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症的CT诊断分析

时间:2022-09-25 03:53:35

支气管扩张症的CT诊断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症的CT及HRCT诊断价值。方法:我科对患者全部进行常规CT及HRCT扫描,回顾性分析80例支气管扩张症的CT表现。结果:80例患者中柱状型21例、曲张型18例、囊状型15例、混合型26例。结论:CT及HRCT对支气管扩张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临床诊断效果显著,对怀疑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螺旋CT;HRCT;诊断;

支气管扩张症是指支气管内径呈不可逆的异常扩大。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好发于儿童及青壮年[1]。以往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方法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胸部X线平片影像学表现进行诊断,常缺乏临床特异性、准确性,临床常出现误诊、漏诊。多层螺旋CT的出现为该病的诊断提供了一个准确、快速、无创的检查方法,在临床上备受到医师和患者的青睐[2]。我科对2012年5月~2014年6月的8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80例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14-75岁,平均43.4岁。

1.2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3]。

1.3检查方法 常规螺旋CT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肺底,行层厚及层间距均为10mm的常规非螺旋扫描,对部分患者局部实行5mm层厚的薄层增强扫描。多层螺旋CT扫描,扫描时间一般为6~10s;HRCT层厚2mm,技术扫描参数140KV,150mA,高空间分辨率算法,扫描时间一般为2~2.4s。

1.4诊断标准 符合以下一条以上者则诊断该肺段支气管扩张: (1) 以肺段为单位,某一段支气管腔内径远端大于近端;(2) 支气管直径大于伴行肺动脉直径;(3) 胸壁下1cm 以内看到支气管;(4) 与邻近肺段的支气管相比较,支气管的内径明显大于邻近肺段的支气管腔,管壁明显增厚。

2结果 常规CT扫描发现支气管扩张 61例,高分辨率HRCT扫描发现支气管扩张80例,柱状型21例、曲张型18例、囊状型15例、混合型26例。

3讨论

支气管扩张症按病因份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多数为后天性。其主要原因在于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中存在急、慢性炎症或者支气管周围有牵引管壁扩张的因素存在,造成支气管壁的弹性组织和肌肉组织破坏,致使不能恢复正常扩张状态[4]。自CT问世以来,被认为是诊断本病“金标准”的支气管造影已大部分被螺旋CT、尤其是高分辨率CT(HRCT)所取代。支气管扩张的各分型的CT表现 :(1)柱状型:多数表现为:典型的“印戒征” 和“双轨征”,支气管管腔呈柱状"分支状"杵状或远端稍大不均等扩张,较伴行的肺动脉管径明显增粗,管壁增厚,这些表现和扫描时扫描层面与支气管"血管的关系有关。其分布散在,无规律性及特异性。当扩张的支气管内为黏液所充盈时,则表现为与血管伴行而粗于血管的柱状或结节状高密度影;(2)静脉曲张型:表现为支气管呈不规则串珠样扩张,且呈凹凸:不平样,多贴近于纵隔,可呈1-3 条平行出现的扭曲、扩张的管腔。当扩张的支气管内有粘液充填时呈棒状影像;(3)囊状型:表现为多数散在或呈簇状分布的囊腔,壁内外光滑,多伴有液平面,偶有呈葡萄状或蜂窝状表现。多数病灶位于下肺野内中带。囊状支气管扩张在内部充满粘液时则形成结节状影像,有肺不张时病变区支气管聚拢,周围肺组织可有肺气肿改变;(4)混合型:即上述3 型中2 种或 2种以上形态同时出现。HRCT(High Resolution CT),即高分辨率CT,为薄层(1-2mm)扫描及高分辨率算法(一般是骨算法)重建图像的检查技术,有时需要适当提高电压和电流。它使用的是传统CT扫描仪,但是在成像时会精确一些参数,以最大化空间分辨率。HRCT主要用于观察病灶的微细结构,是胸部常规扫描的一种补充。

HRCT能清晰地显示肺组织的细微结构(肺小叶气道、血管及小叶间隔、肺间质及毫米级的肺内小结节等),几乎达到能显示与大体标本相似的形态学改变,因此,HRCT在胸部的应用非常重要,而且扫描时不需要造影增强。HRCT被认为是目前诊断肺弥漫性病变的首选方法。但需要强调的是HRCT并不能代替常规CT,而是作为常规CT的一种补充。HRCT诊断支气管扩张也有局限,HRCT扫描对患者屏气要求较高,否则会高估或低估病变。HRCT除了对机器性能有较高要求外,还与许多技术因素有关,如扫描层厚、图像重建算法、显示野大小、矩阵大小以及扫描参数等。如把握不当,则图像的性噪比下降,伪影增多。此外,HRCT常为间隔扫描,对一些斜行走向的轻微支气管扩张可能漏诊。HRCT对轻微柱状和曲张型支气管扩张仍存在假阴性[5]。

综上所述,螺旋CT及HRCT对支气管扩张的范围、程度、部位及小叶中央性改变均具有较好的显示,诊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恩惠,冯敢生,医学影像学[M].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91.

[2]张景峰,多层螺旋CT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9):836-837.

[3]韦大忠,吴书信,以咯血为主症的支气管扩张症CT诊断[J].当代医学,2011,17(12):70-71.[4]黄旭东,赖海辉,林强,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8):48-49.[5]刘军华,CT及X线诊断支气管扩张的综合分析[J].肇庆医学,2009,(3):60-61.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喘息型肺炎的临床观察与护... 下一篇: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