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台电视文艺导演的策划意识

时间:2022-10-03 10:36:31

城市台电视文艺导演的策划意识

电视文艺节目是“把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猜谜、游戏等,经过电视媒介的艺术加工后形成的节目,这类节目既展现了各自原先节目的风采,又不是原先节目的简单翻版,而且充分展示了节目编导的艺术才华和电视这一现代化媒体的技术特性。”①电视文艺节目又称电视综艺节目或电视娱乐节目,全国许多电视台还专门成立了电视文化娱乐频道。这几年,一些城市台不切实际地跟风模仿中央台和省级卫视节目,但由于受地域和覆盖面的限制,许多已经开设的综艺节目没有收视率,最终被迫停播。地方台电视文艺导演的工作紧迫感和压力越来越大,那么,如何改变现状?

出台激励机制,盘活导演资源

这些年,地方台电视文艺栏目改版撤消很多,岗位设置不够合理,一些专业人员没有适合的平台施展业务能力,也没有好的激励机制激发导演们的工作积极性。另外,专业人员业务培训交流机会太少,所谓的继续教育课程针对性不强,达不到学习提高的目的。综艺栏目撤消后的文艺导演们与其他城市台的来往没有了,更没有机会外出横向交流学习。

“文艺的娱乐性或消遣性是文艺教育的基础,取消了文艺的娱乐性或消遣性,就等于取消了文艺的教育性。”②寓教于乐的电视文艺形式是最容易贴近群众的一种方式,地方台的管理层如果能够有好的激励机制出台,就可以盘活文艺导演的人力资源,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开创出具有城市地方特色,符合地方受众视觉习惯的电视综艺节目,更好地保障电视文艺的发展。宁波电视台二套节目去年推出的《宁波达人秀》节目,虽然仍由演唱舞蹈和曲艺杂谈等内容构成,但是地域特色明显,有时尚街舞也有传统曲艺,群众参与性强,节目策划编排包装片花可圈可点,舞美灯光绚丽夺目,让宁波电视台久违了的综艺节目重放光彩,很受宁波观众的欢迎。令人意外的是,这样一个文娱节目没有出现在文化娱乐频道,却在经济生活频道绽放,让人看到了经济生活频道总监盘活文艺导演资源走出的第一步。

加强策划意识,培养策划能力

据调查,这些年国内电视受众以老人、孩子和女人为主,存在年龄高、文化低的现象,以往吸引中青年观众的电视综艺节目也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而转移。许多城市台的综艺节目因为无法和中央台及省级卫视抗衡,收视率遭遇大幅度滑坡而停办,文艺导演们何去何从?

加强策划意识,提升文艺导演的策划能力是地方台文艺导演生命力的源泉。地方台电视文艺导演不一定非要在综艺栏目中工作,他们的特长可以在不同类型栏目中得到发挥。比如:提到对农节目,大家想到的总是土地田野、蔬菜粮食,哪里会想到在这样的节目里有文艺导演发挥的天地?可是在天津电视台的对农节目里,文艺导演们发挥各自所长,利用以往制作大型晚会的经验,策划了《寻找美丽乡村》大型电视活动。在获奖的十二个村中,寻找村民用具有本土特色的文艺表演方式向观众推荐自己的家乡,通过隆重又别具一格的颁奖晚会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③这样的策划达到了新闻和专题节目都无法超越的宣传效果,也进一步印证了电视文艺导演在不同类型的电视栏目中都可以发挥文艺特长并对节目创新起到积极作用。

突出个性思维,提升策划水平

“所有的传播,传播的都应该是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没有思想的传播是不存在的,而没有思想的企划是拙劣的。”④注重文艺节目主题的新闻性,以文艺的手段突出节目内容的政治寓意,达到宣传目的,所以策划系列主题活动就是地方台电视文艺导演重视文艺节目思想性的企划。电视文艺导演要培养自己用文艺节目形式歌唱新生活,展示新形象,服务当地经济文化,愉悦广大电视观众的能力。目前各地受欢迎的系列主题题材有新闻人物评选、爱心慈善活动、健康话题、地方性特色才艺、各类主题颁奖晚会等等。系列主题活动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是因为主题思想突出。

电视娱乐节目的观赏环境主要在家庭,由此带来了观赏的随意性和间断性,观众往往在无意注意状态之中。针对这一特点,地方台文艺导演要根据当地观众的习惯爱好选择策划节目,还要考虑公益性、群众性、互动性,用“三性”定位节目,再根据当地观众习惯爱好选择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并揉进时尚元素的主题策划活动。比如,二人转在东北三省很受欢迎,节目收视率很高,可是在江浙沪一带就没有市场;越剧在江浙沪都受欢迎,但是到了东北和西北肯定就没有人看了;而甬剧就只能在宁波地区有市场。但是如果把各地的方言编进普通话的小品里,这样的节目在各个地方台都会有较好的收视率。所以地方台电视文艺导演的策划意识还体现在艺术修养的功底、对文艺表现形式的驾驭能力、对观众的深入了解和对文化观念的渗透,这样才能策划创作出有主题思想、意义深刻的电视文艺作品。

如今,电视观众的审美情趣、鉴赏水平已经大大提高,他们的精神需求开始从纯粹的“娱乐性”向“思考性”转移,在电视传媒不断面临新媒体挑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电视文艺导演要积极地将“娱乐性”和“思考性”结合,大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思考为基础,以娱乐为手段,提升文娱节目的品味,创作出高品质、有深度、有内涵的文艺节目。

(作者单位:宁波广播电视集团)

本文责编:黎 莉

注释:

①②施天权:《广播电视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P179 ,P178。

③张闻兵,黄 辉:《电视与三农》,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年版,P103。

④张绍刚:《电视栏目节目策划》,北京,北京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P222。

上一篇:基层记者如何下基层 下一篇:广州:物联网促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