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存在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时间:2022-10-03 09:18:30

浅谈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存在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摘要:屋面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遮风雨”。但自80年代起,据对建筑屋面质量的抽样调查发现,屋面出现渗漏问题占抽样调查总数的23%。可见,渗漏问题成为了建筑物屋面较为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在本文中,首先从设计方面、防水原材料方面和施工方面分析了屋面防水出现的质量问题成因,进而从成因入手提出了相对应的预防措施,以期能提高建筑屋面的防水质量,从而克服其质量通病,尽可能地保证其不漏。

关键词:建筑工程;屋面防水;质量问题;预防措施

1前言

屋面就是建筑物屋顶的表面,其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是“遮风雨”。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发展,大跨度、轻型和高层建筑日益增多,使屋面结构的变形出现较大变化,但是自80年代以来,房屋渗漏问题成为我国工程建设中非常突出的问题。屋面一旦出现渗漏,会直接影响到房屋的使用功能与用户安全,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房屋屋面渗漏水问题,就要从防水工程的设计、施工、材料及管理维护等方面着手,进行系统管理,采取有针对性地具体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2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存在的质量问题

2.1设计方面的问题

屋面防水工程的施工是依据设计图纸进行的,但是由于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存在疏忽,导致防水层的设计不能满足于防水功能。主要表现在:(1)设计人员不熟悉新型防水资料的性能,不能依据当地的气温、日照时间等特性,选择适宜的新型防水建材;(2)设计时不能依据当地气候条件、暴雨强度等在屋面的汇流面积等诸多要素,精确计算肯定排水管径、位置和数量,对屋面汇流分区、排水坡及天沟和檐口的排水处置的表达和表示概念不清;(3)在设计图纸上,对于一些具体的防水建材,只标明其名称,但未明确标注其施工厚度和构造,显示出随意性,让施工人员无标准可依;(4)在设计时防水基层方面未能与防水材料分离,一旦受温差和荷载等变形影响,就会直接损害防水层的质量

2.2材料方面的问题

防水原材料的材性、材质也是影响防水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在市面上很多假冒伪劣产品,如选用了防水性能和指标均达不到国家规范要求的防水材料,又怎么会不出现屋面渗漏问题呢?如,防水SBS材质的厚度小于4mm;防水材料的冻融、高温、流淌性和抗老化等指标均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根本不能防水,从而导致屋面出现渗漏问题。

2.3施工方面的问题

施工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找平层和节点细部的施工没有严格按操作程序及设计要求精心施工,局部地方防水措施不当,造成找平层与细部节点质量低劣,防水层厚度达不到规范要求,隔离层、保护层等施工不规范,从而造成屋面出现渗漏;(2)防水材料厚度达不到施工规范标准,由于是涂膜、玛蹄脂的涂刷不平均,厚度差别大,突出屋面的细部涂刷高度不到位,收头作法不标准,使防水层效果差,容易损坏。(3)屋面操作工序不当以及产品保护、养护和蓄水检验等管理措施未按有关要求进行,导致屋面防水质量得不到保证,产生裂缝引起渗漏。

3建筑工程屋面防渗漏的预防措施

3.1把好设计关

1.设计人员应严格根据建筑工程的性质、使用功能、耐用年限及屋面防水等级,以及建筑所在地域的自然条件来选择适宜的屋面防水等级。同时,设计人员要熟悉掌握各种防水材料的性能和各种防水等级的设计要求,从而能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准确设计。

2.构造设计上,考虑到屋面板对自防水的影响,应配足负筋,并减小板筋间距,同时在屋面大角及平面刚度变化处配置适量的附加筋,以抵御混凝土收缩、温度胀缩裂痕的能力。

3.2把好防水原材料质量关

1.防水原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以及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来进行选择,具体可见下表。

2.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好防水材料后,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要严格检查其出厂合格证、质检证等,对于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材料,严禁其进入施工现场。

3.3把好施工质量关

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屋面坡度施工,标明坡度,画出分水线,控制好找坡层的厚度,加强施工中的坡度检查及质量评定,以免因为坡度不平而出现存水现象,从而导致渗漏。

2.认真做好屋面细部处理:泛水、滴水、管道周边以及其他节点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施工,泛水平整光滑,滴水无缺棱掉角,做到嵌缝密实,表面密封处理;檐口顶梁和外侧面事先找平及粉刷面层,以避免细部出现渗漏情况。

3.屋面变形缝、后浇带、穿墙管、女儿墙、雨水口等与底板接板茬处是容易造成屋面渗漏的重要部位,在施工时要尤为注意。如,在浇筑混凝土前须对变形缝处止水带、后浇带处模板、穿墙管的固定等认真检查验收;对于屋面节点、附加层、屋面排水较集中部位的处理,应由屋面最低标高向上施工,对搭接、粘贴顺序、搭接长度、宽度、女儿墙泛水高度、压边处理等进行检查验收,以确保细部构造的防水质量。

4.严格按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留置施工缝,并处理好施工缝。在施工缝处继续浇捣混凝土时,要求原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将其表面凿毛并用水冲洗,铺上10-20mm厚与原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再振捣密实,形成自防水。

5.在施工细石混凝土防水层的分格缝时,考虑到混凝土构件会受温度影响产生热胀冷缩,从而容易导致混凝土构件板端出现裂缝,因此为了达到减少裂缝和增强防水的目的,分格缝应设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防水层与结构的交接处。至于分格缝的间距,考虑到我国工业建筑柱网以6m为模数,而民用建筑的开间模数多数也小于6m,所以规定分格缝宜大于6m。

6.加强混凝土养护控制,防水混凝土浇筑12-24h后即可开始覆盖养护,特别是7d内的早期养护,并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状态不少于14d。严禁养护期间上人和在其上进行作业。

7.屋面工程完工后,应按规范规定对细部构造、接缝、保护层等进行外观检验,并应进行淋水或蓄水检验(蓄水时间不应小于24h),以确保其无渗漏,从而保证其施工质量。

3.4关于人的因素

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也是影响屋面防水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要抓建筑屋面的防水质量,不能忽视人这因素。1.须提高设计人员对防水设计的重视程度,这样他们才能从技术层面上精确计算防水施工的数据以及全面绘制施工图纸,而不是和以往一样只是简单标注,从而让施工单位能根据设计图纸一目了然,从而最终提高施工质量。同时,设计人员还应多学习,多了解最新的防水技术以及防水材料及其性能,能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防水等级、使用功能等等,选择最佳的防水材料。2.须选用专业的防水施工队伍,要求其具备专业的防水知识和过硬的防水施工技术,能正确掌握和理解屋面防水工程的技术要领。对于所选用的施工队伍,要求其能通过屋面防水知识方面的考核后方可进行施工。3.在施工前,设计人员应会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进行施工图纸会审,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能懂得施工图中的细部构造和有关技术要求,从而能认真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准确施工。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屋面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其一旦出现渗漏,则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大大降低了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因此,在设计前就应参照类似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尽可能地在设计环节就将一些可能会引起渗漏的地方做好预防措施;其次要严格根据建筑物屋面的设防要求、自然降雨因素、工程性质等等,选择适宜的防水材料;在施工环节,则要从找平层、分隔缝、泛水处、屋面出入口、阴阳角等这些易出现渗漏的地方做好预防措施,以期能以此来提高屋面的施工质量,克服其质量通病,尽可能地保证其不漏。

参考文献:

[1]刘晓琼,张辉.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施工质量控制探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1(10).

[2]韩素梅.屋面防水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常见问题的维修[J].科学之友:中旬, 2012(3).

[3]朱生财,张仁义.住宅屋面防水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09(8).

[4]刘云.浅析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渗漏原因及其防治[J].山西建筑,2007(29).

[5]谭皓,张电吉,祝启坤.建筑工程屋面防水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J].上海建材,2009(5).

[6]建筑设计规范屋面防水工程技术规范[S].GB503452004.

[7]田菲.浅析建筑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1).

上一篇:基于居住建筑室内装饰中节能材料应用的研究 下一篇:试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