的实例来佐证基本原理,但这些实例往往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很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习简单地换化为机械地记、背,无法将理论转化为内心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贯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把握时代性,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实际的学生生活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让教师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入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体验、感知哲学,从而亲近哲学,让学生明白其实生活充满哲学,“生活处处皆哲学”,从而形成热爱学习的积极情感。特别要善于利用学生身边的,贴近学生思想、生活、经验的例子,有了零距离的感受,才能引发学生的思索,使学生懂得如何学习。已往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对“矛盾”这个内容最头疼。辨证法常给人晦涩难懂的感觉,就像人们评价赫拉克利特是“最晦涩的哲学家”一样,学生因为没有实际的体验而无法理解抽象的理论,造成学习上的困难。为此,笔者利用生活中情趣横生的事例,捕捉学生兴趣的焦点来创造愉悦的教学情境,强化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哲学。

教学不能脱离实际,哲学教学更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在哲学的教学中,笔者更多地引导学生去开发利用观察思考身边问题来丰富哲学课堂,让学生感到哲学就在自己身边,只要留心、用心,学习哲学也不难,从而真正做学习的主人,乐学、爱学、愿学,主动地获得知识。

三、及时捕捉学生思维资源,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意识

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挖掘人的潜能,实现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人作为一个高级生命体,一个社会化的精灵,其本身蕴藏的智慧和创造力是巨大的。“人的潜能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蕴藏无比,价值无比,而我们的每个人都有一座潜能金矿”。每一个学生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只要发挥了足够的思维潜能,任何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都可以成为一个新的“爱因斯坦”,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个人人敢于动口的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打开思维的闸门,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试错改错”。教师要及时把握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形成教学的资源,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不同问题进课堂,让这些问题在教学中能得到关注,并使之不断地清晰化、明朗化,从而使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四、合理运用现代网络资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突破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使得教学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网络以其巨大的信息容量为我们提供最新最丰富的教学资源。而新课程改革也已把培养学生收集和使用信息资料的能力作为其中一个具体目标,同时它也是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为此,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作为自己教学的一个目标,指导学生学会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增强获取、分析、评价、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把网络资源与课本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加以整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教学资源是丰富多样的,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直接开发者和使用者,教学中要善于充分挖掘并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优势,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学生的一切”,促进学生个性全面自由健康地发展。让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实现教学资源的多元化,才能让开放性教学思想闪耀着人文之光芒。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 014030)

上一篇:在学困生中开展支架式写作教学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中职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