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节水农业 壮大团场经济

时间:2022-10-03 03:14:23

发展节水农业 壮大团场经济

农五师九O团积极探索节水农业的发展方向,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喷灌改良,发展膜下滴灌、耕层地下滴灌和自动化灌溉技术,使团场农业节水面积占全团正播面积的85%,成为全国22个节水增效示范区之一,棉花产量不断提高,职工收入稳步增长,团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为发展壮大团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克服不利因素,积极探索节水灌溉之路

九O团位于祖国西北边陲阿拉山口前沿、博乐河末端,是典型的“风口水尾”垦区,全年8级以上的大风150天左右,无地表水可利用,可垦荒地盐碱重(1米土层含盐4.91%至14.18%)。近年来,九O团进行了膜下滴灌种植试验,获得成功,节水节肥达20%以上,全团膜下滴灌面积已达6.5万亩。

2002年,九O团与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合作,进行耕层地下滴灌棉花栽培技术实验,同时引进全自动灌溉和远程无线监测系统,使团场节水农业步入一个新的境界。全团已安装5000亩耕层地下滴灌,充分发挥了节水、增产、增效的作用,平均单产籽棉达380公斤,全生育期用水量260立方米左右,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机力、肥料,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生产的积极性。

二、创造有利条件,切实减轻职工负担

九O团党委为加大实施节水灌溉的力度,出台了《九O团节水灌溉实施办法》,明确了节水灌溉工程项目资金的筹措办法和付款方式,鼓励职工自己出钱购买滴灌带。职工自己选择滴灌使用年限进行分期付款,团场负责供水系统如地埋管道、地面干管与首期的建设投资,形成了职工和团场共同投资的良好格局。

节水灌溉工程项目中滴灌带是整个工程的投资主体,九O团通过多方论证,出台方案,建议职工选用使用3年的滴灌带产品,职工投资932.32万元购置滴灌带,占总投资的55.35%。此方案的选用与购置一次性滴灌带相比(按2004年农五师滴灌价格),累计为职工节约资金621.25万元,节约地面支管投资额224.3万元。

三、狠抓措施管理,保证灌溉工程质量

为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达到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要求,九O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节水灌溉工程质量。一是严把工程规划设计关。凡列入计划的节水项目,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制定项目实施方案,依据《兵团节水灌溉项目管理办法》界定的权限,分级审批后方可开工兴建。二是严把设备质量关。凡是用于节水灌溉项目的设备材料,必须要有质检部门颁发的质量合格证,同一类的产品,要按照货比三家或者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采购。三是严把施工质量关。在节水灌溉项目建设中,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目标,责任到人,同时要求工程施工必须是专业施工队伍。四是严把工程验收关。在节水灌溉项目工程建设中,严把每道施工工序,一道工程需完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五是加强项目监督和检查。

四、实施产权转移,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2004年,九O团制定了《低压设备及水泵产权转移的实施方案》,规定全团农用井的低压设备及水泵由职工买断,根据种植面积的大小分年度付款。低压设备及水泵的维修,团场统一锥修项目价格,职工可根据维修服务者的态度、技术、价袼、质量选择维修点,改变了过去低压设备由水电管理部门独家管理、职工不承担任何责任的局面。

五、加强职工培训,确保灌溉节水降耗增效

九O团党委注重加犬对职工的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科技素质,改变传统的棉花生产管理、灌溉管理的模式。团场利用“科技之冬”对职工进行技术培训,请农科院专家举办讲座,组织干部、职工对滴灌棉花增产的经验和减产的原因进行讨论、交流,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滴灌棉花要增产,必须按照棉花需水规律进行科学灌溉;要因地制宜、合理调配喷滴水时间和用水量,不超时灌溉,不过量灌溉,确保实现节水降耗增效的目的。

经过十几年节水灌溉技术的探索,目前,九O团农业生产已初步形成了灌溉控制自动化、土壤墒情监测自动化、气象信息预报自动化。耕地面积从1988年的2.5万亩发展到现在的9.5万亩,籽棉单产从不足230公斤发展到现在的380公斤。2004年,节约用水量5867万立方米,棉花总产量达2.8万吨,职工职均收入1.6万元。实践表明,发展节水农业是致富职工、壮大团场经济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农五师九O团)

上一篇:新“三资”推进兵团农业产业化 下一篇:三年援疆路 永远三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