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药品储存中常见的问题及管理措施

时间:2022-10-03 09:21:41

浅析药品储存中常见的问题及管理措施

摘要:药品是特殊商品,它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1]。所以,药品的质量好坏对其患者就显得尤为重要,能让患者快速的用上安全有效的药品,这是药库的核心内容,也是药品管理人员的责任所在。如何做好药品的储存和养护工作,笔者结合工作的实际浅谈个人对药品管理方面的认识。

关键词: 药品储存 管理 浅析

据有关药品检验机构报告分析,药品的分解速度受温度、水分、光线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温度每升高10℃,分解速度增加2~4倍,因此药品的贮存直接关系到药品质量。药品储存有常温、低温、冷冻、冷藏、避光等储存方法。需低温储存的药品会因受热而变质、变性,甚至易燃、易爆、易挥发。所谓低温一般指2~20℃。有些需在2~8℃下保存。如一些生物制品、酶制剂、激素和抗生素等。药品对湿度也有要求,湿度太大能使药品潮解、液化、变质或霉败,某些物质吸收水蒸气后会发生潮解和结块长期下去可能会变成溶液状态;湿度太小,则容易使药品风化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中对药品储存条件都有明确的规定,但目前很多药品经营使用单位的药品储存条件让人担忧[2]。 常见的问题

1、药品批发经营企业不按药品储存要求存放药品。我国对药品批发经营企业在库药品储存的要求是:按照药品包装、说明书的储存要求在对药品进行质量验收后,存放入常温库(0~30℃)、阴凉库(20℃以下)、冷库(2~8℃)、易串味库(20℃以下)等不同的库区,同时按不同品名、剂型、批次分开堆码存放。日常中我们经常发现许多企业为了便于药品出入库的存取,将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等药品存放在阴凉库中,但这些少数药品品种由于生产厂家不同,储存的要求也不同,如安徽先锋制药有限公司的粉针剂头孢呋辛钠需要在2~8℃的冷库中储存,而深圳致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粉针剂头孢呋辛钠只需要在20℃以下的阴凉库中储存,对需要在冷库(2~8℃)中储存却长时间存放在阴凉(20℃)库中,药品容易出现分解变质等质量问题。

2、药品阴凉库温湿度达不到标准要求。在《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中明确规定药品阴凉库温度必须低于20℃。许多药品经营企业购销药品品种多且入库频繁,对照药品包装、说明书中温度要求存放药品很麻烦,又怕出差错,干脆把所有药品都存放在阴凉库中,因此阴凉库的面积较大,但企业又由于考虑长期开空调电费太高,为了降低成本,企业采取一是节假日和晚间不开空调、二是限制空调开启数量,因此多数阴凉库无法保证达到低于20℃恒温的储存条件,对需要阴凉保存的药品质量影响较大。

3、冷库中湿度无法有效控制。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药品经营企业监管的通知(鄂食药监文[2007]111号)中规定“经营生物制品的企业冷库容积应不少于50立方米,冷库应配有自动监测、调控、显示、记录温度状态和自动报警的设备”。大部分药品批发经营企业在准备新一轮换证、认证时都安装了冷库,但由于“通知”中没有对湿度作要求,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在冷库中安装湿度控制系统,有的是安装风循环制冷系统,在开机运行一段时间后湿度在35%以下,太干燥;有的风循环制冷系统,在冷库开机运行一段时间后湿度在80%以上,湿度太大;这样长期运行,虽然药品冷藏条件达到了,但湿度却无法控制。

4、药品零售企业对药品储存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药品零售企业大多不设仓库,对购进药品经过质量验收后直接上架或上柜销售,药店内一般都配备了空调和冷柜。但在我们日常中发现,企业在暑期高温季节无法保证店堂内达到阴凉(20℃以下)的状态,虽有冷柜,但因容量小、不好分类,加之冷柜内湿度太大不好控制,对药品包装容易产生污染。因此大多数药店将需要阴凉保存的药品直接摆放在柜(架)上,而对于销售量小、存放时间较大且需要阴凉保存的药品质量难以保证。另外,拆零分装药品虽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群众,减少浪费。而殊不知,在无法保证存放条件下的拆零,反而使药品不安全。

5、医疗机构药房储存条件差。医疗机构的药品贮存设施基本可以用“简陋”二字来概括,主要表现为:一是药库房条件差。以我市为例,有80%以上的药库既无隔热装置,室内也无空调、排气扇及防虫等设施。30%以上的医疗机构药房各种药品随意摆放,未按要求进行分类,极易混淆;二是冷藏设备不足。只有乡镇以上医疗机构配有冷柜,95%的村级医疗机构没有冷柜,有冷柜的也是和家庭生活混用,一些需要低温储存的药品如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分针等都是存放在常温下。而乡镇以上医疗机构的冷柜不是不使用就是不够用;三是温湿度调控措施不得力。大多数村级医疗机构基本上没有配备温湿度计,又无记录,当温湿度超过规定范围时,也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温湿度调控成为一句空话;四是药品出库不按先进先出的原则操作,随意性大,导致过期失效药品经常出现。

二、措施

1、首先还是要单位的领导重视,多宣传药品储存的基本常识,加强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法律法规和药学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他们法规意识、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为确保药品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2、作为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单位内部督查力度,促使单位配备必要的防虫、防鼠、冷藏、防潮等措施。多与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联系,推行规范化药房药库建设,较大的医疗单位还应建立冷库,这样可以更好地解决因抗菌药物的临床用量大而冷藏设施不足的问题。

3、运用信息化信息化手段,提高药品的管理效能。充分利用经营企业现有的能覆盖药品购进、储存、销售等环节质量控制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增加仓库温湿度自动记录监测功能,并根据变化情况自动作出预告和温、湿度超标信息报告;以及药品仓库温、湿度在线远程监控软件,通过控制系统感应器与企业同步采集温、湿度信息,工作人员在办公室电脑上就能实施远程监控,提升管理效能。

总之,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在临床用药有关键的影响,如想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从各项制度的完善和提高药品管理人员的素质抓起,建立内部管理体系,利用网络的资源,做到信息反馈快、情报交流快。不断探索合理、科学的管理方法,为社会提供安全、有效可靠的药品,便于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和社会。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01.12

[2] 郑榕 浅议药品储存中常见的问题及监管措施.湖北省药品医疗器械流通监管工作研讨文章选编,2009.10

-font-family: 宋体'>:

[1]陈琴.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建设的几点思考[J].医院管理论坛,2014,02(09):13-14+12.

[2]林霞,华卓君,沈燕娟,等.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实践与探讨[J].护理研究,2011,30(11):2798-2800.

[3]唐明.消毒供应室各环节管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2,23(17):159-160.

[4]林霞.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建设与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1,12(08):74-76.

上一篇:中药配方颗粒优劣势分析 下一篇: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