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鹤庆县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时间:2022-10-03 04:51:27

2007-鹤庆县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 为了解和掌握我县居民户碘盐食用情况及盐碘含量,分析影响因素,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保证居民食用合格碘盐,更好地制定碘缺乏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鹤庆县2007―2011年碘盐监测进行了分析。结果 1五年对鹤庆县居民食用盐中碘含量检测1476份,碘盐合格率分别为95.73%、97.91%、99.33%、99.67%和100%,呈逐年上升趋势。2对我县五年来山区和坝区碘盐进行分析,经统计学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食盐加碘是消除碘缺乏病的重要措施,加强碘盐监测,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盐业市场监督管理是干预措施的关键。

【关键词】碘盐 监测 分析

中图分类号:R1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372-02

鹤庆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属外环境缺碘较为严重的地区,是碘缺乏病流行的重病区之一,外环境缺碘导致机体碘摄入不足,造成以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综合症,即碘缺乏病(IDD),坚持食用加碘盐是消除危害人民健康的碘缺乏病(IDD)的最佳干预措施。碘盐监测是落实食盐加碘的重要手段。为了全面掌握鹤庆县居民碘盐食用情况,依据《全国碘盐监测方案》现将2007―2011年碘盐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碘盐监测数据来源于鹤庆县疾控中心2007―2011年碘缺乏病防治工作计划。实验室碘盐监测结果等资料。

1.2 抽样方法 鹤庆县共有10个乡镇,山区7个,坝区3个,每年按照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CQAS),随机抽取5-9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4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抽取8-15户居民盐样。

1.3 检验方法 现场检测采用半定量快速法测定,定量检测采取抽样送中心实验室,依据国家标准GB/T 13025.7-1999直接滴定法测定。

1.4 判定标准 依据GB5461-2000,食用盐国家标准:食用盐中碘含量在20-50mg/kg为合格碘盐,碘含量在5-19mg/kg或>50mg/kg为不合格碘盐,<5mg/kg为非碘盐。

1.5 监测指标 碘盐合格率=碘含量20-50mg/kg盐样份数/碘含量≥5mg/kg盐样份数×100%;非碘盐率=碘含量<5mg/kg盐样份数/检测份数×100%;碘盐覆盖率=碘含量≥5mg/kg盐样份数/检测份数×100%;合格碘盐食用率=碘含量在20-50mg/kg盐样份数/检测份数×100%。

2 结果

2.1 2007-2011我县共抽取居民户食盐1476份,经检测合格碘盐1446份,碘盐合格率98.57%,不合碘盐21份,占1.42%,非碘盐9份,占0.61%,碘盐覆盖率为99.39%,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7.97%,2011年合格碘盐食用率最高,为100%;2007年合格碘盐食用率最低,为93.40%;2009年和2011年居民户未检测出非碘盐,而2007年居民户非碘盐最多达到7份,非碘盐率为2.43%;2007-2011年碘盐合格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检测情况见表1。

2.2 不同区域用户碘盐质量 对全县碘盐进行分层分析,把山区和坝区两个区域进行分析,五年山区共监测盐样1012份,坝区共监测盐样464份,山区和坝区碘盐监测各项指标分别是:非碘盐率分别为0.69%、0.43%,碘盐覆盖率分别为:99.31%、99.57%,碘盐合格率分别为98.41%、98.92%,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7.73%、98.49%(见表2)。统计学x2检验山区和坝区检验(x2=0.93,P>0.05)

3 讨论

3.1 五年的碘盐监测结果显示,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和碘盐覆盖率均在90%以上,呈逐年上升趋势;非碘盐率在5%以下,已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90%以上)要求。从山区和坝区的监测结果分析,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7.73%,98.49%,非碘盐率分别为0.69%,0.43%,统计学x2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充分说明在我县碘盐供应及销售网点较健全,碘盐销售网点已覆盖全县10个乡镇,山区和坝区的覆盖率为99.31%和99.57%,也说明我县职能部门监督监管到位,居民户用碘质量总体情况比较好。但在采样中发现,部分居民食盐存放不密封,有的在高温环境中存放,有的存放时间较长;有的在烹调时将盐放到温度较高的油里先爆炒再加菜炒,有的先放盐长时间煮沸;这些不当的保存使用均导致碘的挥发,达不到食盐加碘给人补碘的作用。

3.2 对我县5年来碘盐的动态监测结果显示:2007年不合格碘盐达12份,非碘盐7份,造成不合格碘盐和非碘盐份数增多的原因:(1)群众缺乏对碘盐存储方法的相关知识,使用大包装袋,长期存放或受潮,极易造成食盐中碘含量下降。(2)一些不法商贩利用年关(杀年猪.腌制腊肉的风俗)到乡镇大量推销非碘盐,而群众防病意识薄弱,对碘缺乏病的危害认识不足,对真假碘盐的识别能力薄弱,极易造成非碘盐入户。

3.3 由于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缺碘状态无法改变,因此消除碘缺乏病工作不是一劳永逸,只要防治措施稍一放松,病情就会回升。今后长期措施:(1)要加强碘缺乏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居民科学使用碘盐,确保碘盐中的碘最大限度利用,提高群众对碘缺乏病的认识,才有助于行为的改变。(2) 打击非碘盐,净化碘盐市场。(2)加强监督检查,搞好常规检测,经贸委,盐业,卫生,工商等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制定长期有效的工作制度。

参考文献

[1]地方病学. 地方病专业人员培训教材[M],云南地方病防治所翻印,2009年7月印制.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阿荣旗布病疫情专题分析报告 下一篇:口腔科感染因素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