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

时间:2022-10-03 01:17:27

浅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

[摘 要]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的比例急剧上升,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理论教学工作、实践指导工作以及学生管理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青年教师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紧迫任务。高职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加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来帮助青年教师确立个人长期的专业发展的方向,使其能够尽快适应和胜任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 青年教师 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5-0074-02

近年来,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的比例急剧上升,由华中科技大学沈红教授领衔完成的一项名为“学术职业国际合作项目――中国研究”的课题发现,我国有近70%的大学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下。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已成为学校师资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理论教学工作、实践指导工作以及学生管理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由于部分青年教师没有完成好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同时由于工作经历、工作经验的缺乏,不熟悉实际业务工作,也有部分青年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业务培训,因此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完成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一个教师从专业认同到专业适应,再到专业成熟,进而发展到专家型、智慧型教师,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而高职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是关键。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加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帮助青年教师确立个人长期的专业发展方向,从而促使教师走上自主的专业化发展之路,使其尽快适应和胜任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

教师的专业成长一般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过渡阶段,本阶段的青年教师主要是由学生转换为教师的角色转换,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教学方法与手段,了解教学工作的要求,能基本适应教师这个行业。第二阶段是适应阶段,在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本阶段的青年教师需要不断学习、进修,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跟上高职教育发展的轨道,向更高的目标努力。第三阶段是成熟阶段,有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本阶段的青年教师对高职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大部分青年教师已经成为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因此要能够独立完成教学任务,促进教师团队建设,带动专业建设和发展。

然而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教师的职业信念、知识领域和精神品质等不断更新和完善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一个实践与学习、感悟与研修、个体潜能开发与群体智慧共享相结合的发展过程。本文就以如何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谈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确定成长目标,树立良好心态

教师的职业生涯能否获得较为理想的成长发展,能否有所建树,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青年教师时期的努力方向,因此青年教师应该及早对自身发展作深入的思考与长远的规划。青年教师踏上工作岗位首先要确立明确的专业目标。目标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有巨大的导向作用,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成就,也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所以,确立明确专业发展目标能促进自我快速进步,对日后自己的成长发展将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和可贵,它是一种一往无前的勇气。一个人如果经常处于积极的心态中,那他在每个问题与困难面前看到的都会是希望和机会。所以,青年教师在工作上遇到困难时也一定要拿出青年人那种敢冲敢想、敢讲敢拼的精神,要体现新时代青年所应具有的精神面貌,并且我们还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它,这样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二、结对青蓝工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典范

“青蓝工程”的“青”为青年教师,“蓝”为指导教师。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健康地成长,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青蓝工程”的结对能为广大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营造良好氛围,也为发展骨干教师起到带动作用,更为促进教师交流互动搭建了有效的平台。

作为青年教师,要向其他老教师、骨干教师学习,不仅努力学习提高科学文化知识,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也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第一,青年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要确定自己专业发展的具体规划。第二,青年教师应虚心好学,主动向指导教师请教、学习,勇于实践,积累教育经验。青年教师在坚持跟班听课的同时,也要主动邀请指导教师听自己的课,并且做好听课记录,写好教学心得,虚心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随时汇报自己的教学情况,及时请教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要充分发挥老教师、骨干教师传、帮、带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典范作用,师徒互动,共同提高,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发挥“青蓝工程”的育人功能,逐渐塑造广大青年教师向名师型教师方向发展,引导青年教师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争取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三、开展教学反思,养成研判思维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成长的推进器,也是教师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此外,教学反思同样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怎么样反思?首先,听课后反思。听课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思考、提升自己的过程。当然听课的时候,应带着自己的观点和设计理念去打量审视,而不能失去自我,这样才能在吸收别人的精华的同时,也能发现别人的不足,这样才能促进自己今后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上的转换,也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其次,在成功处总结,也在失败处反思。每个教师都会有成功的实践经验,不仅仅是一整堂课,哪怕只是自己上课时设计的一个精彩的教学环节、巧妙的导入等,成功了,也应该仔细想想:为什么会成功?有什么收获?这样的总结和反思有利于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精益求精。但是不管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失误是不可避免的,面对自己的教学失误,我们同样也可以想想:为什么会失败?什么原因导致了失败?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这样的总结和反思更是一种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宝贵资源,有利于促进教师不断走向成熟 。最后,通过阅读理论文献来反思自己的教学。阅读是一种吸收、积累的过程。阅读多了,自己的想法也多了,感悟多了,收获也多了,便会不断促进自我反思。通过阅读一些理论文献同样也可以使我们对一些问题找到与自己不同的见解和解释,使自己的教育思想得到升华,也能写出富有创意的教学科研文章,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四、立足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育科研对于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有着引领的作用,也能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它同样也是青年教师实现人生观和职业观的基本途径。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提高过程。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而教育科研恰好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自我发展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尤其是青年教师,只有不断发展,不断提高,才能在教育领域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教学和科研是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教师解决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尤其是青年教师,由于缺少教学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自然会更多,这时如果能选取一部分进行研究,并认真总结,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这样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就能很巧妙地处理类似的问题。在进行教育科研的时候,首先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必然要阅读大量的理论书籍,充分了解科研对象,并将相关的知识吸收,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去,这样既增加了青年教师的理论水平又提高了教学水平。所以,教育科研是青年教师自身的发展需要,是教学的需要,也是学院发展的需要,更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希望与明天,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教师的脱颖而出,也是学校走向成熟的标志。但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在漫长的教师生涯中,青年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大学教育的育人工作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课堂技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

[ 参 考 文 献 ]

[1] 何瑞麟.试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问题的研究[J].教师,2012,(1):23.

[2] 张芸芸,齐运瑞.关于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1,(11).

[3] 郭平,杨越.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7).

[4] 傅美芳,朱坚. 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现状与缓解策略探 讨――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5] 郭丽君,周清明.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1,(1).

[6] 刘化重,李静.关于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战略思考[J].大学教育,2012,(6):19.

上一篇:本科生导师制在新疆高校民汉教学并轨中的实践... 下一篇:关于审美本质的新思考