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学生建构物理学科的自主学习模式

时间:2022-10-03 03:09:46

如何帮助学生建构物理学科的自主学习模式

摘 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和动手空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整个教学过程中,强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正是对传统的“依赖式”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否定,强调了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研自得,主动参与体验的过程。

关键词:自主学习模式;教师角色;时间和空间;学习方法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主的学科,但是在传统的物理课堂上,学生对物理实验过程参与的程度较低,甚至有的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为了追求“高效”,还会让学生背诵实验步骤。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和动手空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整个教学过程中,强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的本质是育人,研究探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正是对传统的“依赖式”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否定,强调了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研自得,是学生主动参与体验的过程。

笔者在主持课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期间,针对“如何帮助学生建构物理学科的自主学习模式”这一问题,进行了以下思考:

一、教师要改变在教学中的角色,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由传统的“教学”职能转变为“导学”职能,应由“教学生知识”者转变为“教学生学习”者。在实验教学中,学生要由原来的“背诵实验步骤”者转变为“主动实验探究”者,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者。教师和学生只有实现以上的“转变”,才是创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关键,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二、给予学生参与实验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好的教师任务就是给学生搭架子,让学生去自己学。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最吸引学生兴趣的地方,教师要利用物理学科独特的物理实验优势,精心准备课程,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探究过程中来。早有荀子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但是我们教师是最耐不住性子的人,最怕因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而耽误了教学进度,所以即便是在课堂上穿了件“合作探究”这一华丽的外衣,但实质上,老师在抛出问题后却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在实验过程中没有足够的动手时间,随即就给学生抛出了问题的答案,或者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一回答便认为所有学生都完成了这个教学环节。这些教学过程其实并没有面向全体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也只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所以在课题研究之初,我们便针对这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力争解决“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际情况”出现的“两张皮现象”这一矛盾。这就要有教师精心设计课堂,集中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如何“引导”,如何“指导”,如何“辅导”,便是一门大学问。

例如在我设计《光的折射》这一课例时,其中有让学生通过实验器材观察身边易出现的“光的折射”现象这一个观察环节,学生随即便炸开了锅――有的学生发现“铅笔错位”现象,有的学生发现“水槽变浅”现象,还有的学生来到黑板前,以黑板为背景,用激光通过平行玻璃砖确实发现了“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和“光由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光线发生了偏折,学生自己总结出了“光的折射规律”。

当然也有一部分学困生,由于自己观察能力较弱,这就需要教师在巡回观察小组活动时给予“指导”与“辅导”,在小组汇报实验探究结果时,应由中等学习能力的学生来汇报,他们的汇报成果势必会存在漏洞,再由学习能力强的同学来补充,最后由教师做点评和总结,给学生纠正不足之处,帮学生建立正确严谨的物理概念。

当然,如果教师把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视为教师“放羊式”管理,那就是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在教学中切记“过犹不及”。

三、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学科的有效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引导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是:

1.认真预习:预习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的有效手段。但是我们的学生大都来自于农村,家长对学生疏于管理,学生在课外能够自觉预习的并不多,即便是预习了,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没有“纸上谈兵”,而是在课堂设计上做了一点变化――在开始讲课时,老师先把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以“闯关任务式”提纲挈领地写在黑板上(或由PPT呈现出来),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任务,用5~10分钟时间来预习,然后教师进行提问,先引导学生解决掉学生可以自行性解决的问题,然后再进行拓展延伸。

2.相互倾听:新的课堂模式下,老师讲得少了,学生有了话语权,所以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听老师的话语,老师同样还要倾听同学的思路和方法,这也是体现“师生平等”,“学生主体地位”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3.及时检测:及时检测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学生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这就要教师针对每一个知识点选择出最优的习题来当堂检测或以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检测题量不宜过大,不易过难,因为这是检测学生的当堂理解情况,不宜大程度的延伸,否则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

现代教育的目的之一是造就爱好学习的自主学习者,《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课题选择的研究对象是三所农村学校和一所城内学校的师生,学生知识基础较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挖掘了学生的特质潜能,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的精神。

(作者单位:河南省卫辉市教育局教研室)

上一篇:放飞梦想,打开孩子的心灵 下一篇:地理教学要注重与物理学科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