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向阳的大槐树村

时间:2022-10-03 05:27:26

“马向阳”、“大槐树村”已是大家近期茶余饭后热聊的话题了,同样《马向阳下乡记》也是观众追屏的TOP1。故事讲述了淄川区商务局市场科科长马向阳在“千名第一书记下乡”运动中临时被派往一个地处偏僻,贫穷落后且外人罕至的小山村――大槐树村。从公务员到村官,从城市到农村,马向阳感受到了自己的格格不入。虽说马向阳极不情愿来此,但经过一番思想波动后却能扎根于此。他用“大智慧”带领着村民修路、建厂、种菜,一起走向致富的道路。在电视剧中,很多人除了欣赏马向阳的睿智与魄力之外,还对大槐树村的旅游景观念念不忘、称赞不已。可是,这大槐树村在哪里?似乎成为每一位观众心中的疑问。

一场秋雨一场凉,这句古老的谚语,在北方的任何地方都显得十分准确。10月12日,国庆黄金周后的第一个休息日,我便踏上了开往“大槐树村”的旅游大巴。从济南出发沿着经十路直直往东,过章丘至淄博境内,车子转向开往淄川的方向。一路上,一车人对大槐树充满了期待和憧憬,毕竟我们将要走入热播剧的实景地,走进吴秀波战斗过的地方了。这是一件令人感到幸福的事情。

寻找大槐树,寻找马向阳的痕迹

“大槐树村”其实坐落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永泉村。“大槐树村”的村名是根据《马向阳下乡记》的剧情需要而设计的。永泉村处在幽古静谧的涌泉齐长城风景区内,村内民风淳朴、安静祥和,以于姓村民为主,鲜见刘姓。据考证,涌泉村建村于明代,由临淄南磨房迁入于姓单姓,清初孟氏由邻村迁入。看来,刘姓也是因故事需要而设。

进入村子后,我同其他的游客一样,直奔村口的大槐树而去。然而,当我真正地走近大槐树的时候,心里却立刻生出了一些遗憾。映入眼帘的大槐树,已经有些“老化”,树叶也褪成了天蓝色。原来,这棵令人着迷的百年古树,实际上是一棵人造槐树。同行的当地旅游局向导告诉我们,本来村子里没有大槐树,但剧组看中了村子的格局和风光,因剧情里需要有一棵大槐树作为灵魂和主线,于是在村口搭建了现在这棵大树。虽说这棵大槐树不是真的,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人们追逐它的热情。只要进入村子后,你立刻就会发现在这里让人惊艳的并非只有大槐树,还有许多其他的老树。人们常说,树是山的衣服。可是在涌泉,大山又仿佛成了树的附属。涌泉的树不仅多,而且相当古老。几万棵有着数百年树龄的梨树、杏树、海棠树、柿子树、山楂树、楷树等,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村里村外,坡上谷底,年年开花,岁岁结果,让人叹为观止。

同大槐树合影似乎是每个人进村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然后再摸一把老碾盘,奔着“大槐树村委会”三步并作两步跨进槐树小学。小学内共有三排房子,一排大约三间房子,如今已经废弃。“马向阳”的宿舍就在中间这一排。如今,宿舍内黑板上的那句“让大槐树下长出金子”的粉笔字依旧还在。马向阳的单人床,还有一些简单的家具也还在。宿舍内依旧是剧情中的格局,红砖铺设的地板,还是那般老旧。

走出“马向阳”宿舍,前后两排房子分别是村委会和超市,以及电脑室和图书室。可惜,如今的超市已经停业,电脑室和图书室也变成了仓库,里面堆放着拍摄时的一些道具。倒是“村委会”里“齐旺财”和“梁守业”用过的两张办公桌和名牌,大喇叭用的功放器以及村委院落里的那竿国旗,还在继续坚守着着剧情。

“刘世荣家炒鸡”,抢了“洪云妈农家乐”的威风

要发现“大槐树村”的风景,还要继续往村里走。沿着“马向阳”铺设的水泥磨盘路走上100米,在一个三岔路口,便是“刘世荣”家。“刘世荣”家非常好找,因为在他家的大门口外立着一块红底大黑字木牌,上面赫然写着“刘世荣家炒鸡”几个字。“好家伙,如今,刘世荣不干大棚,改做农家乐炒鸡店了,这不是抢洪云妈的生意嘛。这大木牌,不是刘世荣在大槐树下举得那块吗?”一位游客调侃。

远观不如近访,“刘世荣”家还真的干起了炒鸡店。在电视剧播出后,房主于祖勤的“刘世荣”家就火了。每天来他们家游览的客人,甚至将平房顶都踩出了裂纹,这让他不得不将通往平房顶的楼道封住。面对源源不断的游客,于祖勤的女婿李强有着十分聪慧的经营头脑。他将淄川城区的饭店暂时关闭,跑回了“大槐树村”做起了农家乐炒鸡。来往的游客除了参观欣赏,更喜欢坐在“二叔”家的院子里吃点农家饭,单是国庆节首日“刘世荣家炒鸡”就卖出了300多斤。于祖勤给女婿打下手,在忙活的同时不停地回答游客提出的各类好奇问题。“晚上的镜头经常拍到凌晨两三点;道具都是自己家的;使用房屋给了2000元……”这一系列话,68岁的于祖勤已回答无数遍。在正屋的相框中,至今还存放着很多张于祖勤与剧中演员的合影照。他说,吴秀波和李洪涛还给自己留了签名。

站在“二叔”家的大门口往外看,正对着的一条石头小街,就是刘世荣每天喊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地方。在细细的秋雨中,踩着泛黄的落叶,沿着崎岖不平的小路往前走就是剧中的刘氏老宅。秋雨、石头路、老宅子、黄叶,一种时光的穿越感和落寞感立刻爬满心头。

“梁会计”的油坊关门了,“支前煎饼”依旧火热

其实,来到“大槐树村”除了马向阳和刘世荣外,我们最关心的恐怕还有“老祖奶”和“梁会计”。他们的“家”在哪里。答案就在自己脚下。“梁会计”家是最好找的,在进入村子后,站在大槐树下合影时,你会发现对面的小房子上写着“花生油”、“香油”,不用问,这就是“梁会计”家。如今,油坊和“梁会计”家的大门时常上锁,因为房主的真正主人全家居住在济宁兖州。他们不经常回家,房子也不打算出租,因没有人看护只能关闭。所以,很多游客只能遗憾地油坊门口合影。不过,我比较幸运,这天正好房主在家,于是我也幸福地登上了“梁会计”家的平房顶。

“老祖奶”家,不大好找。对于我来说,这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沿着瀑布跟前的一条小道往里走,就会发现一个斜坡的碎石道。径直上去,就会找到“老祖奶”家的拍摄地。只是“老祖奶”家的房主,88岁的于大爷,听力不好,喜欢安静,交流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大家还是少打扰的好。

除了“刘世荣家”的农家乐热火朝天外,“李云芳”的“支前煎饼”公司如今也是吃客爆棚。要想在这里吃到煎饼,简单,那就排队等上20分钟吧。“那就等吧,来这的另一目的,就是要找到老祖奶支前煎饼的味道。”同行的小岳说道。

只要沿着村子里的水泥磨盘路走,不论进村还是出村,似乎都绕不开那口铁轱辘的水井。这水井有20多米深,依旧是当地村民们的主要水源地。这口水井同大槐树一样,看惯春华秋实、夏雨冬雪,以处世不惊的态度成为游客们争相留念的重要取景地。

其实,当你真正的走入“大槐树村”,走入涌泉齐长城风景区后,你就会发现,在这里,美景不仅仅是大槐树和老水井。沿着茂密的树林往上走,齐长城、齐兵营、古堡、孟姜女哭长城发源地,孙膑遗址、劈山等,一个个有着美丽传说的景点就会不断展现在游人面前。当你走进齐长城的拱门,就仿佛走进了历史。涌泉自古以来就太平安逸,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地方,相传在公元前341年,孙膑在取得了马陵战役决定性胜利以后的春天,从山东边带兵来到春风习习、风景如画的涌泉,率众将士休息调整,并将驻兵地山花烂漫的山谷命名为“歇马堂”。这些美景,在剧中没有一一展现,不过身处其中,你可以毫不怜惜地去欣赏它们,拍摄它们。

劈山是马向阳最爱去的地方

说到“马向阳”,就不能不说劈山,这是他作为一个户外登山爱好者,来大槐树村后,最喜欢去的地方,也是他遇险的地方。

劈山坐落在涌泉齐长城风景区的东北方,海拔近800米。劈山俊秀挺拔,山势陡峭,单是“一线天”就如同刀劈一般,将两座40米高的巨石一分为二。相传劈山原名为“大寨”,是一个整体的崮寨。当年孟姜女哭长城倒塌时,城墙与部分山体一起倒下声响震天,似晴空霹雳将山寨劈为两半,劈山因此而得名。而成百吨的大石头从崮顶塌了下来,紧挨着崮寨的底边,躺在陡峭的山坡上,却没有再往下滚落。是什么原因支撑了摇摇欲坠的巨石,千百年纹丝不动,到现在也没人说清楚,成为千古悬念。或是,孟姜女在哭范喜良的时候,惊动了上苍,使得半个山体轰然倒塌,成为万古留存。

劈山“一线天”的夹缝处仅允许单人通过,抬头仰看,两座三角形巨石的顶峰,遥相呼应,缝隙狭小,像极了一只煽翅欲飞的蝴蝶。要想攀登劈山,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需要十足的耐力和毅力,还有一些基本的登山知识。难怪剧中“马向阳”不止一次地邀请登山的朋友前来探索。劈山上建有齐长城、古兵营,此外还是孟姜女哭长城故事的发源地。所以,来到“大槐树村”,必看劈山,来到劈山,也必须看齐长城。否则,等于没来。

秋日的劈山,野遍布山谷,金柿挂满枝头,泛黄的柿叶、红艳的枫叶和着清脆松柏灌木将山谷装扮得层次分明。可惜机遇不巧,正逢山中云雾浓重,劈山似隐似现,变幻多端,不过反倒是增加许多神秘感觉。

步行进入劈山,路况越走越差,由宽变窄最后成了崎岖的山道,只能依仗双腿。沿着山道上升,用不了多久,齐长城的关隘就出现在了眼前。齐长城是我国古代早期的一项军事防御工程,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战国时期。齐长城西起黄河河畔,东至黄海海滨,途径山东十三县,长达千余里。它建筑在起伏连绵的山岭之中,虽沿线有平谷之地,但多为山岭,长城依山就势而筑。而眼前的齐长城,就是建在险峻的劈山之上的。在山顶的缓处,如今烽火台、堡垒依旧安在。它们虽历经千年时光,饱经风霜,却依旧容颜不老的静静地端坐在劈山之上,俯瞰着人世间的沧桑变化,风雨无常。它们就像一位位智者,千百年来一直陪伴着劈山,荣耀着劈山。

站在劈山顶俯瞰山下,上山来的人排成了长长的队伍,在蜿蜒曲折的齐长城古道上,时隐时现,煞为壮观。如此美景,让人心中豁然开朗。

上一篇:中国水族“马尾绣” 下一篇:中国艺术国际行:传播文化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