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冠心病胸痛者的临床特点

时间:2022-10-03 06:07:24

浅谈非冠心病胸痛者的临床特点

【摘要】 目的 探讨和分析非冠心病患者表现胸痛的临床特点,区分冠心病和非冠心病,降低临床应用中对胸痛患者的诊断误差,减少患病者的痛苦。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6月——2012年9月之间因胸痛住院的患者104例,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及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为辅助检查[1]对患者进行检查确诊54例患者为冠心病,50例患者为非冠心病,对104例患者自述疼痛程度进行统计,分析其胸痛原因及其疼痛程度。结果 对患有冠心病和非冠心病患者胸痛程度以及类型做比较,得到p值均小于0.05,说明存在差别,统计学研究有意义。结论 非冠心病患者胸痛主要表现为锐痛,间歇性疼痛,疼痛程度不一。通过对非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的掌握,尽量减少医生对胸痛患者的误诊,降低患者的不适,对胸痛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胸痛;非冠心病;临床特点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26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05-02

近年来,我院接收的病人每100人就会有1-2个患者主诉胸痛,其中女性占有大部分[2],对与胸痛的疾病正确诊断至关重要。据报道30%-40%患者误诊为冠心病[1],患者长期服用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症状却没有得到改善甚至部分患者病情加重。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对我院非冠心病的临床特点进行调查总结,其调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6月——2012年9月之间因胸痛住院的患者104例,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及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为辅助检查[1]对患者进行检查确诊54例患者为冠心病,50例患者为非冠心病。其中男性胸痛患者39例,女性胸痛患者65例;年龄在19-78岁之间,其中年龄较大的患者偏多,平均为43.2岁。

1.2 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测得内径狭窄程度≥50%,计算机断层摄像上没有发现明显的狭窄,核素心肌灌注法出现两个节段放射性不连段缺损者为冠心病,反之则为非冠心病胸痛。

1.3 统计分析 通过统计软件spss16.0对获得的胸痛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统计,经X2检验,若P

2 结果

根据临床资料的统计结果,104例胸痛患者经过诊断检查后确诊54例患者为冠心病,50例患者为非冠心病,其中冠心病患者77.8%表示发生胸部钝痛,而非冠心病84.2%的患者表示胸部发生尖锐性疼痛,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P

3 讨论

根据调查结果的总结分析,冠心病和非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的统计结果经过X2检验,P

非冠心病患者的胸痛分以下两类:心肌缺血性胸痛和由于非心肌缺血引起的胸痛,其中每一类胸痛又可以分为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疾病。一般冠状动脉的血流减少或者心肌耗氧量增加都可以引起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偶尔也会以上腹部烧灼感为表现。非冠心病的疼痛主要表现为尖锐性刺痛,少数患者表现为刀割痛、烧灼感、压榨样、绞痛等。非冠心病患者的胸痛主要是由于患者患有胃肠道疾病,肌肉骨骼方面的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消化性溃疡,神经障碍等疾病;该调查分析,我国非冠心病胸痛患者中女性患者占有较大比重[2],尤其在45-55岁之间更年期患者较为多见,多因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的神经性胸痛胸闷,并表现心慌气短等症,多为恐慌性胸痛。

在临床应用中,不能正确掌握冠心病和非冠心病引起的胸痛的临床特点,导致疾病的误诊以及患者自行错误用药,以至于延误,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甚至因接受错误的治疗延误病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降低非冠心病的误诊对临床治疗上意义重大,医生和患者均应给与较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雒芳玲,白墨青,王晓冬,宋振国,史东,林文华,张峰,任自文.非冠心病胸痛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1,26(4):267-270.

[2] 雒芳玲,杜学芹,张峰,林文华.不同性别非冠心病胸痛患者的临床分析[J].天津医药,2012,40(1):37-39.

[3] 杨晓帆,宫剑滨,江时森.T-T异常拟诊为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阴性98例分析[J].安庆医学,2011,31(1):36-38.

上一篇:骨外固定技术治疗创伤后胫骨干骨髓炎骨缺损 下一篇:浅谈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