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防治癌症热点(二)

时间:2022-10-03 03:11:53

中西医结合防治癌症热点(二)

活血化瘀、扶正补益、以毒攻毒是传统中医的三项治癌大法,现代医学赋予了它们新的内涵,也令其显示出更诱人的前景。

在肿瘤防治史上,有过很多当时无法解释的奇怪现象。1794年,巴黎一位内科医生报道了一个特殊的病例:他医治的一位乳腺癌患者已经无法手术,使用当时最有效的药物也无济于事,几乎就是在等死。一次,她的腿部不慎感染,形成脓肿。与此同时,她的乳癌肿块缩小了,最终竟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是,当她的腿部脓肿治愈后,乳癌又马上复发。医生试着在其原脓肿部位造成人工感染后,乳癌竟然又逐渐消失。19世纪末,一位美国医生对一位已不能手术的癌症患者做了一项大胆实验:让他感染链球菌。患者很快出现严重的感染症状:怕冷、高热、出汗。而几天后,患者的肿块开始缩小……

进入20世纪,更多的医生开始观察到:少数癌症患者未经治疗,却能与恶性肿瘤长期“和平共处”,有的甚至肿块自然消失;有的癌症患者却祸不单行,在初次患癌后,又不断地患上第二、第三种癌;每年患感冒多次的人显得弱不禁风,但他们却比从不或极少感冒的人更不容易患癌……

现在已得知,这些令人困惑的临床现象均与人类的防癌体系――免疫系统有关。一个人的免疫系统完善与否,免疫系统是否得到刺激,是否获得调整或发生紊乱,会导致各种不同的结局。

癌症患者都“免疫功能低下”吗

人类免疫系统中掌管癌细胞存亡的有三类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其中T杀伤细胞(T淋巴细胞中的一个亚型)是“战斗”主力。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T杀伤细胞攻击和杀死癌细胞的精彩场面(图1):癌细胞的细胞膜首先被攻破,随后“城门大开”, T杀伤细胞长驱直入,最后,癌细胞溃散、死亡。

如果说T淋巴细胞在抗癌战斗中扮演的是有直接杀伤力的角色,那么B淋巴细胞却是“另辟蹊径”。B淋巴细胞能转化为浆细胞并产生抗体,癌细胞(抗原)越多,抗体分泌就越旺盛,在补体参与下,抗体抑制、包围、杀伤癌细胞(图2)。

这两种不同的免疫现象,分别叫做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反映的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B淋巴细胞反映的免疫功能)。过去人们说到癌症患者,总习惯性地认为他们“免疫功能低下”。事实上,癌症患者有的是单纯体液免疫功能过分亢进,有的是单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的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同时伴体液免疫功能过分亢进。所以,简单地说癌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是不够全面的,正确说法应该是“免疫功能紊乱”或“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虚弱之人易生肿瘤

因此在临床上,针对肿瘤的免疫治疗也不是单纯地提高免疫功能,而是调节免疫功能。比如临床常用的干扰素(IFN),就既可增强低下的T杀伤细胞,又可降低亢进的B淋巴细胞抗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癌症免疫治疗的,还有白细胞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淋巴毒素(LT)、集落刺激因子(SF)、转化生长因子(TGF)等。不过,它们也有一些不小的遗憾:来源匮乏、品种不多、价格昂贵。

“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这是金代名医张元素的名言,意思是虚弱的人容易患积聚之证。古人所说的积聚,就包括现代医学概念中的各种良性和恶性肿瘤。所以中医治疗癌症,历来将扶正补益法作为基本的治则之一。众多资料表明:人参、冬虫夏草、灵芝、黄芪、女贞子、枸杞子、天门冬、石斛、黄精、扁豆等扶助正气的中药,能调节癌症患者紊乱的免疫功能,特别是能扶助低下的细胞免疫功能。在调节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方面,品种繁多的中药显示出其选择余地大、价廉、高效、副作用少的优势。

白细胞低就不能继续化疗吗

说到癌症的免疫治疗,不由得要提到癌症患者化疗后免疫功能受影响的问题。长期以来,临床上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如果癌症患者在化疗中出现周围血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升(正常值4×109/升~10×109/升),就要暂停化疗,理由是此时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感染。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

血白细胞分成好几类(图3),其中与癌症防御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淋巴细胞。通过周围血白细胞测定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不仅要看白细胞总数,更要看白细胞分类中的淋巴细胞比例。如果一位癌症患者化疗后,白细胞总数为4×109/升,但其中淋巴细胞占30%,也就是说淋巴细胞的数量并不少(1.2×109/升,即大于1×109/升的最低标准)。这说明患者的免疫功能尚可,只要患者自我感觉能够承受,不必停止化疗。反之,如果一位患者的血白细胞总数达8×109/升,但淋巴细胞只有10%,那么这位患者绝不能再行化疗,因为他的淋巴细胞数量很少,继续化疗淋巴细胞会下跌得更惨。

此时,应运用药物扶升白细胞,尤其是淋巴细胞,使免疫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才能继续化疗。利血生、鲨肝醇等西药有明确的升高白细胞作用,起效也很迅速。但是它们的作用不持久,一旦停药指标会很快下跌,而且作用单一。相对来说,很多扶正补益中药不仅能升高白细胞,而且能增加血小板,如灵芝、黄芩、黄精、阿胶、明党参、枸杞子、白木耳、百合等。中药复方能发挥整体优势,效果更好,比如笔者研制的地黄汤(由生地、党参、黄精、黄芪等药组成),能使癌症患者的血白细胞总数升高、淋巴细胞数量和血小板数量增多,也就是说能加强细胞免疫功能,同时又能降低亢进的体液免疫功能。

打好“攻坚战” 不忘“持久战”

可见,在癌症的治疗中 ,手术、放疗、化疗虽然是主角,但中医中药这一配角的作用实在不能低估。近40年来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发现,扶正补益中药除有调节癌症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外,在减轻手术、放疗、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强手术、放疗、化疗效果,保护骨髓,并提高其造血功能、增强内分泌和体液调节功能等各方面都有不俗表现。

扶正补益法不仅是癌症免疫治疗的直接生力军,也是保护患者的免疫系统,保证其他治疗方法顺利开展的间接力量。这个配角与手术、放疗、化疗等方法配合得好,中西医即可一补一攻,相互取长补短,让更多的癌症患者能完成全程治疗,减轻痛苦,提高疗效。在长期的康复治疗中,扶正补益等中医中药又可转变为主角,打一场漂亮的“持久战”,帮助患者最终战胜疾病。

上一篇:古今熏香漫话 下一篇:控制饮食的示范性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