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住宅区建筑电气设计

时间:2022-10-03 01:25:51

分析住宅区建筑电气设计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过去那些小区住宅的建设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下业主的需求,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各类家用电器逐渐增多,特别是空调、大荧屏彩电等大功率电器进入普通家庭,使住宅设计由原来纯照明向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对住宅中的电气功能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分析一下建筑电气设计的要点。

关键词:住宅建筑 ; 电气设计

中图分类号:F4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住宅的电气设计是住宅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对于住宅建筑的美观、实现住宅建筑的使用功能、保障居住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住宅造价,均具有一定的影响。目前,住宅电气设计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虽然日趋成熟,但在住宅电气设计实践中,仍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1.设计范围

1.1高低压变配电所及系统

1.2应急电源系统(采用备用发电机组等作为应急备用电源)

1.3低压配电系统

1.4照明系统及节能

1.5防雷与接地系统

1.6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

1.7安防智能化系统(包括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可视对讲系统、门禁系统等)

2.住宅小区供配电设计

按照地方的供电部门出台的供电方案的条例,及其负荷属性、环境、节能和电容量等因素考虑在住宅小区中进行供电电源的设计,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设置两条电源来供电,来保证供电的安全与稳定。

在小区的底层建立变配电所时,可以根据各地区不同的要求对其安装不同形式的接地系统,因为在低压的电配变系统工作接触地面的时候无法与保护接触地面的系统做到相互不产生影响且不可以相互分离。而面积是十几或几万平方米的小区,常常会设置一到几个变配电所,而且一般会把它设置在小区的一层或负一层,以此来节约面积。而且对于不会设置独立变配电所的建筑,最好使用TN-C-S的系统来进行低压的变配系统的配置。

3.电气负荷的估算

电气负荷在建筑电气设计中是一个重要参数,他受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随着城市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在人们生活中的迅速普及,若要准确地计算小区的电气负荷是很困难的。一般在进行小区的规划或初步设计中,可以采用负荷密度法来对小区的电气负荷进行估算。

4.住宅区的配电系统设计

4.1工程设备电源由专用变配电所或小区内公用变配电所引来,电压等级为0.4/0.23KV。供电范围一般控制在200米以内。

4.2配电方式: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或重要设备采用放射式配电,对一般设备采用树干和放射式相结合的混合方式配电。

4.3环境特征和配电设备的选择:工程内大部分为一般正常工作环境特征,对电器设备无特殊的要求。

4.4导线、电缆选择及敷设方式:导线采用塑料绝缘导线,保护线采用塑料绝缘软导线;电缆采用塑料绝缘及护套电缆。室外电力电缆主干线一般在道路中心线东南侧沿电缆沟或予制排管内穿双壁波纹管敷设,过马路及进出户均改为穿镀锌钢管埋地敷设。

4.5每套住宅室内设置一组合式终端配电箱,户内照明、一般插座、厨房插座、卫生间插座及空调插座设单独回路,所有插座出线开关采用30毫安漏电断路器。

5.照明系统设计

5.1照明种类:照明分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值班照明和景观照明。

5.2照度标准: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执行。

5.3光源、灯具选择,照明灯具的安装及控制方式。

5.4光源:一般场所为荧光灯或节能型光源,住户内部及有装修要求的场所视装修要求而定,但其照度应符合相关要求。用于应急照明的光源采用能快速点燃的光源。

5.5灯具选择:小区配套用房暂考虑荧光灯照明,住户内暂考虑管线到位,并按每套一灯一插粗装修要求安装。

5.6 应急照明: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走道长度超过20米的内走道设置应急照明。

5.7室外按道路及绿地要求设置路灯及庭院灯,并采用时控及光控相结合方式控制。小区内配套用房作一般照明设计,预留二次装饰用电。

5 .8照明、插座分别由不同的支路供电,所有插座支路均设剩余电流保护器。

6.防雷与接地设计

预防高压电,预防直接的雷击和预防接触传导感应的雷击是防雷的三个内容。预防接触传导感应的雷击和预防高压电的预防方法就是在电管进出房间的地方将是绝缘体的支架铁脚放在地面上,同时安置上电压的保护机器或者是避雷针,以此来躲避雷击,另外不要忘记连接的等电位,来避免接触传导感应的雷击和预防高压电的伤人伤物事件。而预防直接的雷击,我们可以在房子里面容易被雷击中的地方装置电压过大保护器、接闪器、电话的保安器等电气设备来逃避雷击,为了预防瞬间出现的电压对家里面的大型电器造成不可弥补的损伤,我们可以在每家每户配置的电源电箱输入口或者是总的配置电箱里安装电压保护设备。 与此同时,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小区内的电器设备,我们在进行小区电气设计的构建中必须要好好对安全的用电系统进行接地。

7. 电气消防设计

7.1应急照明灯及疏散指示自带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在消防工作区域(消防控制室、变电所、水泵房、风机房)蓄电池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180分钟;备用照明的照度不低于正常照明照度。

7.2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当生产、生活用电被切断时,应仍能保证消防用电。其配电设备应有明显标志。至于专用配电见外的消防配电箱,应采取防火措施。

7.3消防配电设备的过负荷保护仅作用与报警,不作用于切断电源;在每个消火栓处设置消防泵远程启动按钮。

7.4应急灯及疏散指示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和《消防应急灯具》GB17945的要求。

7.5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线路暗敷时,应穿钢管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明敷时(包括敷设在吊顶内)应穿金属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并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7.6一级负荷的常用电源与应急电源敷设在同槽布置时,应采用金属板隔开。

7.7为防止火灾蔓延,在由配电所引出的电缆桥架上端,管线跨越防火分区处,电气竖井穿楼板预留孔处,有电气竖井水平方向出线空洞处,必须用防火材料封堵。

8.安防智能设计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微机自动检测及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楼宇智能化的实现已成为可能。未来的住宅楼应有一个由检测单元、执行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控制单元和微机组成的智能监控系统,由该系统对楼宇内的设备运行、电气故障、火灾、盗情等进行集中监控。再设置综合布线系统,将一定区域内的楼宇按星型拓朴结构建成小区局域网,进而所有局域网连接,同时与公安、消防、电讯、广播住宅管理等部门连网从而建成城市住宅管理信息网络,实现住宅的全天候、全方位监控和管理。

9.等电位联结

9.1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设置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并将建筑物内的各种竖向金属管道每三层与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板连接一次;电气竖井内的接地干线应每三层与楼板钢筋作等电位联结。

9.2在电源进出线进行总等电位联结:在进线配电箱附近设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接地箱,将进线配电的PE(PEN)母排保护干线接地干线,总接地端子,建筑物内的输送管道及类似的金属件(如水管等)采暖及通风热力管道、建筑物金属构件等可导电部分互相连通成整体。

9.3在卫生间、强弱电井等进行局部等电位联结;卫生间内适当设局部等电位端子板,将卫生间(浴室)内金属给排水管及其他金属物等局部等电位端子板联结具体联结方法。

10.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电气设计的建设逐渐走向自动化、节能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必然对建筑电气设计有许多新的要求,这就要求广大设计人员在设计中,既要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又要保证所有的图纸审查按时通过,就必须认真把握好工程电气设计的基本要点,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从而满足建筑物功能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45-95).

[2]《通用配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上一篇:广场大面积石材铺装的施工技术 下一篇:同杆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